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真的无法战胜战国七雄吗?

 讲不出再见 2023-03-22 发布于四川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印度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广为人知,但是长期以来在中文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亚历山大幸亏没遇到秦国”“马其顿方阵在秦军面前不堪一击”“战国七雄随便一个国家都能和马其顿掰掰手腕”,那么历史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亚历山大大帝和马其顿军队真的就这么不堪一击吗?今天我就这段历史,看一下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纠正各种历史错误认识(军事方面)

一、马其顿方阵很呆板吗?

这种认识真的对亚历山大的军种配置一无所知,我先贴一下出征亚洲时亚历山大的军队情况:

骑兵
步兵

总计:步兵30000人,骑兵5200人,全军35200人。亚历山大给安提帕特留了12000步兵和1500名骑兵来镇守希腊、抵挡波斯舰队并防止他人篡夺马其顿王位、镇压不满势力。操作攻城器械的士兵在当时并不被视作军队组织的一部分,所以没有计算在总兵力内。 可以看出马其顿的兵种配置从步兵到骑兵以及各种攻城器械是应有尽有,非常齐全。

战斗时的方阵阵型

而今天所流传的两个经典的论断就是用骑兵和弓箭(弩)手来对付马其顿方阵,觉得马其顿方阵就是个方阵,完全无视两侧的重骑兵和各种轻步兵,所以闲很显然是大错特错,根本就不成立。

在实际作战中阵型也会调整,比如下面几场战役

同样亚历山大的指挥体系也是非常的完善

作为总结,在此列出一个大方阵的编制和官阶序列: 行(班),16名重步兵,由行长(士官)指挥; 四行队(排),64名重步兵,由四行队长(排长)指挥; 连,128名重步兵,由连长指挥; 营,256名重步兵,由营长指挥; 团,1024名重步兵,由团长指挥; 方阵(旅),4096名重步兵,由方阵司令(旅长)指挥; 双倍方阵(师),8192名重步兵,由双倍方阵司令(师长)指挥; 四倍方阵/大方阵(军),16384名重步兵,由四倍方阵司令(军 长)指挥; 辅以骑兵和轻步兵,构成总计拥有28672名士兵的军队,由国王或特别指派的指挥官(通常是一名侍从副官)作为其总指挥官。

步兵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为步行伙伴,即使用萨里沙长矛的方阵步兵;第二等为使用单手长矛的持盾兵;第三等则是轻盾兵, 他们可以算作组织整齐、装备精良的轻步兵;第四等则是散兵,包括弓 箭手、投石手和标枪手。在骑兵中,第一等为伙伴骑兵、色萨利骑兵以 及一部分希腊重骑兵;第二等为轻骑兵和装备优良的雇佣骑兵;第三等为枪骑兵和龙骑兵;第四等为非正规游牧骑兵,其装备五花八门。

方阵内部也是有不同的阵型的

腓力和亚历山大的方阵能够做到向左右两侧旋转90度或45度,甚至完全转向背后。无论横排前进或是纵排行军时都可以做到随时掉转方 向。如果想要将正面的横排人数加倍,则由每个纵行的双数排士兵向前 一步站到前排士兵的左侧。方阵步兵们也可以在前进过程中为前排的两 侧提供掩护,此时每行后半的士兵将不再跟随前排士兵,而是分成小队 填充在左右两侧的空当之中。方阵步兵还会接受使用不同武器的训练, 以及用不同的速度向左、右两翼甚至背后前进。除此以外,马其顿人在 训练中还会训练很多其他的阵型或者机动。 

在通常的战斗队形下,一行的深度为48英尺。在每人占据3英尺见 方空间的情况下,一个连正面宽24英尺,一营宽48至50英尺。在不计每营之间空隙的情况下(关于各营之间空隙的问题,史料记录往往互相 矛盾,无法准确估计),每个方阵步兵团的宽度即为200英尺。这样一 来,在将轻步兵和轻盾兵分别布置在方阵前后的情况下,一个方阵将占 据800英尺宽的正面,而一个四倍方阵则占据3200英尺的正面,也就是 0.6英里左右。 

