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塘战斗,伏击日军反遭失败,牺牲了八路军第一位主力团团长

 好奇的果果 2023-03-22 发布于河北

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北后,与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三个军分别改编为红75师、红78师、红81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恢复红一方面军和红一军团番号,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6年2月红军东征,红81师调出由军委直接指挥(后恢复红27军番号),4月,将红223团从75师调出,扩编为红73师。

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开始长征时下辖红223、224、225团和手枪团(一个月后224团撤销),因而,部队历史溯源时既有红73、红75师的说法,也有红223团、红225团的说法。

1937年7月时的统计,红十五军团辖三个师11个团,6205人。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共三师六旅12个团,另有不被国民党承认的不带数字番号的总部特务团、炮兵团、115师独立团、120师教导团、129师教导团。红十五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由于国民党给的是一师二旅四团的丙种师编制,因而,红73师改编为687团,红75师改编为688团,红78师则打散分别编为两个团的2营。

红十五军团战斗作风勇猛,战斗力很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过很多胜仗。但是,在抗日战争初期,344旅面对新的对手、新的战法转变较慢,未能很快适应新的变化,仍沿用红军时期对付国民党军的打法,曾经吃过很多亏,损失很大,不少老红军骨干都被打掉了。

文章图片1

陈锦秀团长,河南固始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作战勇猛。红二十五军长征时任营长,长征时在多次关键战斗中亲自端着机枪打冲锋。成立红十五军团时,原223团团长张绍东任红75师师长,陈锦秀升任223团团长。1936年4月成立红73师时,张绍东调任红73师师长,陈锦秀升任红75师师长。改编为八路军时,陈锦秀任688团团长,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

平型关大战时,由于暴雨导致山洪爆发,688团未能赶至战场。不过张绍东指挥的687团表现不错,扎住了乔沟“袋口”,兜住了日军的后尾。

文章图片2

陈锦秀(左一)

平型关大捷后不久,115师第一次分兵。师长林彪率师部及343旅转战山西西南部的吕梁,开辟吕梁根据地;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独立团、骑兵营、战地服务团(实为编余干部,初始无枪,每人两颗手榴弹)等进入五台山区,开辟晋察冀根据地;344旅划归十八集团军总部(1937年9月八路军改称十八集团军,但人们习惯叫八路军)指挥,配合129师转战于正太铁路沿线(石家庄至太原)。

文章图片3

当初红军改编时,由于受国民党的制约,我军一度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师、旅、团通常只设政训处,规格降低,部队的政治工作在日益削弱。开赴前线的我军有了些许细小的变化:环境比过去反围剿时虽有改善,但群众纪律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了;个别军事干部开口闭口只要打好仗就行,可仗也没见打得多好。

黄克诚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他眼睛高度近视,被人称为“黄瞎子”,但现在的人们都知道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大局观。平型关战斗后,他花了半个月时间深入部队,与干部战士座谈,发现了问题的严重,部队的有些做法隐隐地有国民党军队的影子,有些基层干部甚至不愿再叫“同志”,开口就是“弟兄们”,这些,已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情绪。

临离开前,他与115师几位首长交换了意见,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眼下问题虽然不大,但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应恢复我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得到了赞同。

回到总部后,他向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做了详细汇报,任弼时认为这项工作刻不容缓,马上让黄克诚写一个报告,以朱、彭、任的名义给中央去电。主席看后,马上做了批示。三天后,中央电令八路军总部,下令恢复我军原有的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政训处升格为政治部,部队重设政委。

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的恢复,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通过这件事,主席对黄克诚有了深刻的印象。日后,曾多次私下称其有将帅之才。

文章图片4

115师分兵前,黄克诚出任344旅政治委员。虽然他与徐海东配合不错,但徐海东因伤病长期在床,而黄克诚之前在红三军团任职,与红十五军团的干部并不熟悉,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山头黄克诚富有经验,很有耐心,因而他并未急着硬扳,而是给部队一个适应的时间。军事问题上,他也尽量不过多地插手。

