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记】诗话淮扬谱(1)全鳝席|| 周长荣

 一犁_书馆 2023-03-23 发布于江苏

诗曰:

都知满汉贵馐珍,可比淮安鳝食醇?

百道鱼鲜三日宴,千年美味一峰氤。

炸烧烩炒熘炖煸、煮氽炝煎爆拌熏。

十里墙帆都是客,功夫不负楚州人。

全鳝席

饮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而代表着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宴席。宴席规格不等,堪称重量级别的应该是莫过于全席了。据说这是全国最为著名的为“五大全席”即满汉全席,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鸡席、广州全蛇席、淮安全鳝席。
五大全席里满汉全席且不用说,应该是历代达官贵人,衙门官府才有资格,有能力举办的豪华宴席,据说菜肴达300多种,满汉珍馐,南北风味兼而有之。它的规模之大,级别之高,作为全席之首毋容置疑。而其他三个不是出自赫赫有名的十里洋场,也是出自于天津广州这样的省城都市,唯有鳝鱼全席出自于苏北的一个小城淮安。
鳝鱼,也叫长鱼,俗称黄鳝,无须无鳞。长鱼还有“游龙”之雅称。据说是乾隆下江南,大厨把长鱼和叽柳狗子一锅烩,皇帝吃了此物,感觉鲜美,便问主人菜名,主人答曰“游龙戏金蝉”,帝大悦,于是长鱼就有了这等美称。
此物体态均匀细长,头部呈圆锥形,腹部以前圆筒形,尾部尖细侧扁。背部深棕褐色,腹部黄白色,背侧布有不规则的黑色小斑点。淮安地区对于黄鳝和长鱼的称呼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这里一般把二三十公分以下的叫做长鱼,三十几公分以上的还是习惯叫做黄鳝。
我国最早食用长鱼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而淮扬一带食用黄鳝有文献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很远古的时候淮扬人就用鳝鱼待客,以至于不明就里的外地人“见其盘中虬屈,一如蛇游之水”而不敢食用。【五代史记载的后周世宗与臣子的对话】
饮食与文化融为一体不可分割,难怪在几千年前我国最古老的《诗经·硕人》中就有“施罛濊濊,鳣鲔发发”的吟诵了,至于后来历史上以长鱼为名写的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无名之辈尚且不论,就是那些著名的大诗人也都不吝笔墨,如南北朝鲍照写的《拟古诗》中有:“呼我升上席,陈鳝发瓢壶。”唐代杜甫写的《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中有:“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宋代巩丰《大孤》里的“晚来潮面乌如石,遥看知是长鱼脊”,陆放翁《即席》里的“长鱼腹腴羊臂臑,馋想久矣无秋毫”…
长鱼为什么能够受到从古至今人们的青睐?因为它不但是一种美味佳肴,还同时有着养气固脱,除湿健骨,补中益气的滋补功效。难怪淮扬一带,早就有着“小暑黄鳝赛人参”这一说的了。
除了具有药食两用功效,长鱼还具有一种神奇的“壮力”作用。我们淮安这一带宰杀长鱼时,大人都会鼓励十几岁的男孩子去喝新鲜的长鱼血,据说可以壮力气。虽然说来有点荒唐,但也有一点依据,清代医学家张璐写的《本经逢原》中提到的大力丸,就是将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碎成末,“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丸,每日服1两许,空腹酒送下。”而在《西游记》中,鳝鱼也被吴承恩描绘成一个大力士:“龙王又着鲅大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
淮安的鱼鲜,蟹肥,而鳝鱼更是是人所共知的肉质细腻,嫩滑鲜美品质上乘。《淮安府志》上也称:“淮安长鱼,肉嫩而性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里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