指挥官的口令、号声、军徽、短剑或者长矛都可以作为向方阵步兵 下令的手段。高举的军徽代表前进,放平的军徽代表撤退,竖直举起一 根长枪并立定在原地则意味着要求谈判。

骑兵也有

亚历山大对骑兵的大幅改良使他们远比先前的任何骑兵都要优越。 这些骑兵以一排四骑的纵队行军,做小规模冲锋时则组成宽度、纵深均 为八骑的正方队形。他们也能组成楔形或三角形的队形,视情况以人数 最少的顶角或人数最多的底边发动冲锋。有时他们还会以菱形队形 发动冲锋,以便能够随时转向任何一个侧面。在面对数量更多的敌人时,马其顿骑兵经常被史料描述为“一个中队接一个中队”地发动冲锋, 这一说法的具体战术意义我们已经无法准确得知。可能这代表着某种斜形序列。通常来说,骑兵会被部署在方阵的两翼,以保护其脆弱的侧翼

可以看到马其顿方阵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阵型,甚至还能非常灵活的机动。

二、用战车真的能打败马其顿方阵吗?

这个问题只要你看过亚历山大的战例就会知道,波斯的大流士三世曾经在高加米拉会战中使用过镰刀战车。

在右翼骑兵部队英勇抵挡住优势敌军进攻的同时,波斯人开始了被 他们寄予厚望而马其顿人也十分恐惧的战车冲锋。不过就像诸多会战中 的战象或其他反常行动一样,这次冲锋也归于失败。在战车快速越过平 地向方阵冲刺时,重步兵们用长矛敲击盾牌惊吓马匹,阿吉里亚人、弓箭手、标枪手也用密集的矢石标枪攻击它们。在这些轻步兵的攻击下, 一部分马匹只因为恐惧便停下了脚步,另外还有一些马匹受伤。由于长期伴随骑兵行动,这些轻步兵脚步十分迅捷。他们跳到拉着战车的马背 上,拉住缰绳切断绳索,杀死马夫和士兵。另外一部分战车则要么从马 其顿军队让出的通道中穿了过去,要么便撞在林立的萨里沙长矛上,或 毙命或掉头逃跑。那些穿越到了战线后方的战车则几乎全部被非战斗人 员俘获,第二线的轻盾兵也摧毁了部分战车。最终这些负有盛名的战车 并没有达成任何波斯人期望或马其顿人担心的效果,不少战车甚至还冲回了波斯阵线中。由于波斯人战线纵深更大,这些战车给己方造成的 损害远比它们给马其顿人造成的更大。相比之下,马其顿战线只发生了 很小的混乱,他们凭借着优良纪律很快便重建了秩序。

可以看到战车并基本没有造成一点影响,甚至还冲回波斯人的阵线,所以很遗憾战车这个例子大流士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管用。

三、军队的人数问题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误解,马其顿军队的人数非常少,而战国各国动不动就动员几十万人,靠数量也能把马其顿军队打败。这又是一个错误。

首先我们来看看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中,明军集结全国精锐20万和朝鲜等军队,号称47万大军,向辽东发起进攻,兵分四路进军,左侧中路杜松领兵六万,右侧中路李如柏领兵六万,左侧北路马林领兵四万,合叶赫兵,右侧南路刘铤领兵四万,合朝鲜兵。   后金方面,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进攻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 

嗯,为啥到了明清时期,出兵的人数反而不如战国呢?历史难道还倒退了?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军队号称的人数和实际的人数之间有很大差距。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彭城之战,刘邦有56万大军,似乎已成定论,殊不知刘邦出发时,才“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而这数字同样出自《史记黥布列传》。

