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语文丨“利奇马”你这么可怕,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吗?!

 昵称503199 2023-03-22 发布于湖北

超强台风“利奇马”( Lekima)正在我国沿海地区肆虐,截至8月12日16时,台风“利奇马”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河北、辽宁、吉林9省(市)897万人受灾,171.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已安全返回138.8万人)北京虽然未收到太大影响,但编辑部同事们的心也被灾区同胞紧紧牵着,每天早晨都会看伤亡通报,默默祈祷台风快走,国人平安。

与此同时,“利奇马”这个奇怪的名字也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它本指一种热带水果,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其果实球形,果肉黄色,像煮熟的鸡蛋黄,通常添加在风味饮料、奶昔和冰激凌中食用。

听着软萌可爱、人畜无害,实则威力巨大、人见人怕。事实上,“台风家族”很多名字都具有这种迷惑属性。比如去年9月,台风“山竹”因其罕见的规模和超强的威力,同样备受关注。

是谁在给台风取名?台风名字有何玄机?快和小编一起来长知识——

图片

今年的“利奇马”,去年的“山竹”,这种每年都让中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望而生畏的热带风暴,在各地叫法各异:在太平洋西部叫台风;在太平洋东部和大西洋称飓风;在印度洋则为旋风。其中,台风(typhoon)一词被普遍认为来源于粤语中的“大风”(tai fung)的转音。

台风的名字五花八门、个性十足,听起来都很有意思。有时很有“女人范”,如“玛利亚、莎莉嘉”;有时很有灵性,如“悟空、玉兔”;有时又很彪悍,如“山神、鲸鱼”。那么,台风是如何命名的呢?

台风的名字都是事先确定好的,而且是国际通用的,并不是根据台风特点临时取的。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于台风的命名,世界各国自行其是,造成同一台风在各国有不同的称呼。其中,我国对台风的命名,是按照年份和顺序编排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如8710号台风就是1987年第10号台风。

1997年,为了规范台风的命名,便于国际上统一发布预测和警报,同时也便于加强国际防台抗灾合作,世界气象组织决定自2000年开始采用一套新的命名方法:由受台风影响的亚太各国共同制定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使用。

该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由该组织所属的东亚及东南亚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供的10个名字组成。名称选择的原则是:“文雅,有和平之意,不能为各国带来麻烦,不涉及商业命名。”

因此,各国多根据民间神话传说、特色动物植物来为台风选名,因此就有了中国传说中的龙王、悟空、风神、玉兔,朝鲜的鸣禽云雀,老挝的淡水鱼帕布,马来西亚的水果浪卡,泰国的绿宝石莫拉克,柬埔寨的树木科罗旺,密克罗尼西亚传说中的风神艾云尼等。(小编吐槽:台风真是世界上最名不符实的事物了图片

这个名单是循环使用的。此次超强台风“利奇马”,国际编号1909,为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不过,若某一个台风因造成了巨大破坏而变得“声名狼藉”,世界气象组织就会将其名称“打入另册,永不续用”

比如,“龙王、海燕、海马”等名称已相继消失(截至2018年,台风“家族”累计被“除名”者已逾30个)。现在,“利奇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性如此巨大的影响,恐怕这个名字也会步“榴莲”的后尘,不再被用来命名台风了。

小编:破坏王,赶紧拜拜吧您图片

台风天,注意出行安全!

(本文改编自《语言文字报》文章《台风命名有讲究》;作者:暨南大学/钱伟)

(文字编辑、校对:刘玉清;微信编辑:过超;制图:郭雯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