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务实的意义?”

 解语渊 2023-03-21 发布于福建

道理是虚高的。这并非说有没有道理这么回事儿,而是说,往往道理就只是道理。就像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虽然都理解是这么回事儿,然而,每个人的口味都各不相同。那这么说,道理有什么用呢?

说白了,这就像一片树叶藏在万千树叶中,尽管我们都知道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一眼望去,我们不会留心到它们的不同,一如我们也只把它们当成是某棵树的叶子而已。我是说,我们其实很少真实感受到叶子的不同。那么,既然如何,何必在意它呢?

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异同点,在意它们并不会真正地改变它们,真正改变它们的还得是靠行动。可说到行动,我们的行动偏偏又和认识它们,或是对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若是不一小心自欺欺人,那行动中的“意外”,包括说本身世界的未知和不确定性,种种因素结合起来,(结果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般,或者叫“失败”)就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一环节出问题了。如此一来,失败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是说,你是在行动之前就应该想好,还是等事情结果出来后再去改变,又或者冷静一下,反思一下,然后更加坚定地前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甚至远大于收获所带来的感受之深。其实,我相信大家都早已心知肚明,失败既成事实,在意它或不在意它依旧不改变它。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如果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无论是吸取教训、经验,还是说因此作出重新的选择或判断(比如反思自己是该继续坚持,还是该选择其它方向再努力?)。可是,也恰恰是这“不留心”的一点,它就像一个悖论:如果你未曾经历失败,也许你压根不会注意到它;可你失败了,关键是失败对你的价值或者说意义是有限的。这时候,就需要选择了。我是说,你需要作出选择:究竟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更重要呢,还是选择继续你未完成的目标更迫切呢(本质上它们是不冲突,目的是不变的。真正的冲突还在于过程,无论是时间或者速度,又或效率)?

这就像近段时间“负债”的事情,很多人第一感觉是,负债要么就是没钱,那么,赶紧行动起来去赚钱就好了,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然而实际上却是,摆在面前更大的问题是,或者说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时间,来不及了。我是说,还款日期截止时间和自己的赚钱速度或者说赚钱能力是有差距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讲是什么呢?如果你真的能够快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还会负债吗?或者,就像我们很多时候说的“我本可以”,这当然很好。但现实是,它已经过去了,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到了这一步,你也未必就真的“本可以”。于是,这里的“我本可以”它就变成了一个借口、一种托辞。当然,我们也知道是这样,可为什么还是要有它呢?这当然是为了接下来的“行动”而服务。比如在接下来的行动启迪自己要更加大胆勇敢地进行尝试,竭尽所能地去做。否则,即使再多的“我本可以”,它也只是“失败者”的“假想”而已。这样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没有人是为了“道理”而“讲道理”吧?如果真是这样的“道理”,那么也就没什么道理而言了,不是吗?所以,归根结底还在于说如何把“道理”运用出来,不是让“它”(事情的发展)去符合“道理”,而是为了让“道理”辅助我们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少一些障碍,多专注进程,同时也是保留希望和期待啊。

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知道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找到更多的方法和答案,可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得越多,了解得越深,也越容易深陷其中。比如都想要好的,又比如只想要好的,还比如尽可能地规避坏的。可似乎并没有完美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啊!这时,因时因地、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在这之前是你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否则再多的方案也依旧不会直接抵达你的目标。古人讲君子不器,君子善假于物也。说白了是什么,那时候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到最大利用化。就像那时候的读书破“万卷”,只因那时书不多,而且篇幅不长,“卷”作为承载的工具,受条件所限,一卷也就那么长而已。这放到现在的角度来讲,以前的古人是“于极其有限中去开拓自己的有限”

他们当然不会说,“未来有无限可能”,他们更多的是竭尽所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这当然可以说他们是在“贫瘠”的土壤里盛放,而当下则更多的人只顾着“百花争艳”。追求不同了,可与此同时呢,大家所吸收的养分也就变得不再是从“优胜略汰”找到最适合自己当前阶段所需的,而是变成了“多多益善”。可是,很多东西多了却无法调和所带来的伤害,这是巨大的。所以,“什么是务实的意义呢?”——接受自己的有限,接受既定事实,按照自身需求去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非沉溺于过去的自己、过去的回忆,又或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更非只顾着为了“更多而更多”,为了“道理而道理”。什么对自己有用,那就用什么;有什么可用,那就用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注重实质,注重本质,注重事实,以及注重自己。

说白了是,在追求自强不息的路上,也别忘了你不是孤单一个人,也别太在意是不是“自强不息”就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不是这样的。而是说,由你决定,由你选择,选择后由你去行动,行动的后果由你去承担。

做了自己该做的、想做的,那就要受着。

毕竟,做不了别人是事实,成为不了别人也是事实,人生有且只有一次同样是事实。所以,先去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去做你喜欢的事。前半句让你有饭吃,后半句让你有念想。”(清楚优先次序,这样做选择时才不会迷茫。“明确哪个在你心里更重要,然后做出选择,你依旧还是在做你想做的事儿。”

最后——

万般计谋皆小术,唯有自强得天助

人生向来少坦途,无过之人自然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