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钱币母钱特征暨铸币工艺浅谈(一)

 拾泉老人 2023-03-23 发布于上海

目前在古币收藏市场出现诸多的所谓唐宋时期铸币母钱,形态版别良莠不齐,其中因唐代钱币大都精良,市场中所谓的唐母少些,而宋母则甚多,各版别母钱满天飞。想了解唐宋母钱真相,必须先了解当时的铸币工艺,这里咱们简单探讨一下。

历史文献中对古代铸钱有详细记载的应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冶铸》,其中《铸钱》一章如此描述:“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宽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用松香与清油熏模,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重点是母钱在覆转过程中,由自身重力尽落后匡之上,这是标准的翻砂法,特出了“翻”,这也对母钱的工艺特点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能自动脱模。

下图清钱母钱的拔模特点更能形象比较:

(此图来自网络)

图片
图片
唐宋钱币中稀见有如此特征的钱母,主要原因是唐宋铸币工艺不是传统意义的翻砂法,也不是秦汉时期硬质范的硬型范铸法,而是介于硬型范铸和翻砂之间的印范法铸币。唐朝的雕版印刷术,北宗庆历年间毕昇发展、完善的活字印刷术,都为这种铸币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想完整了解整个唐宋铸币过程,先看下古代曰本的铸币法,因为日本的铸币工艺是奈良时期从唐朝传入的,至江户末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工艺流传。
日本享保十三年(1728年)《石卷铸钱场作业工程绘图》和大正二年(1913年)《铸货图录》描绘了江户时期的铸币工艺情况,铸造宽永、天保铜钱时,在每一框范土放入压平后,依次放入“母钱”和直浇道,然后用人力去踩踏,以压制出钱腔,在取出“母钱”后,在刻制出斜浇道,每面范框印制一面钱腔,然后两面范框相合进行浇铸,这就是典型的一种印范工艺。对比我国明代《天工开物》标准翻砂法的操作,工艺上存在明显缺“翻”的区别。《铸货图录》还记载了当时采用的介质是混合了木炭末的粘土,既然是粘土,必定是软质范了。
宋代周遵道《豹隐纪谈》所记载的宋代铸钱数量是一版64枚,这对传统意义上的旋转式翻砂铸币法来讲,操作不是那么容易的。另外唐宋钱币文字纤细,字口清晰,特别是徽宗瘦金体铜钱,基本不存在拔模斜度。因此唐宋铸币不可能是《天工开物》所记载的传统意义的翻砂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日本奈良为中心的飞鸟池遗迹、平城京古迹、大阪难波宫细工谷遗址、奈良柏木町遗址相继出土富本钱、和同开珎、神功开宝等曰本早期钱币及钱范,这类钱币从形质、大小和重量都很大程度和唐朝的开元通宝相似,且判定其铸造年代始于7世纪后半期,平城京古迹发现的和同开珎陶范既有阳文母范,又有阴文子范。对应唐代同时期,相当于初唐和中唐时期,钱币形制完全模仿唐代开元通宝,这对唐代铸币工艺的探讨有借鉴意义。
《中国钱币》发表了曾敬仪的《湖南望城出土“开元通宝”残陶范》一文,1992年湖南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唐代长沙铜官窑窑址出土的开元通宝陶质子范残件,质地细密坚硬,断面灰白色,范残长3.85厘米,半边圆柱形,直径2.9厘米,半边周长4.6厘米,半圆柱外部左右两侧各有宽0.2厘米、深0.15厘米、长1.3厘米的凹槽,是作捆缚固定钱范之用。陶范上方有喇叭形浇铸口,铸口下接流槽,槽长约0.5厘米,宽约0.25厘米,槽口下方为一反书阴文八分体开元通宝钱模面范,形制风格应为中晚唐开元通宝小平钱范。该文称此范填补了唐代无钱范的空白。(本人浅识认为这应该是加入木炭末的高岭土制作的软泥范经铜液的反复浇铸,随着温度升高而硬结形成类似陶范的残件)
图片

这枚“开元通宝”钱陶范如今在湖南长沙中国历代钱币展览馆展出。

既然是印范法,那制范的材料必须是细腻可塑的软性物质,关键还能耐高温,铜的溶点是1080℃左右,一般材料可经受不了如此高温,那会是什么材质呢?在唐宋时期,制瓷业相当发达,唐白瓷的细腻用手触摸犹如婴之肌肤,宋代五大名窑也是世界知名。会不会钱范的制作材料是制瓷用的高岭土呢,答案是肯定的。

(下图是唐代邢窑白瓷玉碧底和宋代湘湖窑白瓷盏及宋代民窑谷仓罐,瓷土淘洗精细,胎质细腻光滑)

图片
图片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制瓷业在淘洗瓷土的工艺上相当精致,同样的工艺用在铸币制范上是完全可能的。