平型关战斗后,344旅为配合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687团北进至恒山地区的浑源、灵丘西北部一带;旅部率第688团南下至五台山地区的东冶、定襄一带。侧击日军,打了一些小规模的游击战。11月下旬,旅部带688团进入晋察冀四分区(当时还叫做四支队),配合晋察冀军区进行反日军“八路围攻”作战。

河北平山县是一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县,据统计,战争时期就有七万多人参军参战,有据可查的革命先烈5308人,其中绝大部分牺牲于抗日战场。平山以一县之力除了组建了“人民子弟兵”平山团(新718团)外,还有大批青壮年参加八路军。

敌后的百姓不愿当亡国奴,纷纷参加八路军,八路军各部扩军迅猛。344旅仅在平山县,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补充了800名平山子弟。

1937年12月底,344旅以687团2营的5、6、7连和688团2营的5、7、8连为基础组建689团(红26军),原78师师长韩先楚任团长,该团后演变为大名鼎鼎的三十九军116师347团,首先攻入两个首都;旅警卫营2、3、4连与687团2营8连(红一军团红5团1连)组成新的687团2营,番号依次为5、6、8、7连;688团4连、11连与6连组成新的688团2营,番号依次为7、5、6连。这样,原红十五军团的三个师各自组成了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红十五军团红军单位的归属变化相当复杂,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说。

344旅在抗战初期的战斗颇不顺利。以往当红军时,弹药有限,往往是打两排枪,然后就端着刺刀抡着大刀发起了冲锋。这种战法勇猛有余,灵活不足,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一招对付国民党军管用,但是对于日军,特别是抗战前期的日军,这种打法没少吃亏,就是打了胜仗自身也有较大伤亡。

一个部队的军事主官尤其是首任主官,对部队的战斗作风影响很大,可以说是该部队的军魂。徐海东当军长时就经常带头冲锋,受他的影响,红25军、红15军团的各级干部几乎每战都带队冲锋。虽然干部带头冲锋是各部红军的普遍现象,但尤以徐海东带出来的部队为甚。也因此,344旅的干部伤亡尤其大。

在八路军其他部队加快研究、学习对付日军的山地游击战的打法,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时候,344旅反而一时改变不了老习惯,直到1938年初的牛村、温塘战斗,344旅遭到惨痛损失,全军指战员这才考虑作战方式的问题。

1938年大年初一,687团在盂县牛村休整。盂县的日军守备部队发动偷袭,由于侦察排疏忽,导致日军轻易地偷袭成功。幸亏687团向村外突围果断,且附近就是山区,地形复杂,日军怕中了埋伏而未敢深追,687团这才摆脱了危险。温塘战斗损失更让人痛心。

温塘战斗较少被提及,很长时间以来,关于温塘战斗的介绍往往都是说取得了胜利,但是损失很大,是一场惨胜。我军牺牲的人数,有二百、三百、四百多种说法,歼敌人数有一千、五百、二百、一百等说法。温塘战斗发生在牛村战斗之前数天,我方认为是一场惨胜,因而牛村战斗被官方认定为344旅东渡黄河抗日以来第一次失利。

文章图片5

井陉煤矿

战斗要从688团袭击井陉煤矿说起。

井陉是太行八陉之一,井陉煤矿为我国著名煤矿,1937年10月被日军占领,驻有三四十名日军和几十名矿警。抗战期间,围绕井陉煤矿中国军队与日军发生过多次战斗,“百团大战”的首战就是攻击井陉煤矿,该矿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解放的第一座矿山城镇,被誉为“开国第一矿”。

文章图片6

百团大战八路军炸毁新矿烟卤

1938年1月,688团派团民运股长高农斧先到矿里与地下党组织井陉工委取得联系,之前讲目前在世最年轻的百岁开国将军王扶之的文章中,就是高农斧的一通训,把要“逃跑”去找戴红五星帽子的红军继续革命的王扶之留了下来。

