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论》是通过分析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和劳动的发展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完善的全过程的,由此揭示社会发展基本规律,阐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决定人与人的关系发展。 当初,认识到作这一研究需要首先确切地认识劳动。通过学习《资本论》,发现马克思对劳动范畴作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深受教育和启发。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五章写的:“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民出版社,1975,第201-202页)《劳动论》就是以这个科学范畴为研究基点展开全书研究的,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这一研究基地点,是在马克思确定的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基础上展开对于人类自身和自身历史重新认识的。 《劳动论》一共五篇。第一篇研究人类劳动的起源,认识到人类劳动起源于动物劳动,是对动物劳动的又克服又保留,是人性的正态劳动与带有动物性的变态劳动合为一体的人类常态劳动起源。由于劳动是人的社会性本质,所以,人类常态劳动的起源决定人类的起源是常态人类的起源,人类社会的起源是人类常态社会的起源。关键就是认识到人类常态劳动的起源保留了类人猿动物劳动的厮杀抢掠的劳动,形成了猿人的动物性的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动物性就是指动物的生存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延续。认识存在动物性是对人类历史客观的最关键的准确认识。动物性的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是历史与现实的人类常态社会中的一切恶的渊源。自此之后,人类常态社会就是善恶并存的社会,一直发展到今天。 第二篇研究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这是一个重要理论,三册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写的就是这个理论。中国经济学界曾经掀起研究这一理论的高潮,争论不休,但却始终没有推进学术认识。《劳动论》用了八万字对这一理论的以往研究进行了梳理,对生产劳动理论作出完整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做出明确的区分。 第三篇用劳动内部矛盾内在地分析了人类常态社会发展的的全过程。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的发展决定的。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第四篇研究复杂劳动,这是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未曾研究的领域。阐明劳动的复杂化是劳动的完善化的必备条件。 第五篇阐述劳动完善化论。阐明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人类劳动完善化。人类劳动完善化是一个质变过程,这个质变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实现人类劳动完善之后,在自然的允许下,人类劳动将继续发展走向永恒,由此决定,人类和人类社会将走向永恒。 《劳动论》始终以科学的劳动范畴为认识基点对人类自身和自身历史作以新的认识。阐明社会的运动是从属于自然运动的,社会的发展具有由劳动发展决定的客观性,劳动是人类生存的依靠,保持生存延续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
|
来自: 淘沙金 > 《社科-社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