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合欢解郁汤”解郁火,宁心安神,耳鸣止

 观世音06 2023-03-20 发布于山西

《丹溪心法·六郁》中记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故而有“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之说

然,解郁,则百病不生。

郁症多肝气不舒,久郁则化火,而肝经布胸胁,上巅顶,胆经走人体侧面,绕耳朵,肝胆又相表里,肝郁化火,则循经上扰清窍引起耳鸣。

文章图片1

有位刘女士,58岁,双耳耳鸣近4个月,起初是右耳耳鸣,后来左耳也开始耳鸣,反复加重,如机器轰隆声,晚上尤甚,影响睡眠。

刘女士为什么出现耳鸣呢?

老大姐说,自己就一个儿子,自从老伴突发意外走之后,性格和儿媳不和,自己一人独居,每天怎么都开心不起来,抑郁寡欢。除了耳鸣之外呢,还有失眠多梦,心情烦躁,神疲乏力,吃饭无味的情况。

见其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详细分析她的情况,老伴去世,儿媳不和,独居老人每天都是抑郁寡欢,心情烦躁,这是明显的肝郁郁结。

脉象来看弦细,舌质红,苔薄说明其病也在肝,肝郁日久化火,肝阴受损,肝气犯脾胃,吃饭无味,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心情烦躁,失眠多梦。

文章图片2

如何消除耳鸣?自然是疏肝解郁,健脾宁心通利耳窍。

开方如下:

合欢皮、谷麦芽、柴胡、茯神、香附、炒酸枣仁、川芎、栀子、石菖蒲、天麻、白蒺藜

方中合欢皮味甘性平,功能解郁安神,开达心志;香附、柴胡、川芎疏肝解郁,理气通窍;茯神健脾宁心;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天麻、白蒺藜平肝息风开窍;栀子泻郁火,除烦热,谷麦芽行气、消食、和中、健脾、开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补肝健脾,宁心安神通窍之功。

文章图片3

叮嘱:心情放松,积极多参与户外活动,如郊游、日光浴,轻松的集体活动,多与亲友交流、倾诉,按摩太冲穴,做耳部保养健操,晚上热水泡脚,睡前听听轻音乐。

复诊之时,耳鸣已经明显减轻,睡眠踏实不少,心情也好了,遂继续调理直至耳鸣消失。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