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物世界 2023-03-20 10:25 作者针对药物性ACI/AKI的早期诊断和实时干预的临床难题,从青蒿素独特的抗疟机制中获得灵感,构建特异性靶向活性铁池的自增强型分子影像探针Art-Gd,实现了对药物性ACI和AKI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化疗药物导致的急性心肌损伤(ACI)和急性肾损伤(AKI)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通常伴有较高的致死率。研究表明,在初期阶段(incipient stage)对化疗药物导致的ACI/AKI进行实时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逆转损伤器官的恶化进程。因此,近年来,针对药物性ACI/AKI的早期诊断以及综合评估方案的探索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不稳定活性铁(Fe2+)离子的蓄积以及脂质过氧化物的超载。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化疗药物导致的ACI/AKI的始动环节密切相关,使用铁死亡抑制剂可以有效的缓解相关病情。但是,由于缺乏基于铁死亡机制的活体分子影像探针,对于铁死亡机制在损伤器官早期演进中的作用过程仍然不明确,以及对于铁死亡抑制剂的疗效监测存在挑战。
近日,厦门大学周子健研究员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在 Science Advances 期刊发表了题为:Ferroptosis MRI for Early Detection of Anticancer Drug-Induced Acute Cardiac/Kidney Injuri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青蒿素与活性铁(Fe2+)离子特异性反应后的大分子效应和滞留效应,设计并构建了自增强型活性铁池靶向MRI探针Art-Gd,实现了化疗药物导致的ACI/AKI的早期诊断和铁死亡抑制剂治疗的疗效监测。
![]()
首先,作者以双氢青蒿素为原料,通过三步合成法得到Art-Gd探针。并通过电子顺磁共振、NMR弛豫弥散和梯度幻影成像实验证明了Art-Gd探针自增强效应。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青蒿素(Art)分子与Fe2+离子特异性反应形成碳氧自由基结构与细胞中的蛋白或细胞膜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延长了分子旋转相关时间,增强了纵向弛豫率。
接着,作者构建了阿霉素(DOX)诱导的ACI小鼠模型。48小时之后,对模型鼠静脉注射Art-Gd探针进行MRI显像。结果表明,ACI小鼠左心室壁上的MRI信号增强,而在正常小鼠对应区域信号变化不明显。该结果预示着铁死亡(活性铁Fe2+)特异性探针可在心肌损伤区域富集,其中可能的机制是探针靶向受损区域中的活性铁Fe2+并在反应后潴留在左心室壁上。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在造模72小时后,ACI小鼠血液中与心肌损伤相关的临床检测指标(cTn、CK-MB和LDH)才出现显著性上升。因此,在DOX诱导的ACI小鼠模型中,使用探针可以比临床诊断指标至少提前24小时检测出ACI。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药学科 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