分享

白水县城关一中种淑萍 || 情起之处皆风景

 一床书759 2023-03-20 发布于陕西

品读杨绛先生的作品,源于课文《老王》,说来惭愧对于先生的了解。此前我知道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一代才女,却从未深入的走近这位民国女神。

当我看到钱钟书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当我读完先生的生平,读完先生的《我们仨》;当我把那句 “成年人的崩溃是悄无声息的,突如其来的眼泪,都是日积月累的心事。”抄在我的笔记本上时;我终于明白世人为何称她为先生。至此,我也正式成为了这位女神的粉丝。

先生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华似锦,浅浅喜,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初读不知曲中意,读懂已是曲中人”。如今读杨绛先生的文字,就像在读自己的生活,读自己的心事,字字入心,又字字犹如我心。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浸于先生的经典语录中,默默的读着先生的文字,悄悄地咀嚼着自己的生活,在先生的点化下,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失意与崩溃,焦虑与浮躁,迷茫与无助时,我慢慢的释怀,慢慢的只字不提往前走。我庆幸在不惑之年遇此知己,让我往后余生,能在她处事的智慧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活出自己的豁达。

如果说因为《老王》我有缘结识了优雅、睿智、坚强的杨绛先生,收获了生活的智慧,那么《陋室铭》则让我再次见证了刘禹锡的铮铮铁骨,懂得了人生的追求。

刘禹锡一生胸怀“匡扶天下”的壮志却屡遭贬谪,少年得志却23年岁月蹉跎,二十余年的贬谪之路,无论是雨打风吹,还是沧海横流,他始终怀抱着希望,砥砺前行。他留给后人的是“面对大江观白帆”的洒脱,是“人在历阳心在京”的执著,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从容和适然,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是“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任性。

诗作掩埋着其遭遇,透露着其才华,彰显着其精神。

当我把那打不倒的刘禹锡讲给我的学生听,当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时,我突然明白,亘古千年,穿越时空,刘禹锡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乐观的处事态度,还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执着精神,以及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拥有做人的底气的告诫。

作为一名教师,社会赋予我们太多的光环,同时也给予我们太多、太重的责任与压力,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不忘本心,才能在这个学生、家长都发生巨变的教育环境下,获得职业的幸福感;我们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在这个把教育看的很重,又对教师抱有偏见的时代,获得我们应有的尊重。

人生路漫漫,读书情悠悠。我坚信书山之路,情起之处皆风景。

作者简介:种淑萍,城关一中八年级四班、十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二十二年来,她在教学一线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