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心烦气急,血压升高,气滞血瘀怎么破?千古“镇肝”第一方快了解

 国老好友 2023-03-21 发布于黑龙江
 又是一年春来时,每到春天,发生肝胆疾病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祖国传统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春天相应”。也就是说肝脏含有木的生发特征,和自然界中春季万物复发的特点相应。传统中医中春天对应肝脏,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
 
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如莫名心烦,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容易发生中风。
 
来看一则案例
 
这个人,年纪42岁,好家伙,和张飞差不多了。
 
这个人脾气暴躁,点火就着,患有高血压病3年,收缩压居高不下。当时的主要症状,就是脸红、易怒、心烦、头胀、眩晕、耳鸣,睡觉也睡不着,大便也跟着干燥。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什么是弦而有力?就是脉象摸上去像琴弦一样,硬邦邦的,紧张,跳动有力。
 
四诊合参之后,给出药方:
 
白芍30克,蜈蚣3条,代赭石30克(先煎),玄参20克,天门冬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川楝子10克,龟板30克(先煎),蒺藜15克,羚羊角粉1克(冲),黄芩12克,大黄9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当时是开了7剂。
 
结果,七剂药喝下去,患者诸证大减,脑袋不晕不胀,耳鸣心烦之感大大减轻,整个人轻松多了。患者反映,自己最近这三四年,都没有这么舒坦过。而且,他的大便顺畅了。
 
原方加减后,前后共用40多剂,患者诸证悉平,血压平稳,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这背后是什么道理呢?你记住,这里头用的,就是千古“镇肝”第一方,即“镇肝熄风汤”了。
 
这就是利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易怒心烦、便干耳鸣、失眠多梦的例子。就用法而言,是值得琢磨的,有示范意义。
 
说起来,这镇肝熄风汤,用处还真不少。除了我上头所说的情况以外,心绞痛、甲亢、偏头痛、面肌痉挛、失眠、帕金森、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都有可能在治疗时用到这个配伍,目的,都在于镇肝。它的实用价值还是很广泛的,是中医里头的宝贝,值得向读者科普。
 
“肝与春气相应”,春季不仅仅是肝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养肝的最佳季节。如何更好的养肝护肝呢?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四时之中,春属木,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与木的生长类似。“五脏”之中,肝亦属木,因肝喜调达,与木的特性也类似。
 
1、早睡早起:在春季应“夜卧早起”。肝是藏血的器官,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时间,可养肝血,若能准时就寝,获得适当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让你第二天精神百倍;否则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便容易上炎,口干舌燥、口苦,头晕、眼睛干涩等症状便会产生。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便是在养肝。
 
2、劳逸结合:因肝主筋,司全身筋骨关节之运动,过劳则耗血损气而伤肝,致正虚邪恋,疾病缠绵难愈,适当的休息对肝病患者十分必要。
 
3、多参加户外运动:春季是万物始生的大好时节,周末或天气晴朗之时走进大自然,尽情地吸收春天的气息,跑步、踏青、放风筝等以助人体肝气的生发。既能强身健体,舒筋活血,又能养肝护肝,一举两得。
 
4、饮食养肝:少酸多甜,《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酸味入肝,如果春季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容易造成肝气过盛,久之则木克土而伤及脾胃。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先先实脾气”,所以说我用中药调理的所有肝病患者,均以调补脾胃为重中之重。又因甘味入脾,所以春天适当吃甜食补益脾气,脾气建运又辅助于肝气。所以,春季肝病患者适宜食用一些新鲜水果,但要不可过量。
 
5、保持心情愉快:春天,我们的情绪尽量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不要太过激动与兴奋,更不要过于抑郁,这样对肝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大怒伤肝,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肝为刚脏,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怒则伤肝,精神抑郁日久或突然、强烈的暴怒皆可导致肝之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诱发肝病加重。
 
  最后,文中所述的配伍,非专业读者,还是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你看懂了,不代表你会用。有些人,脾胃不好,用上大量白芍,立刻就腹泻。还有的,弄不好,还整出一个低血压来。所以,切勿盲目。对好的经验,一定要借鉴地用,辨证地用,有所舍取和变化地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