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华传统榫卯结构的美学研究

 黑龙江波涛 2023-03-21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2

前言

中国传统的榫卯构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各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演变,其中“天人合一”的创造思想,更是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

传统的榫卯结构,具有圆融、阴阳相生、开物为务、三生万物的美学特征。本文从传统的工艺观念、创造观念入手,对榫卯结构和现代艺术的结合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尊重。

在现代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下,传统的榫卯结构已被边缘化,因此,在保护和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必须重视和传承这种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文章图片3

一、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历史沿革及文化意义

现在的榫卯构造已有七千多年的河姆渡文明,是在新石器时期。河姆渡地区发现了许多干栅式房屋的木质构件,因而有学者提出,榫卯结构起源于木质建筑。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榫卯结构逐步被运用到家具中,此时已经有了银锭榫、凹凸榫、格角榫、燕尾榫等。在唐代,榫卯的构造和技术日趋成熟,其使用也越来越精细。榫卯工艺在宋朝达到了顶峰。

李诫撰《营造法式》,介绍了建筑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用榫卯连接的斗栱,更是详尽地记录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新的家具形态和新的工艺技术的发展,榫卯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展。

文章图片4

《天工开物》“佳兵篇”中,作者宋应星这么介绍弧矢:

“竹一条而角两接,桑弰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其本则贯插接榫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武器生产中,也存在着榫卯结构。传统的榫卯结构因其在建筑、工具、兵器、家具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文字研究中,榫字由木、隼、“木”为部首、“隼”为声旁的合体字,说明榫与木有关。《集韵》有言:“剡木入穴也”,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卯字比榫字更早地出现,“卯”字在甲骨文中就有了。

《甲骨文字典》卷九的“卯”条:

“从二欠相对,象二人张口相向之形,为向背之向初字。”

榫卯在清代梁同书编纂的俗语辞书《直语补证》中解释为:

“凡剡木相入, 以盈入虚谓之笋。以虚入盈谓之卯。故俗有笋头卯眼之语。”

文章图片5

榫卯构造既是一门攻木术,又是中国工匠精神的结晶,它见证了华夏7000年文明发展的历程。

木工精细的榫卯构造技术,与中国古代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榫卯结构的演变和优化反映出古人的创造精神;在榫卯构造方面,千姿百态,反映了中国古人“因地制宜”的思想和精神。

文章图片6

榫卯结构巧妙地融合了天工和人工,运用了与材料相符的技术和技术,把人的巧思物化为真正的造物,同时也让造物浑然天成,不留丝毫人为的痕迹,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造物观。

第一个木制的榫卯结构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化作了灰尘,我们不能从古代的角度去研究它的灵感来源,但从它的特点上,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古人的智慧。

文章图片7

二、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审美价值

传统的榫卯结构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美学上应从形态、外观、色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 (一)同质相契的圆融

从最基本的功能角度来看,榫卯结构是木材中的承载者,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同质相契”,也就是说,同样的材料,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局部形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用其他材料来加强或固定。

文章图片8

榫卯结构不会影响到器物的外形,它会保留器物的外表,让器物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完整和谐的视觉特征,使人有一种连贯的、浑然天成的美感。

这种材料的天然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传统的木质建筑,由无数的榫卯部件组合而成,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层层叠叠地爬上了屋顶,延伸到了屋檐上,从梁柱上看去,就像是一棵茁壮的大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文章图片9

佛光寺正殿始建于公元857年,位于山西省五台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结构建筑,也是目前仅存的唐代建筑。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一根根巨大的拱门支撑着巨大的屋顶,从下往上延伸,形成了一种极具美感的建筑。

文章图片10
  • (二)阴阳相生、相制

榫卯在结构上也表现出阴阳相生、相制的特征。榫卯的形状和榫卯的形状是阴阳的,榫卯的形状和卯的形状完全吻合,只有这样浑然一体,才能形成紧密相连的榫卯结构。

《楚辞》中写道:

“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一旦榫卯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不可能拼接在一起,更别说是完美的结构了。榫卯结构是相辅相成的。

文章图片11

“鲁班锁”是这一特点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传说,鲁班发明鲁班锁,是为了测试他的儿子有没有智慧,后来孔明把它做成了一种叫做孔明锁的玩具。

最普通的鲁班锁是六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凹槽,每一根柱子都是用榫头连接在一起的,六根柱子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稳固的结构,如果不知道原理,很难拆卸,这就是中国“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美学思想。

文章图片12
  • (三)开物成务

《易经》中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了解事情的原理,然后按照逻辑去做,从而获得成功。“开物成务”的思维始终贯穿于榫卯结构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过程。

榫卯结构的起源,就是因为古人对木料的理解,所以古人在做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人类与大自然的交流。

从中国的古代木结构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结构。榫卯结构既是古人崇尚自然之美,又是“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

文章图片13
  • (四)三生万物

在中国传统的木质建筑中,榫卯结构起着“三”的作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木头,二是一阴一阳的榫卯,三是榫卯的组合。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家具中,榫卯结构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学者乔子龙在《匠说构造》一书中对榫卯结构进行分类研究: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有二十四性(分为甲、乙两组相互对应)。甲组:直、槽、穿、栽、扣、契;带、位、挂、销、抹、格;乙组:斜、插、夹、闷、卡、互;靠、交、抱、锁、斗、结。

