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黟县香榧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晴耕雨读天 2023-03-22 发布于广西

作者:吴剑权 戴丽玲

摘 要:香榧是一种分布范围小、保有数量少的珍贵稀有果树,黟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香榧主产地之一。本文阐述了黟县香榧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黟县香榧发展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推动当地香榧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香榧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常绿果树,分布范围小,保有数量少,生长在山溪、峡谷两侧山地,生长缓慢,寿命极长,其果实发育成熟要历经3年,味美而香酥,营养丰富[1]。香榧主要用于炒食,香酥松脆,是富有营养的珍贵食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销售价格高,生产收益好。

黟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香榧主产地之一,古香榧树生长之地终年云雾蒸腾,荫凉潮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古香榧树数量很多,或三五结伴散生,或构成葱茏的榧林,有“千峰佳木,万壑榧林”之誉。黟县是安徽省香榧生产历史最悠久、品种资源最丰富、产品知名度最高的香榧产地,是名副其实的香榧之乡。

1 黟县香榧产业现状

1.1 栽培历史悠久

黟县香榧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辞海》《中国果树栽培学》《黄山市农业志》及同治辛末年重刊的清嘉庆《黟县志》、1987年版《黟县志》等许多资料都对黟县香榧有翔实记载,黟县境内有大量几百乃至上千年的古香榧树。黟县香榧核心产区———宏村镇泗溪,几乎掩映在榧林中。全县历史遗存的高龄香榧约270 hm2,百年以上的古树共有374株。其中:一级古树(500年以上)22株(1 300年的古香榧3株),二级古树(300~499年)83株,三级古树(100~299年)269株;古香榧群6个、5.2 hm2。

1.2 品种资源丰富

黟县香榧资源丰富,品种资源冠于全国。常见的品种有小圆榧、圆榧、米榧、小米榧、糯米榧、社榧、和尚榧、尼姑榧、叶里笑、花生榧、羊角榧、长榧、木榧、针钻榧、转筋榧、秤砣榧、牛卵子等20余种,其中最著名的和尚榧、花生榧、叶里笑、羊角榧,人称“四大名旦”。特别是和尚榧,是黟县香榧中的极品,个头小而圆,壳薄,果衣容易脱落,果仁不但香酥可口,而且可以切片不碎,品质极优。花生榧也极具特色,其果实无须盐腌炒制,从树上采下即可食用,亦能自行脱衣。

1.3 生态环境绝佳,生产条件极优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黟县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黟县环境优美,生态绝佳,境内山川毓秀,风景如画。全县山场面积占县域面积的85.3%,森林覆盖率达84.8%。PM2.5值常年保持在10左右,是安徽省极少数不受雾霾影响的县域之一,是天然氧吧、养生福地。

黟县立地条件极其适合香榧生长、结果,千百年的香榧生产历史、众多生机盎然的古香榧树便是最好的佐证。黟县地类丰富多样,气候、土壤适宜,为香榧提供了极优的生产条件。

1.4 产业基础良好

1.4.1 有全社会共同推进香榧产业发展的氛围。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将香榧产业作为发展山区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从2014年起连续多年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二是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全县拥有一大批香榧产业的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了黟县香榧协会,协调、服务全县香榧产业生产经营活动。三是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服务。县农业、林业、财政、市管等依据自身职能,齐抓共管,为香榧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各乡镇结合当地条件,积极发展香榧产业。

1.4.2 有一定的规模基础。

截至2019年底,全县香榧面积920 hm2,其中历史遗存的高龄香榧约270 hm2,2004年以来新建基地650 hm2。近年新发展的香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基地面积约400 hm2,农户小面积种植近150 hm2。新发展香榧基地所用品种以浙江引进的细榧为主,其次是本地良种和尚榧。2019年,全县香榧总产量(鲜果)400 t,加工成品80 t,产值约1 600万元。

1.4.3 产业链初步形成。

黟县香榧有从资源保护利用、育苗、栽培、加工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栽培规模920 hm2,建有香榧博物园1座、香榧品种资源圃1处,搜集保存全县香榧所有品种及县外香榧良种60~80个;有香榧良种繁育基地近6.67 hm2,每年可供应香榧苗木20余万株;香榧产品因总量不大,加工目前仍以炒制为主,除保留原有独具特色的人工炒制外,也开展了机械化加工;销售方面除线下销售外,也开展了线上销售。

1.4.4 全行业推行规范化生产、管理。

全程按专业技术规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管理,全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AGI2017-04-2190),确保黟县香榧的生产标准和质量安全。