文章图片7

矿上守敌不多,大队敌军在二十里开外的平山城,矿山内又有党组织,矿工们抗日热情高涨。于是,团政治处副主任吴信泉率两个连趁夜暗对井陉煤矿发动突然袭击,矿工们打开大门,战士们冲了进去,打死了十几个日本兵,破坏了竖井里的绞车,捣毁了变电房、锅炉房,炸毁了自来水塔,撬开火药房,雷管、炸药立刻运走,带不动的一把火烧掉。整个矿院成为废墟,瘫痪了该矿。

日军遭打击后,从石家庄增兵平山、井陉,决定兵分两路对我四分区的核心区洪子店镇扫荡,合击八路军。对照我方和日方资料,参战的敌军主力为第108师团104旅团105联队。改编为八路军时的12个主力团,有两位团长牺牲,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牺牲于三个月后长乐村围攻108师团25旅团117联队的战斗。

文章图片8

陈锦秀领导之688团

日军一个联队3800人,加上守备队,总兵力约四五千人。按照日军的资料(步兵第5联队史),日军分了三部分,参加作战的两路日军合起来当在二千左右,应各为一个步兵大队并加强了联队炮。根据后来日军使用“重山炮”的情况,估计从平山增援来的日军加强了师团属重炮。

文章图片9

日军105联队当时的照片

1月21日,井陉出动的这一路敌军夜宿马冢村

敌军孤军深入,344旅首长决心在温塘地区歼灭该敌,急令六八八团、曾国华支队及地方武装四支队二营,于1月22日拂晓前进至温塘镇南红岸寨和辛庄之间山地设伏,歼灭井陉之敌;六八九团及四支队一营于温塘镇东之孟耳庄山地,阻击平山之敌。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四支队后改称晋察冀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由343旅副旅长周建屏担任。新成立的四支队武装其骨干只有周建屏带来的一个红军连(著名的磨河滩突击连),其余都是新入伍的战士,装备差,缺乏训练。

平型关战役后,曾国华率685团2营和1营4连单独活动,史称曾国华支队。来到晋察冀后部队得到发展,又扩编了两个营。该支队的主力自然是那几个红军连(模范红五团),里面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我军的兵力:344旅两个团已发展到5000余人,国华支队和晋察冀四支队的部队也分别有3000人左右。参战的敌我总兵力对比1:5。688团是拥有3000多人的大团,我军集中兵力伏击日军,兵力对比达到7:1。

这场战斗是以344旅部队为主打的,本应徐海东亲自指挥,但他病倒了,临时改由团长陈锦秀指挥,突击部队主要使用688团。

据第46军第五任军长赵炳安回忆:

这天晚上,我和李参谋、刘震主任及2营住在井陉煤矿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刘主任说:“号长,你明天早晨3点吹起床号,三点半吹开饭号”。第二天凌晨,我按时吹起床号,吹完号我仍困得很,又不想吃饭,就回去睡觉了。等我醒来,已是早晨5点钟左右。井陉敌人正用炮火袭击我们团部驻地,我到其它屋子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了,这时部队都已拉到村后山上去了。我赶忙打上背包,很快赶上了部队。当天,刘震主任带着2营转移到温塘以西与团主力会合了。这时旅领导决心占领有利地形,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旅命我688团于温唐镇南红岸寨和辛庄之间的马家山一带设伏,歼灭由井陉出发之敌。

1月21日晚,688团在陈锦秀团长的带领下,从下口出发,连夜行军100余里,于22日拂晓前进至预定地域构筑工事,隐蔽伏击敌人。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从三维地图看,温塘地区属于山地,地图给的数据,辛庄与南红岸村之间是一条1.3公里的山谷,这与许多回忆录中日军3里长的一字长蛇阵相符。

赵炳安将军回忆:

“辛庄位于马家山北麓,北距红岸寨3里左右。2营设伏于红岸寨,防敌北逃,辛庄与红岸寨之间有一条辛庄小河,与井陉至温塘谷道并行。谷道两侧山势西陡东缓,我团主力埋伏于西侧,我们伏击阵地东北方向五六里处是一道南北走向的马王斧庙岭。689团于温塘东之孟耳庄附近,阻击平山之敌,迟滞增援,配合我团歼灭敌人。西南方四五里处为高峻挺拔的西谅山,团指挥所就设于此山东北侧的半山腰处。”

