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柱层析技术: 如何过好手动柱!

 新用户09324243 2023-03-21 发布于浙江
       自从有了Flash过柱机,身边很少人采用手动过柱了,手动柱目前还是多存在于高校。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路上,过手动柱是日常工作。过手动柱可以说是科研打工人必经之路,柱层析用来分离纯化产物。下面分享一下自己使用手动柱的过柱过程及一些注意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一、手动柱过柱过程​

1. 分析样品: 明确样品数量和样品在TLC上分离度(Rf),以及样品溶解性等。

2. 硅胶固定相: 确认硅胶数量的大致用量,常为样品量的30-70倍,很难分离的可以使用100倍。

3.选择柱子: 根据硅胶用量一般为柱长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实验室常用15cm左右即可,选择合适规格的柱子。

4.硅胶装柱: 

a.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小鱼泵加压或是用氮气加压)。当然不加压也可以,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b.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湿法也要敲的,效果好点),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大柱子可以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更结实。

5. 上样: 也是有湿法,干法上样,湿法可用小极性溶解上样,干法则为拌样。

个人喜欢干法上样,一般样品和硅胶按 11 的量混合, 硅胶使用的量也可以少一些, 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 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让样品都吸附在硅胶的表面上。

6. 添加保护层:常用无水硫酸钠,高度大概1-2cm即可,防止上样层被破环。

7. 润柱: 用小极性溶剂润柱一个柱体积即可,特别是干法装柱,要好好润柱,使得硅胶恢复室温,后续不易产生气泡。

8. 淋洗液洗脱: 根据待分离物质TLC中Rf值0.2-0.3的展开剂比例,保守一点放大10倍开始洗脱,激激进一点可以8倍开始洗脱,很多产品大致在3-5倍则可拿到产物,根据分离度Rf设置若干个梯度,每个梯度大致冲个两三个柱体积即可。

图片

9. 加压过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 但用外加压力可以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 (用鱼缸供气的加压泵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很适用。此外还有减压过柱,和常压过柱。

10. TLC监测: 洗脱过程,实时检测点板,直到拿到你想要的产物点即可。

11. 旋蒸: 产物洗脱液确认后,浓缩得到产品,可以送相关数据表证。

二、过柱子注意事项 ⚠️ ⚠️ ⚠️

1. 在没有确定你的产物在哪几根试管之前,千万别乱扔试管,更别急着扔掉柱子,这也是一项打工人禁忌。

2. 手动过柱一定要有些耐心,一排排试管点板TLC查验下来。对于可能是产物的试管,还需要打LC-MS或者打个核磁再确认一次。

3. 一般是用硅胶,硅胶注意目数,目数越高,代表硅胶颗粒越细,分离效果就越好。

4.如果TLC时出现长拖尾,根据是含羧基还是氨基,展开剂(洗脱剂)中加入千分之一左右的冰醋酸或者三乙胺,会有效改善拖尾的现象。


本文多为个人见解,若有不足或者错误之  处,恳请各位多多包涵或者私信交流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