在二十四个方面的联系基础上,榫卯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基础。

文章图片14

三、榫卯之美与当代艺术之美

与传统的木雕工艺相比,榫卯的构造是深藏于器物之中的,其本质的本质是朴素的。如果把榫卯和艺术联系起来,那就有点牵强了。

随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冲撞,当代学者对“类”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甚至被“概念”问题所困扰。

在美学研究中,“日常的审美化”、“审美泛化”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他们在“生活”和“艺术”这两个概念上纠缠不清,因为艺术是有界限的,生命的界限比较模糊,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边缘”的感觉。

文章图片15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类”的迷茫很少见到。在古代文献中,很难发现古人对于一只香炉究竟是一件日常物品,还是一件艺术品,更少有人会纠结于一只整天喝茶把玩的茶壶究竟是一件生活用品,还是一件艺术品。

用来烧香的香炉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它的艺术价值,相反,经过一天又一天的熏制,它的颜色和光泽也会发生细微的改变,从而赋予它更多的美感。

文章图片16

茶壶也是一样,可以用来泡茶,也可以用来欣赏,没有任何的区别。壶即是壶,它的使用和美学的价值是并存的。“好壶泡好茶,好茶养好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凝炼出一种蕴含着生命体悟的美学趣味。

文章图片17

在中国,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人生不止是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这句谚语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态度。

我们把这个命题带入哲学、美学、艺术的领域,把榫卯结构与现代艺术的美感相结合。榫卯结构的斗栱不但支撑着宽厚宽广的檐口,本身的结构重叠所产生的形式美和通透的空间都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色彩。

文章图片18

红木圆椅是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每个弧度中都隐藏着无数的榫卯构造。只有行家才能看到榫卯的全貌,但我们都知道榫卯的存在,也知道它们的美丽。

榫卯结构体现了中国审美的“大美无形、万象合一”,同时也体现了“无为”的物质形态。就像前面提到的茶壶和炉子,一年泡的茶,昨天烧的香,我们虽然看不懂,但也能欣赏到生活。

文章图片19

焚香之人的一生,品茶人的一生,都能感受到炉中的年月之情和人生之情。这不正是榫卯结构的美吗?我们在欣赏古建筑、古家具、艺术品时,虽然不能明了,但是它凝聚了7000年的智慧之美,是崇高、优雅、飘逸、还是超凡脱俗?

如此狭窄和狭窄的领域,怎能概括生命的浩瀚?与榫卯构造相似的这种文化美学客体,其美学手段是“体悟”,其魅力在于崇高、优美、飘逸、空灵。

文章图片20

我把“生活美化,艺术化”这一命题观念,仅限于“学术哲学”,生活是真实的,是当下的感觉,现代艺术不必被哲学的迷惑和哲学的迷惑所束缚,艺术是自然的流动和沉淀。

“现代艺术的商品化”也被某些学者作为研究对象,有人甚至认为,由于过度的商业化,艺术已经走向灭亡。然而,艺术本身并不是商品化的。商业化在当今社会已是司空见惯,而商业化也不是在充当屠夫。

我们尊重艺术“是其所是”这一本质,从“是其所是”的角度去理解它。

文章图片21

四、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这块肥沃的土地,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变迁,数千年来的思维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习惯于轻视那些从事劳动的人,例如农民、工人、工匠等,从而使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逐渐消失。

表面上,似乎是社会的趋势,将某些“落后”的工艺、技艺自然地剔除,其实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丧失。一个民族失去了历史遗迹,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文化的沙化。

文章图片22

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扩大,由于材料的限制,木质结构逐渐从建筑界中消失,榫卯结构被用来代替。

由于材料成本低、运输方便,工业化生产的板式家具占据了家具市场一半的份额,但由于成本高、不便于仓储与运输逐步成为收藏与情怀的象征,榫卯结构也随之尘封。

随着各种材料和技术的出现,榫卯结构越来越被边缘化,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能否认榫卯结构的存在。

文章图片23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家具中,榫卯结构有着重要的地位,而这种结构在数千年的延续和延续中,必然有其自身的优点。新时期的榫卯结构,不能只局限于古代的建筑和传统的家具,而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变化和发展。

比如汶川大地震,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距离震中189公里的广元市觉苑寺的逍遥楼虽然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但并没有完全崩塌,只是瓦片脱落、墙壁开裂、梁柱倾斜,这种程度的损伤并不会让房屋在短时间内崩塌,为疏散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文章图片24

汶川大地震后,榫卯结构的减震性能一度成为建筑界的热点,而榫卯结构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构减震与材料防震并重的建筑理念被广泛接受。

比如,斗栱的巧妙使用了榫卯结构,达到了“以少承载大”的目的,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并在视觉上缩小了建筑的体积。现代建筑由于其巨大的体积,常常会给人一种压力,因此,对建筑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以榫卯为载体所反映的“造物”思想也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文章图片25

例如,“先质后文”注重实用观念,对器物进行修饰和美化,同时又要确保其功能;“无美不器”讲究的是精细和手工,把创造提升到创艺的水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过程。对传统的技术和古迹进行隔离式的保存,并非是对一切历史文化遗产都有效的。

文章图片26

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特定的技术和遗迹也会消失,唯有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血液里,传承给一代代中国人,让他们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李诫. 营造法式[M]. 北京:中国书店,1995.

[2]宋应星. 天工开物[M]. 钟广言,注释. 北京:中华书局,

1978.

[3]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4]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5]陈望衡. 中国古典美学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