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钱与我们(之二):放手做自己,需要很多安全感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3-22 发布于湖北

01

上回(见「赚」钱和「吸引」钱)说到合法获得钱的方式有两种:赚钱和吸引钱。

「赚钱」是指我们去追钱,为了钱去做事情,去工作;「吸引钱」则是,我们不直接考虑钱,而是专注于做愿意做、喜欢的事情,让钱来找我们。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只要大家都改变「赚钱」的思维方式,去做喜欢的事来「吸引钱」,就都能指日可待变成富豪啦。

其实未必。

很多人是不敢完全放手做自己的;或者说,不敢完全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中去。

对于成年人来说,肩上都有各种负担,而完全把自己的热爱放在第一位,需要放手很多其他的事情。

本质上,这需要对包括金钱在内的很多事物有更大的安全感。

而「赚钱」的方式,则可以帮我们获得这种「安全感」。

图片

02

不妨对比一下「赚钱」和「吸引钱」二者感觉上的差别。

通过打工「赚钱」会给出一种「可控感」:这个月上班,下个月立刻发薪水。什么时候发,发多少,都是可控的;当你多做一份工作时,就可能多得一份收入、奖金。

当你花着工作「赚来」的钱时,花一块,少一块;节省一块,兜里就多出一块——当钱能被扎扎实实地看到时,会给很多人带来安全的感觉。

而「吸引钱」就大不一样了。吸引钱的状态是模糊不定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假如你已经做好了自己,很优秀。这时候你面临的困惑包括但不限于:

我做好了自己,钱能来吗?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呀,钱怎么还不来?能来的话,几点几分来呀?来10块钱还是来100块钱?……

可见,「做好自己」和「钱找过来」之间,并不是无缝衔接的,需要你有强大的定力和稳定的心态。

如果做事时总在惦记着钱,那心态的波动会导致你对事情本身的注意力下降;长期来看,钱就比较难以被吸引。

而一个更好的状态是,心里有钱,你相信:不着急,钱迟早会来找你,而且会一直来找你。

吸引钱其实变成了一种「自信」:只要我做好了我自己,真正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总能得到钱,虽然也许不是现在;但我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刻总会来的。

图片

03

赚钱和吸引钱,都有可能在物质上变富有。只是赚钱需要主动追钱,比较辛苦。

不要光看到薪水或者工资是可控的,它也有很大的限制性。发了一份工资,你就要想着下个月——表面上工资收入可控,其实反而是不可控的,因为一旦停止追逐工资,就立刻没了收入。

而吸引钱也需要面对压力,需要去面对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的状态,它会来,但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来,来多少。这更需要我们坚定而强大的内心。

可见,财富是一种内心强度外化的程度和结果。有多大的内心强度,就能撑起多大的「钱场」,外在就可能拥有多少钱。

什么是内心的强度呢?就是你在面对挫折,压力等刺激的时候,有多大的稳定、灵活的处理能力。自我强度越大,你的钱场越大,自我强度弱,钱场就小。

为什么会这样?内心薄弱的话,在面对挫折压力的时候会比较慌乱,不敢坚定地做自己;在得到钱和使用钱的时候,都不够灵活。

图片

04

当你尝试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现钱没有马上过来;这时候你不免会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把事情做得更好。

而内心坚定的人,心态相对比较稳定。自己对钱并不执着,坚信只要做好,钱不是问题;钱一时走了能接受,而钱来了也能hold住。

专注做自己热爱的事,不仅需要对钱有足够的安全感,对周围环境中许多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

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如果投入更多精力到自己的热爱和喜好之中,就会没那么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了。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你愿不愿意相信,即使孩子缺少你非常充足的陪伴,也会成长得很好。

也就是说,你对于孩子的成长,有足够的安全感;你不担心因为做自己的事情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这样你才会把自己所专注的事的重要性安排在其他事情之前。

如此坚持下去,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而钱的归属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所以,重要的是,你相信自己可以「排除困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把喜欢的事情做好吗?

作者:谈什么天,三区跨界理工男,大律所的小律师,愿做温暖的「扎男」,扎中你心里最想说的那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