1.4.5 产业发展卓有成效。

2017年12月,黟县香榧获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证书号AGI2190),并于2019年开始实施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资金500万元。宏村牌香榧于2015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2016年、2018年连获中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2018年12月获有机食品认证,2019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黟县小康香榧合作社2016年先后获省级、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是安徽省香榧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1.5 品质优异,知名度较高

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品种资源、绝佳的生态环境及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全面支撑了黟县香榧品质风味的形成,造就了黟县香榧卓越的品质,成就了黟县香榧名声远扬。黟县香榧以质优、味美而深受市场欢迎,一直货紧价高,备受消费者青睐。

黟县香榧肉色金黄,香酥可口,品质优异,营养丰富,香气浓郁,以香、酥、脆“三绝”享誉市场。感官特征方面,经省、部两级专家品鉴,黟县香榧“种壳薄,种衣易脱;种子长卵圆形,颗粒匀称整齐;外壳棕黄色,种仁黄白色;香气浓郁,质地酥脆。”内在品质指标方面,经检测,黟县香榧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均优于《香榧籽质量要求》(LY/T 1773—2008标准)。经农产品地理标志专门检测机构检测,黟县香榧含蛋白质12.3%、油脂53.5%、淀粉3.77%、水分4.40%,均优于行业标准。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不大。目前,全县香榧栽培面积仅866.67 hm2左右,与香榧这一稀缺可贵的资源和高收益生产项目不相称,完全有必要,也有条件扩大规模、做大产业。二是产业生产水平不高。根据全县香榧栽培面积测算,平均产量仅461.55 kg/hm2。除去新建香榧基地投产迟的因素外,总体生产管理水平低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管理重视不够、投资困难、栽管技术缺乏等方面。三是资源保护利用有缺陷。主要表现在香榧古树保护不到位,品种资源保护利用严重缺乏,资源管理缺位,品种资源流失时有发生。四是产品开发不够,产业不够丰满。目前,香榧产业基本就是炒制产品,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产业链短,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产业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3 发展建议

3.1 做大产业规模

充分利用香榧这一珍稀品种,珍惜黟县这一难得的资源条件禀赋,大力发展香榧栽培,做大做强香榧产业,是黟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选择。

3.2 提升产业生产技术水平

一是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香榧产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为产业生产水平提高奠定基础。二是全面推行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整体提升黟县香榧产业栽培、加工全过程的生产技术水平。三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做到黟县香榧栽培良种率100%,并积极在各生产环节推广应用先进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

3.3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

一是对现有香榧炒制品,积极改进炒制工艺,提升炒制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更优的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发展的消费需求。二是积极引用机械化炒制,以适应规模化栽培对产品加工的需求,提高香榧加工生产率,确保产品质量标准化,节省生产成本。三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以多样化的香榧产品供应市场,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收益。利用香榧的珍稀特性,重视香榧精品食品开发,提升收益。

3.4 完善延伸产业链,做好营销,提升香榧产业综合效益

一是积极开展香榧产业与旅游、文化、教学等产业融合,开发相关项目建设,如香榧旅游线路、香榧主体文化公园、香榧展示中心、香榧研学基地等。二是强化香榧产品宣传、营销,提升黟县香榧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获取更高效益。

3.5 加强香榧资源保护利用

一是认真做好现有香榧古树和品种资源的核查登记和保护,尤其是高龄古香榧树、香榧群,要逐个建档保护。二是建好香榧品种资源圃,开展香榧资源保护与科研、利用。三是加强黟县香榧品种资源管理,确保资源不损毁、不流失。四是开展香榧良种繁育,为香榧产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苗木。

3.6 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助力香榧产业发展

一是政府持续出台香榧产业扶持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二是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共同参与产业建设。三是鼓励香榧产业业主积极加大投入,促进产业管理水平、生产效益的提升[3]。

3.7 积极争取项目支撑,推动产业提升、技术进步、产品开发

一是认真做好香榧地理标志保护项目等的实施,确保成效。二是积极争取更多项目支持,在产业提升、技术进步、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黟县香榧产业发展。

3.8 积极做好产业社会化服务

全县各相关部门、组织积极助力香榧产业发展,积极为香榧产业发展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各乡镇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发展香榧产业。全县共同努力,做大做强黟县香榧产业[4]。

作者简介:吴剑权(1962—),男,安徽黄山人,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农技推广研究员,从事园艺技术推广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