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解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

 小君8203 2023-03-23 发布于江西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及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正在逐年增加,有必要加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以促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减少复发。


因此,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起并组织专家撰写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本指南将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疾病评估、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其他干预、疾病管理与自我管理这8个方面进行阐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年龄≥65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流行病学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评估

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等情况;
近期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用药史等情况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
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
采用Lawton IADLz指数量表

3.跌 倒 风 险 评 估
可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

4.认知功能评估
常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5.心理状态评估
可 采 用 焦 虑 自 评 量 表、抑郁自评量表、患 者 健 康 问 卷-9项量表。

6.睡眠障碍评估
可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主观睡眠评定。患者可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自我评估。

7.吞咽功能评估
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来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8.共病评估
近90%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存在共病问题,且主要疾病的风险随着共病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共病越多则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越差
程度较重的共病不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

脑卒中危险因素评估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干预后可以明确获益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糖尿病....

可能存在潜在获益的危险因素
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凝状态、偏头痛

病程分期和脑卒中复发的识别

1.病程分期

急性期
一般是指发病后2周内,重者可达1个月,此期病情不稳定,以抢救生命、稳定病情为主,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恢复期
一般是指发病后2周~6个月,此期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是功能康复的重要时期,需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功能。

后遗症期
是指发病后6个月以上,此期病情康复速度转为缓慢,但仍需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

2.脑卒中发作的识别
BEFAST试验
中风1-2-0

并发症的评估

1.卒中后癫痫
PSE是指患者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脑卒中后发生的癫痫,并排除了其他脑病及代谢性疾病所致。

2.肺部感染
脑卒中患者因吞咽障碍、瘫痪、长时间卧床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3.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时长期卧床可能出现DVT,DVT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引起患肢肿胀、溃疡和坏疽,甚至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

4.压疮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长期瘫痪卧床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选用华西医科大学评估表(WCUMS)能较好预测压疮易患人群。

5.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PSCI在卒中后6个月以内开始,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同时有多种血管性脑损伤病理学或影像学表现;部分患者可在卒中前即有轻度认知障碍。需要至少评估注意/执行功能、记忆、语言和视空间功能等4个核心认知域。可使用MMSE和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

6.卒中后抑郁
PSD是指与卒中事件明确相关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可使用PHQ-9和SDS进行评估。

中医病机辨识

1.辨气虚有无
气虚常见表现为面白气短、精神不振、自汗等,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2.辨阴虚有无
阴虚常见表现为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

3.辨痰湿有无
痰湿常见表现为体胖、口中黏腻、痰多、易困倦,舌胖苔厚,脉滑。

4.辨血瘀有无
血瘀常见表现为面色暗、唇甲青紫,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涩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临床表现、如何识别脑卒中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个体化治疗目标、生活方式干预、各种治疗手段的特点、临床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等。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压力管理、睡眠管理、社会关系和远离不良习惯等危险因素。

 心理干预


图片

 药物干预


图片

 中医其他干预手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疾病管理与自我管理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患者及家属参与,鼓励患者自我表达与自我分析,主动与管理人员沟通,参与疾病管理全过程,鼓励形成医院-社区-家庭康复闭环管理模式。

参考资料: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14(6):382-392.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22.06.006.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