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共读] | 矛盾论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专家视点 2023-03-22 发布于浙江
这章与前面最大的区别在于,同一个矛盾转变成了一对矛盾。
首先讲一下什么是同一性,总共有两种情形:
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著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著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第一点,我们能想到的对立的事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有上就有下,有黑就有白。如果没有了黑,大家可能也无法去理解什么是白。它们虽然是矛盾的,但是它们的存在都离不开彼此。
第二点,对立的双方其实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但是比如鸡蛋会变成鸡,但是石头为什么不能变成鸡?所以要引出一个限制。
一切矛盾著的东西,互相联系著,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这里主席就给同一性两个前提,第一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第二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我们前面提到的就是对立的同一。这种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也是比较温和的。就像蛋变成鸡的过程,缓慢、持续。
但是这种暂时的状态,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蛋早晚会破壳一样。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就像蛋在变成鸡之前,都是属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它一直在成长。但是等它破壳而出的时候,就到了第二个状态。
事物总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化为显著变动的状态,到达第二种状态后就是矛盾的相对解决。比如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但是等生命到达终点后,就是一个显著的变动状态,生命结束了,这个矛盾也就解决了。蛋变成鸡的一瞬,是这个对应矛盾的解决。
所以主席借鉴列宁的观点,提出了以下的论断: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那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变化原因是什么。在相对静止状态,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但是在显著变动的情况下,它就是有了性质的变化。变化原因是从量变到了质变。
这种对立变化的过程就是对立的斗争性。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我们如果仔细去思考,就会发现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和对立,都是相对中有了绝对,且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个章节的内容其实是好理解的,对立大家都能理解,因为有它们,才有了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互相有联系的,这种状态缓慢且有条件,是个量变的过程;等不断积累以后,对立的双方就会发生质变,矛盾也因此解决。
这个部分对我有几点思考:
1、相互联系:如果要让一个蛋孵出鸡,它得是一个能孵出鸡的蛋。鸭蛋是孵不出小鸡的。我们如果想要达到质变这一过程,一定要在量变之前就确定方向是对的。不管孵小鸡有多难,至少得保证你拿的是鸡蛋。
2、矛盾的存在:对立双方看似是对立的,实际是相互依赖和转化的。狡兔死,走狗烹。很多时候就有矛盾解决的原因在。我们需要去思考,在这个矛盾中,对立的那一方是否是需要存在的。矛盾存在的情况是否优于矛盾解决的情况。
3、矛盾转化:矛盾双方是会转化的,一定要谨防屠龙少年变成恶龙这件事情。当自己以为处于极高点时,可能后一步就是深渊。所以处于矛盾中的我们,一定要知道,如果矛盾有一天得以解决了,自己转变成了对立面,那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4、对立的斗争是绝对的:这个要送给迷茫的朋友,量变是一定会有质变的。看似处于矛盾中的我们,实际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数量的优势会导致质变,所以请不要对现状绝望,相信未来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