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77例临床体会(全文)

 绿叶的图书馆88 2023-03-21 发布于广西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同时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附子理中汤合五皮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以互相弥补不足,缩短疗程,降低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

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7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77例,均符合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sup】[1]【/sup】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35~76岁,平均56.9岁;病程0.5~4年,平均27.4个月;肝炎肝硬化30例,酒精性肝硬化者6例,两者合并胸水3例。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32~73岁,平均51.2岁;病程5个月~4.5年,平均23.1个月;肝炎肝硬化28例,酒精性肝硬化者7例,两者合并胸水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同时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丰富、高蛋白质和高热量而易消化的食物,忌烟洒。限制钠、水的摄入,每日进水量为1000ml左右。可对限钠限水不收效者合理应用利尿剂,选用安体舒通或双氢克尿塞或呋塞米;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每周1~2次,每次10g,静脉滴注【sup】[2]【/sup】;出现并发症时立即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根据化验电解质情况给予补钾等平衡措施。根据肝功能状况分别给予茵栀黄、甘利欣、支链氨基酸、肝复肽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附子理中汤合五皮散,两方均由本院制剂室制成汤剂,每袋100ml,每次100ml,每日3次,口服。附子理中汤,药物组成:炙甘草、白术、干姜、人参各15g,附片9g(先煎)。五皮散,药物组成:茯苓皮、陈橘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各9g。随症加减:腹壁青筋暴露者稍加赤芍、桃仁各9g;脉弱无力,畏寒神疲,面色青灰者酌加巴戟天、仙灵脾各10g;食后尤甚,纳呆腹满可加黄芪15g、薏苡仁、山药各12g。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腹围、尿量基本恢复正常,全身及腹水症状消失或缓解,B超提示腹水减少>80%;②有效:腹围,尿量较前改善,全身及腹水症状明显好转,B超提示腹水减少>50%;③无效:腹水未见减轻甚至增加,全身症状未见改善或恶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7%,而对照组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讨 论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主要与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关。而在中医学中则认为肝硬化腹水属“臌胀”、“瘕积”、“水臌”、“腹胀”、“单腹胀”等范畴。《内经》是最早的相关论述,如《灵枢・五癃津液》道:“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后世医家对此相关论述颇多,如《景岳全书・肿胀》中:“单腹胀者,以外虽坚满而中空无物,其像如鼓,故日鼓胀。又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亦名蛊胀。且肢体无恙,胀唯在腹,故又名单腹胀。”多数中医学家认为该病多由七情郁结、气机失调、饮食内伤、肝脾不和等是主要原因,因为此等因素使肝失疏泄,肾失输化,脾失运化从而导致气血瘀滞,脉络瘀阻,三焦气化失常,水湿停聚而形成鼓胀【sup】[3]【/sup】。

西医对此方面的治疗,虽然起效快,但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且复发率高【sup】[4]【/sup】;而中医中药疗法可减少利尿药的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故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可互相弥补不足。

西医方面采取基本治疗措施,着重于改善肝脏功能、纠正蛋白倒置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中医方面选用附子理中汤结合五皮散;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以固护人体先、后天之本:附子温补元阳,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是达到通脉,健运,益火的主药;人参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气旺而阳亦复;白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干姜助附子温中回阳并减少附子之毒性;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达到最佳效用。诸药合用,温补并行,以温为主,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健运有权。而阳气得复,则健运有力,气机通畅;阳气旺盛,自能推动血液运行,则瘀血得除。五皮散利水消肿以治标:茯苓皮甘淡渗利,行水消肿;大腹皮下气行水,消胀除满;陈橘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生姜皮和脾降肺,行水消肿而除满;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五药合用,共奏理气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病症可互相弥补不足,缩短疗程,增强疗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恢复肝功能,达到消除腹水,控制病情进展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等.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2 张华,汪靖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0,42(9):25-26.

3 宋传亮,霍秀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6例[J].光明中医,2011,26(2):326-327.

4 武敬,彭雁忠.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21-1222.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