(注)史记黥布列传:项籍死......上折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与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贤於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昆阳之战,王莽账面有42万人,但才动员1个月,实际不到10万人;淝水之战,从动员到兵败才110天,前线的秦军,不超过20万。

再来看古代斩首数字的水分是如何记载的:

(注)三国志国渊传: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报捷文书都至少“以一为十”,把斩首数字夸大10倍以上。看史记里,战国一场有趣的战事,兵力和斩首的数字精分现场:

(注)史记秦本纪:七年(前330年),公子昂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注)史记魏世家:五年(前330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

秦魏雕阴之战,双方记载的人数却有差异,魏世家记载魏军才4万5千人,而秦本纪却是秦军斩首8万。

当然不光中国古代有这个毛病,西方也是有的:

古典史学家们对高加麦拉战役中参战的波斯军队数量众说纷纭,亚里安认为有骑兵4万人,步兵100万人,战车200辆;迪奥多罗认为波斯骑兵有20万众,步兵80万人,战车200辆;最保守的科丘斯认为波斯步兵战斗部队有20万人,骑兵4万5千人,战车200辆。后世史学家大多认为科丘斯提供的数字比较合理,因为在古典时代一支百万人的大军根本无法供给。但当代的看法更认为大流士的实际战兵数量只有十万左右。

最夸张的还有这个

这是要对付三体人吗?

所以亚历山大出征亚洲时所带的3万多人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庞大的军队了,高加米拉之战马其顿有47000人参加战斗,双方的交战兵力总共接近20万。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2.波斯帝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帝国?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是一项怎样的壮举?

我先说结论,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前,波斯帝国应该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公元前553年,波斯帝国建立时,疆域仅限于波斯高原西南部。随着居鲁士二世、冈比西斯二世东征西讨,波斯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到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疆域西起色雷斯、小亚细亚和尼罗河流域,东到帕米尔高原和印度河平原,北抵黑海、高加索山脉、里海、咸海和锡尔河,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版图地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建立时,首都在帕萨尔加德,后增设埃克巴坦那、苏萨和巴比伦。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上台统治后,建造了新首都波斯波利斯。在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波斯在当时的国力碾压战国各国,波斯的人口和秦朝差不多,而大流士三世可以说也是个中兴之主,之所以成了亡国之君就是因为他碰上了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的征服范围从希腊到印度,这是个什么概念?雅典至孟买是5178 公里,而战国的交战范围很显然比这小多了,其后勤难度和军事组织能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这里有一份后人统计的亚历山大的行军记录:希腊佩拉至科林斯 240英里 科林斯至佩拉 240英里 佩拉至多瑙河 350英里 普斯至佩利乌姆 300英里 佩利乌姆至底比斯 300英里 底比斯至佩拉 180英里 佩拉至赫勒斯滂海峡 300英里小计 1910英里 

小亚细亚赫勒斯滂海峡至格拉尼卡斯河 50英里 格拉尼卡斯河至萨迪斯 180英里 萨迪斯往返士麦那 100英里 萨迪斯至以弗所 50英里 以弗所至米利都 60英里 米利都至哈利卡纳苏斯 60英里 哈利卡纳苏斯至特尔梅苏斯 160英里 特尔梅苏斯至法瑟里斯 160英里 法瑟里斯至锡德 85英里 锡德至特尔梅苏斯 85英里 特尔梅苏斯至萨迦拉苏斯 70英里 萨迦拉苏斯至切兰纳 60英里 切兰纳至戈尔迪乌姆 170英里 戈尔迪乌姆至安卡拉 80英里 安卡拉至塔尔苏斯 320英里 塔尔苏斯往返西里西亚碎地 160英里 塔尔苏斯至迈利昂得鲁斯 100英里 迈利昂得鲁斯至伊苏斯 25英里小计 1955英里 