1月22日上午8点,一架日军侦察机从平原方向飞来,侦察了一番,未发现我军潜伏部队。

10时左右,从井陉方向出动的日军穿过辛庄,向北进入我伏击圈。侦察员们把敌人进入的方位不断地报告陈团长,陈团长便立即通知各营注意隐蔽,准备打击敌人。

辛庄村民崔成才那一年16岁,据他回忆:

“当日本鬼子到了辛庄以后,人家也有先头部队,就问当地老百姓,有八路吗?当地人们都知道八路军在这儿埋伏着呢,就告诉他们没有。这样,鬼子放心大胆地一直走,一直走到红岸寨,这八路军一声令下就开始打起他们来了。 ”下图向温塘伏击战牺牲烈士长跪不起的就是崔成才。

文章图片14

赵炳安将军回忆:

“敌军警戒疏忽,两侧亦未派搜索分队,长蛇队先头已进红岸寨,后尾还在辛庄北口。此时,趁着敌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团长陈锦秀一声令下“打!”我紧接着吹起了冲锋号。”

我军居高临下,地形有利,如果弹药足够的话,根本不用出击,只需向山下射击,对日军挨个点名。

然而,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最缺的就是弹药,往往是打三排枪就发起冲锋,被称为“三枪八路”。从赵炳安将军的回忆也能看出,688团使用的依然是红二十五军对付国民党军的打法。

日军一下子被打懵了,伤亡惨重。随着冲锋号响起,战士们冲下山去。按照以往的经验,被伏击的敌军这个时候应该是掉头就跑,或者跪下缴枪。然而与国民党军不同,日军直接与冲下来的我军拼起了刺刀。

抗战初期的日军,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短暂的混乱后,日军部队就地疏散,利用地形地物组织反抗,同时呼叫平山之敌增援。

文章图片15

我方资料对此战记载的都差不多。

文章图片16

从我方资料可看出:

1、日军训练有素,遇到伏击后不慌乱,立即就地组织抵抗,战术素养高。

2、我军很勇猛,但是各部队各自为战,配合较少。

3、我军缺乏重武器,对村落、阵地攻击能力不强。

4、部队新战士多,不懂得防炮避炮,遇到日军炮击就乱了。这也难怪,世界通行的经验就是: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

根据我方的资料,旅部见攻击未果,敌军援军已近,曾建议撤出战斗(提建议的应是黄克诚)。但是前方陈锦秀团长仍想在敌军汇合前再突击一次。

有的资料说在此前的攻击中3营营长牺牲,此信息有待落实,但是2营营长冯志祥(开国大校)负重伤则确认无误。也因此,1营长去了团指挥所与团长一起看地形,研究如何发动突击。

文章图片17

陈锦秀团长的牺牲经过,赵炳安回忆道:

“已占据马王斧庙岭的平山之敌,为挽救井陉之敌免于全军覆灭,遂以炮火向我西谅山指挥所猛烈轰击,情况非常危急。我便耐不住性子喊:“团长,快撤!敌人已经发现我们指挥所了。”陈团长同意我的意见,让我马上吹号,命令部队后撤。我说,日本鬼子发现我们了,再吹号不就更暴露目标了吗?团长也就不让吹了。

我们转移到山腰部一个凸出的山头,陈团长正拿起望远镜观察敌人的动态,一营营长刘国清等7人也在陈团长周围。我看人多挤在一块目标太明显,便让警卫班长王景良带警卫班的人靠山下一点。谁知,警卫班刚下来,敌人打来一发炮弹,在陈团长身边爆炸,团长陈锦秀、1营营长刘国清、通信参谋李xx及4位战士壮烈牺牲。此时,如再恋战必有更大的伤亡,旅部遂命令我团撤出战斗。”

