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窑瓷器 灿若星辰

 天空的迷彩pv2w 2023-03-21 发布于天津

作者|许学仁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

汝窑瓷器,在我国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占有独领风骚的地位,素有“汝窑为魁”“宋瓷之冠,名瓷之首”之称。

李苦禅先生就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在民间,也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的说法,由此可见汝窑瓷器的珍惜程度。

现在,让我们走入时光隧道,一起领略汝窑瓷器的独特魅力吧!

源于梦境

相传,汝窑瓷器的诞生,源于宋徽宗的梦中。这位独创瘦金体书法艺术、绘画称雄后世的皇帝,曾做了一个奇特的梦。他梦到雨后初霁,云破天开,碧空如洗,一抹清丽,若玉透青。梦醒后,他挥毫传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要求烧制梦中所见的天青色瓷器。

宋徽宗烧制天青色瓷器的梦想,最终被位于河南汝州的御窑厂工匠烧制成功。他们在传统的石灰釉中,开创性地加入了大量当地产的玛瑙,通过泥与火的艺术,把大自然的奇妙造化恒定了下来,终于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瓷器。

虽说宋徽宗的梦境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有着哲学与艺术的根底。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对此亦有印证:“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天青色是一种介于绿色与蓝色之间的颜色,既有蓝色的清冷,又有绿色的温和,这种调和出来的颜色素雅、清逸,符合君王的审美情趣。宋徽宗崇尚道教,而道教尚青,讲究用青色的纸书写“青词”。可见,天青色也符合宋徽宗的精神需求。

臻于完美

汝窑瓷器圆了宋徽宗的梦想,完美呈现了古瓷器含蓄内敛的审美特征,在工艺上有独特之处。其胎质细腻,因为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为了达到底部有完整釉色的满釉效果,汝窑采取的是极其讲究的“裹足烧”,即将底部的釉裹起来,同时,将底部用很小的钉支起,把瓷器架在空中烧,烧成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小点,皆为三、五、七、九之数,三五居多,七九较少,后世根据形状,通常将这些小点称为“芝麻钉”“栗米钉”等。

汝窑瓷器开片纹更是一绝。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汝窑瓷器有瓶、尊、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有的底部更有青花文字款。传世汝窑瓷器小的仅有十厘米左右,而大的不过二十多厘米,多为观赏陈设之用。

珍若拱璧

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中写道:“柴氏窑色如天,柴窑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数年之后,因为靖康之耻,汝窑瓷器被毁于频繁的战事,技艺慢慢失传。宋徽宗所引领的巅峰汝窑瓷器仅存世二十来年,传世品寥若晨星。

在几十年后的南宋,汝窑瓷器便已珍若拱璧了。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里也记载,宋高宗曾到访清河郡王张俊的府第,这位名将便把家中珍藏的十六件汝窑瓷器作为绝世之品,进贡给了宋高宗。

汝窑瓷器的珍贵,与它的存世量不无关系。现今已知存世的汝窑瓷器,一般认为有60余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有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3件、上海博物馆有8件、英国大维德博物馆有7件、天津博物馆有1件等。

历代仿制

在陶瓷史上,但凡精品,必有仿制。明朝仿汝窑瓷器,仅见于宣德仿品,清人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录》“宣窑”中记载:“又有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宣德仿品的特点是胎质较松,釉水更为亮透,并有桔皮纹,纹片细小,比汝窑更密、更规整。

清朝雍正时期,曾仿制了大批宋代时期的瓷器,且大多都是单色瓷器,给人简单雅致的感觉,其中仿制汝窑瓷器占比相对较重。乾隆时期的仿汝窑瓷器做工最为精致细腻。虽然仿制品存世相对较多,但它们也正如乾隆本人所说的“仿汝不似汝”,这个时期仿制的瓷器在器型和釉色等方面,均与宋代汝窑瓷器存在一定差距。

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汝窑瓷器得以复烧成功。例如,河南汝窑研究所仿烧了故宫的三足尊,科研人员为此多次到故宫观摩其真品,请专家讲述要点,并以汝窑三足尊为模式,开始反复试烧的艰苦实验工作,此件仿制品在釉里也加入了玛瑙末,烧成后釉表光滑,但有一种油腻感觉。

拍场表现

汝窑瓷器本来就是为宫廷生产,世人能够见到的稀若星凤,能够出现在拍卖场上的,则更是少之又少,这里列举几例。

北宋汝窑玉壶春瓶,据传为当年溥仪带出宫之物,后为东方陶瓷协会创始人乔治·尤莫夫泊洛斯旧藏,1940年5月28日由伦敦苏富比售出,经过克拉克等著名收藏家之手,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不再流通。

北宋汝窑水仙盆,曾两次在伦敦苏富比拍卖,最后一次发生在1970年2月24日,英国古董商John Sparks以当时的天价4万6千英镑竞得,后来进入日本著名收藏家安宅英一的收藏序列,最终捐赠给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不再流通。

北宋汝窑圆笔洗,高3.6厘米,口径为13.5厘米。据称外底原錾刻乾隆皇帝御制诗:“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此笔洗于1980年4月15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由香港罗桂祥先生拍得,为香港罗桂祥基金会旧藏,后捐赠给香港艺术馆,不再流通。

北宋汝窑盘,口径为17.5厘米,为卢芹斋旧藏,1992年12月3日由纽约佳士得拍出(此藏品为当时拍卖会图录封面),最终由香港收藏家区百龄以154万美元的成交价买下。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口径为13.5厘米。1976年以前为东京茧山龙泉堂所藏。2012年4月4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件作品以天价2.08亿港元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的世界拍卖纪录。

北宋汝窑青釉圆洗,口径为13厘米。1982年6月15日由伦敦苏富比拍出。一生酷爱收藏古物的台北著名实业家、文物鉴藏家张添根先生以高价竞得,后藏于其创办的台北鸿禧美术馆中。2017年10月3日,这件作品在香港苏富比再次拍卖,以2.6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共计2.94亿港元,为亚洲私人收藏家竞得,再次创造出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