腓尼基伊苏斯至泰尔 300英里 西顿及黎巴嫩山战役 100英里 泰尔至耶路撒冷 120英里 耶路撒冷至加沙 60英里 加沙至佩卢西乌姆 140英里 小计 720英里 埃及 佩卢西乌姆至孟菲斯 120英里 孟菲斯至亚历山大城 150英里 马雷奥蒂斯湖周边 120英里 亚历山大城至帕拉托尼乌姆 140英里 帕拉托尼乌姆至阿蒙神庙 170英里 阿蒙神庙至孟菲斯 340英里小计 1040英里 

从埃及到波斯波利斯孟菲斯至加沙 260英里 加沙至泰尔 135英里 泰尔至塔普沙卡斯 380英里 塔普沙卡斯至贝扎布德 290英里 贝扎布德至阿贝拉 125英里 阿贝拉至俄庇斯 180英里 俄庇斯至巴比伦 90英里 巴比伦至苏萨 230英里 苏萨至乌克西亚城 130英里 乌克西亚城至凯·埃·色菲 190英里 凯·埃·色菲至波斯波利斯 85英里 小计 2095英里 米底和里海沿岸 波斯波利斯至埃克巴塔纳 480英里 埃克巴塔纳至里海门 285英里 里海门至赫卡东比鲁 215英里 赫卡东比鲁至扎德拉卡塔 115英里 马底亚战役 600英里小计 1695英里 

从里海到高加索扎德拉卡塔至苏西亚 550英里 苏西亚至阿塔柯亚纳 130英里 阿塔柯亚纳至普洛法西亚 200英里 普洛法西亚至阿拉霍西亚的亚历山大城 450英里 阿拉霍西亚的亚历山大城至尼西亚 200英里 尼西亚至高加索亚历山大城 35英里小计 1565英里 

巴克特里亚和索格迪亚纳 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至德拉普萨卡 110英里 德拉普萨卡至扎瑞亚斯帕 220英里 扎瑞亚斯帕至那乌塔卡 205英里 那乌塔卡至马拉堪达 120英里 马拉堪达至查可萨提河 170英里 西徐亚及七城战役 100英里 查可萨提河至马拉堪达 170英里 波利提米图斯河战役 150英里 马拉堪达至扎瑞亚斯帕 325英里 五支纵队战役 450英里 索格迪亚纳的最后战役 200英里 克塞尼帕战役 150英里 往返希西米特里斯之岩 250英里 至索格迪亚之岩和科瑞尼斯之岩 700英里 至扎瑞亚斯帕 200英里 至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 330英里小计 3900英里 

科芬河谷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至尼西亚 35英里 尼西亚至欧拉 400英里 欧拉至阿斯提斯的要塞 100英里 阿斯提斯的要塞至阿尔诺斯 75英里 阿尔诺斯至戴塔 180英里 戴塔至印度河 40英里 印度河至架桥渡河点 175英里小计 1005英里 

五河之地印度河至塔克西拉 50英里 塔克西拉至海达斯佩河 100英里 海达斯佩河会战 30英里 海达斯佩河至格劳西亚 170英里 格劳西亚至阿塞西尼斯河渡口 70英里 阿塞西尼斯河至海德劳提斯河以远地区 60英里 至品普拉马和桑加拉 100英里 至索培西斯王及费格乌斯王的领土 250英里 至希发西斯河 60英里 至尼西亚 180英里小计 1070英里 

沿印度河的行动尼西亚至印度河及阿塞西尼斯河交汇处 250英里 马里战役 210英里 印度河下游的战役和探索 800英里小计 1260英里 

返回苏萨印度河至阿拉比乌斯 85英里 阿拉比乌斯至保拉 450英里 保拉至帕萨加迪 400英里 帕萨加迪至苏萨 420英里小计 1355英里 

最后几次行军苏萨至海岸 220英里 海岸至俄庇斯 450英里 俄庇斯至埃克巴塔纳 330英里 科萨亚战役(四十天后返回苏萨) 400英里 苏萨至巴比伦 230英里 巴比伦至海岸 350英里 返回巴比伦 350英里小计 2330英里  