据《乾道临安志》载:大唐宝兴铸钱监在龙山相近,〈吴郡图经〉日`每岁官取长洲县白缮土为钱塘铸钱监用,今藉田园,乃古基也,旁有长生水池,大中祥符九年五月戊申,江淮两浙发运使李浦言,饶池江杭四洲钱监每岁共铸钱一百二十万贯,用铜四百五十三万斤,今废。’据此可知,唐代杭州曾设立了宝兴监,并一直沿用至北宋初年,而最为重要的是,文中提到了长洲县所产的白缮土与铸钱的关系。

《绍定吴郡志》载:“白磰出阳山,凿山为坑深数十百丈始得。”据《中国主要类形制瓷高岭土的特征》一文介绍,苏州阳山地区正是我国主要的高岭土产地之一,显而易见,所谓的白磰土正是制作瓷器用的高岭土。

《乾道临安志》中,提及的铸钱材料白磰土应该是当时铸币采用的主要耗料。在《绍定吴郡志》描述苏州出产的高岭土“初如烂泥,见风渐坚,腻滑精细,它处无比者”,说明这种土颗粒细腻,极为适合印制钱型,制作铸钱模具。

制瓷的软泥制作钱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而翻砂法是一炉铸完必须重新翻砂一次。因为瓷的烧制成形温度是1400℃,而铜的溶点在1080℃左右,软泥范由于有多处浇铸口,整体泥范多处受千度高温,使钱范铸币腔表面硬结,即利于钱币脱模,又因瓷土性质的天然粘性,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这也大大提高了唐宋时期的铸币效率,满足巨量铸币的要求。软泥范破损无法再用时,将其敲碎扔进淘制泥土的池中,除了非常坚硬的陶瓷化了的少数小硬块外,一般都能回土重新多次使用。(那块湖南望城出土的“开元通宝”残陶范,也许是此工艺泥范中没有完全敲碎而保留下来的一小块)

由于铸币使用软泥范,在印模和浇铸铜水时会因工匠手法和泥范收缩戓膨胀铸造出各种变形币,有点类似于瓷器变形。

图片

(图上为变形的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

图片
图片

(上图铸造变形的南宋建炎通宝和北宋元丰通宝、政和通宝等)

工匠在放置和取出印模用的“模具母体”时,会因失误造成次品币,下图是唐代开元通宝和宋代熙宁元宝,在放置或取模时力量过大,将软泥范的一边深压,造成这边的铜水过厚。

图片
图片

也许会有人质疑,翻砂法在旋转过程中也会造成类似的残币,那请看看下图的移范和叠字。

移范:

图片
图片
图片
唐代开元​通宝和北宋绍圣元宝、元丰通宝,背面移范处可见钱币间隔排列非常接近。宋代周遵道《豹隐纪谈》所记载的宋代铸钱数量是一版64枚,所见移范中边缘的间隔正好说明钱模的排列非常紧密,这在翻砂工艺中是决对做不到如此细小间隔的。
叠字:
图片
图片
​开元通宝叠字和崇宁重宝叠字,是由于第一次打制印范不到位,进行二次打制印范时叠加造成的。也许会有人讲翻砂也会叠字,那必须抬着砂形框反复旋转,掉落翻砂母钱,发现不完整的砂坑再放入母钱,重新压制再旋转让母钱自然掉落,要知道一版是64枚排列,这样翻砂铸币容易造成整版破损,会被钱监官员打烂屁股的。
再看看下面这枚背雨丝纹的崇宁重宝,是由于钱范反复使用造成不平整重新修范的痕迹。
图片

正隆元宝叠铸和背雨丝纹,体现金代铸币和宋朝铸币工艺一样,也经过修范和二次压模。
图片
图片
在收集铸币资料过程中还发现一枚更加有趣的北宋钱币,请看下图:
图片
图片
北宋至道元宝草书版,道字变成竖立着的隶书至字,是因为隶书至的铸钱残片剥落掉在了草书的钱范里。这如果是翻砂法肯定会随着翻砂流程中母钱的脱落而一起掉落,但在软泥范中由于高岭土粘性,此残片能够保留而随着铜液的浇铸,铸造出这枚趣味币。
1999年8月山西长治市南街炉坊巷旧房改造建筑工地发现大量唐代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很多是未流通还带有浇铸口的,其中还找出一枚乾封泉宝。后经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大批唐朝古钱币得以重现于世。在遗址上还发掘出了炉坑,燃烧后的煤灰、化铁熔铜的坩埚、铁质工具。现场还有石基、石杵、石臼,石杵形制圆锥,上平下圆,上方有孔可以插入木柄,圆锥直径19厘米,重约5公斤。石臼型制有高耸型和扁平型两种,另外在距铸钱炉坑不远的地方,堆积了大量浅黄色颗粒极细的土。据《通典·食货》、《新唐书·食货志》载:唐朝天宝年间(742年一756年)全国共有199炉铸钱,绛州(今山西新绛)30炉,此处应该是唐代绛州30炉之一的铸钱坊,然而在此坊中却没有发现铸钱所用的模具。(后文会有介绍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