马王斧庙岭距离团指挥所的距离在5000米左右,超出了日军九二步兵炮的射程。这么远的距离打得这么准,说明日军动用了大炮,也可见那时候日军炮兵训练有素。

文章图片18

另有文章说,日军第一炮打来,陈锦秀团长已被弹片击中倒下,日军的第二炮打来,正中陈锦秀团长的身体,人都被炸碎了,牺牲得非常惨烈。日军的两次矫正射击后,排炮轰来,团指挥所被摧毁。

现在较通行的说法是,此战我军毙伤日军500余人,但我军牺牲300余人,另有数百人负伤,是一场惨胜。

当日黄昏,日军占领温塘。“次日晨敌续向洪子店攻击,该团与敌接触,战约二小时,洪子店被敌占领。”(朱德彭德懷電蔣中正日軍由平山井陘分向洪子店進攻與六八八團激戰團長陳錦秀陣亡洪子店等地相繼失守現該團正整補並持續擾敵中)。

文章图片19

洪子店战斗我军688团指挥所

我军伏击日军,最后虽给日军以较大杀伤,但未能实现全歼,且自身伤亡很大。不仅未能实现战前目标,还被迫敌前撤退,最后又被日军趁势攻进了根据地的核心区洪子店(由于怕八路军袭击,日军攻占后当晚即撤回平山)。从这一方面说这一仗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20

战后日军的照片

日军方面的资料1月21日,工藤部队(步兵第105联队)得到石家庄西北洪子店地区有敌败残兵3000余人活动的情报,决定兵分两路前往讨伐。22日,一路在南马塚与2000余共产军(有迫击炮、重机枪)相遇,敌军竭力抵抗,战斗中千田中队长等13人战死、27人战伤,最终将敌击退,中国军遗尸400具。另一路从平山方面出发,在温汤(温塘)附近将600余敌军击破,23日占领敌根据地洪子店。

日军步兵第5联队史

文章图片21

日本第1軍戦時旬報 (第15号)

文章图片22

日军的所谓战史,除了日期是对的,其他就作假太严重了。不过,日军此战损失一名中队长,而我军牺牲了团长和营长,这一仗太不划算了。

团政委刘震痛心地说:“我们损失了陈团长,这一战是失败的。”得知爱将陈锦秀牺牲,病重的徐海东当场吐血。许多干部战士听到受人尊敬的团长牺牲,无不痛哭失声。

毋庸讳言,这一仗我军没有打好。战后,黄克诚与徐海东认真总结了这次战斗反映出来的经验教训:

1、突击队领导人没能具体规定各营的战斗动作、任务,攻击道路和攻击点。

2、突击队各营未能协同动作。

3、钳制部队未能采取攻击措施,吸引敌人增援部队。

4、发现敌人增援部队,旅部命令部队及时撤退,而688团指挥员却想等到黄昏解决敌人,没能机动的撤退,遭敌人千余发炮弹攻击,部队遭受不应有的较大损失。

5、干部个人勇敢,但没有发挥指挥员的应有作用。

6、通讯联络较差,未能及时传达命令和情况。

7、部队缺乏炮战和避炮经验,造成一些不必要伤亡。

等等。以上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极其深刻。

文章图片23

我军损失很大,日军同样损失惨重。占领温塘镇后,出于报复,日军对辛庄这个太行山下仅有270多人的小村庄展开血腥屠杀,有108人被杀,受伤33人,9户惨遭灭门,有5户人家被屠杀到只剩1人,全村90%以上房屋被烧,整个村子在日寇屠杀后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辛庄,是日军在平山县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屠杀,而在整个抗战中,平山县死于日寇屠杀的群众超过14000人!

文章图片24

团长陈锦秀牺牲后,八路军总部派特务团团长韦杰接任688团团长,刘镇担任政委。当年参加此战的刘镇、韩先楚在1955年授予上将,吴信泉授予中将。作为上级,陈锦秀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建国后亦应在上将之列。

陈锦秀19岁参加红军,牺牲时年仅27岁,是八路军牺牲的第一位主力团团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再过几天,就是陈锦秀团长和其他数百抗日烈士殉国85周年的忌日,他们牺牲的那一天,还有两天就是1938年农历的小年。

陈锦秀团长千古!

抗日英烈永垂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