总计21900英里(令人惊叹)

马其顿军队的伤亡率

从伤亡数字来看,马其顿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

铁器问题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实在不想再多说什么,中国铁器普及的时间是在汉朝,战国时期各国还是铜铁并用,和马其顿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3、马其顿的军功和奖惩制度

还有一种说法是是以秦国为例,说秦国的士兵有军功爵制度,所以积极性高,战斗力强大,那我就列举一下同时期马其顿的情况:

在当时,并不存在严格的所谓“工资标准”。小居鲁士为克利尔库斯 (11)的重步兵每人每月支付1个达里克(Daric),约等于4美元。德摩 斯梯尼在《斥腓力》一文中曾提及一名步兵每月的军饷为10德拉克 马,约为两美元。雅典和阿戈斯(Argives)之间曾达成过协议,每 天为每位骑兵支付1德拉克马,而步兵则为3奥波勒斯(Oboli),前者合27美分,后者则为13美分。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肢体的士兵每天能够 得到1奥波勒斯(4美分多一点)的补助。息诺普(Sinope)和赫拉克里 亚(Heraclea)为色诺芬的士兵开价每人每月1基齐库斯 (Cyzicus)。索瑟斯(Seuthes)也为他们开出了同样的价格,相当 于5.5美元。其余想要雇佣他们的人则开价每人每月1达里克(4美元)。

德洛伊森(Droysen)曾进行过非常细致的估算,认为马其顿骑兵的军饷为每人每月300德拉克马,约为60美元;同盟骑兵250德拉 克马,约50美元;方阵步兵84德拉克马,约17美元;除此以外每人还能 得到相似数量的补助以供购买食物。

同样还有非常丰厚的奖金

按照寇蒂斯和狄奥多拉斯的说法,亚历山大也将在这座城市(巴比伦))里俘获的财物慷慨地分发给了士兵们。每位马其顿骑兵收到了6迈纳(Minae)或600德拉克马(相当于120美元),希腊骑兵和轻骑兵每 人5迈纳(100美元),马其顿步兵每人得到了大约40美元,同盟步兵和轻盾兵则为两个月额外军饷。这些货币在当时的购买力要比现在大得多。

到达埃克巴塔纳之后,亚历山大解散了手下的色萨利骑兵和希腊 盟骑兵,因为这些部队的服役年限已经到期。除全额军饷以外,他们还额外得到了2000台仑黄金的奖赏。在分配这些黄金时,最优秀的骑兵所 得金钱相当于1100美元,即使最低级的步兵也得到了价值400美元的黄 金,二者之间的其余各兵种也依次获得相应赏金。另外,亚历山大还为他们安排了从黑海回国的运输工具,并指派米尼斯负责相应细节。色萨利骑兵的马匹似乎属于本人,因此他们也在离开军队前卖掉了马匹。不 过这些士兵中也有大量人员自愿延长服役期留在军中。这批人所获的奖 赏,可能也包括先前所提到的军饷和赏金在内,每人多达3300美元。

所以说马其顿军队的积极性同样很高。

总结

写了这么多,我就来总结一下,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网上广泛流传的历史错误,所谓战国各国或者秦国能轻松击败亚历山大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错误。那如果战国各国真的碰上亚历山大会怎么样??我的个人意见,抛开后勤和距离,如果战国还是那种各自为政的状态,那亚历山大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联合起来,那大概能有五成胜算。

不过如果就现实因素(后勤,距离)来看,情况还是很复杂的,我认为亚历山大如果真的想,那应该还是有能力投送兵力到达中原的,但是能保持多久,能保持多少都是个值得探讨问题。但是显而易见,今天网上绝大多数关于亚历山大和战国的对比都是错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