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古黄河为界,从淮安城市中间横穿而过,给这里带来了不冷不热的四季分明的温和气候。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骆马湖五湖滋润,大运河、古淮河、盐河、外运河四水穿城,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河,二河等等大小河流密布其中。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水草丰茂,物产富饶,稻田、沟溪、池塘、河渠等淤泥质水系遍布其中,所以这里有着鳝鱼优良独特的生长环境。“湖灌之水,其中多鳝”(山海经)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里自秦始则治县,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又是中国的“运河之都”,朝廷管理运河的最高机关“漕运总督府”就在淮安城内。历史上这里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南船北马”的交通枢纽,冠盖如林的达官贵人,“墙帆十里”的无比繁华催生了这个淮扬菜的摇篮。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孕育出全鳝席这样大手笔的菜肴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淮安的长鱼宴基本形成在五代时期,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清同治、光绪年间,这道菜已发展到了鼎盛。“同、光年间,淮安多名庖厨,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皆以鳝为之,多者可至数十品。盘也、碗也、碟也,所盛皆鳝也,而味各不同,谓之曰全鳝席。号称一百有八品者,则有纯以牛羊豕鸡鸭所为者合计之也。”这是清·徐珂《清稗类钞》里关于“全鳝席”的记载。
淮安著名的文史工作者叶占鳌先生在《淮扬名菜第一镇》一文里对于淮安“全鳝席”有以下这样一段描述:“久负盛名的'楚州长鱼席’诞生于河下古镇罗家桥巷头的'宴乐饭店’。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北盐商重镇河下宴乐饭店(旧址在罗家桥街东首)的厨师张恺认为;'仙有天罡地煞,菜有一百零八’,于是创制出名扬海内外的108样长鱼席。长鱼席通常分为八大碗、八小碗、十六个碟子、四个点心。每天一席,每席三十六样,可连续三天不同花样。单单一个长鱼席则囊括了所有的烹调技艺:烧、烩、炒、炸、熘、煸、炖、煮、煎、氽、炝、拌等等。”据说这桌子酒席每天开一席需要连开三天方可吃完。
像淮扬菜其它菜品的选料一样,长鱼宴对于什么菜品选用什么样的长鱼都有考究,甚至是不同的菜选用长鱼的部位也不尽相同。比如,软兜选用笔杆青长鱼的脊背,煨脐门则是用长鱼的肚子,炝虎尾是专门选用熟制后的长鱼尾部等等。除了选料,就是宰杀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开水淖,有的是活鱼击昏宰杀,有的直接用钉子把鳝头钉在木板上划切,其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全鳝席的菜品不同,菜的风格也就会大相径庭,软兜的诗意盎然,马鞍桥的粗粗犷荡气,煨脐门的小家碧玉,炝虎尾的冷艳霸道,蝴蝶片的双双蝶舞…
一条小小的长鱼在这里竟然能折腾出108道菜肴出来也是堪称极致。因而可以说全鳝席代表了淮扬菜系的一块高地。虽然现在制作完整的108道长鱼全席的菜馆可能很难找,但五彩缤纷的长鱼菜肴无时不刻不在淮安不同的菜馆以不同的配料、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造型、不同味道的菜式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难怪有人说,每一个淮安人的心里都有一道不同样的长鱼宴,喜欢那一道,喜欢什么味道的,可以自由选择,108道的长鱼,就是108种味道,足够你选择的了。
在新时代,以长鱼宴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地方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弘扬,2021年第四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诗情画意长鱼席”的特别展演获得的好评如潮。入围决赛的14件创意作品单单是名字就让人充满遐想:《水上桃花红欲燃》、《红灯十里帆樯满》、《韩信庙前枫叶秋》……
美食邂逅书画,长鱼融入诗情,这种新颖的形式完美诠释了“饮食文化”的内涵。也难怪,谁叫这里是西游记的诞生地,淮扬菜的故乡?








作者简介

周长荣  男,淮安市清江浦区人,1950年出生,2010年退休于第二人民医院。现于市老年大学习,爱好诗词文学,古典诗词常见于《一品梅诗刊》《淮海诗苑》等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