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很多人都觉得儿女双全是最幸福的。毕竟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太孤单,没有陪伴。 两个儿子的家庭,总会听到“两个建设银行,要苦喽”的调侃,毕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从男孩出生那一刻起,家长就得为他以后买房娶媳妇而操心。 有两个女儿的家庭,又会面临“断了香火”的闲话,甚至有的家庭为了争一口气,产生了拼三胎,生男娃的念头。 但是,儿女双全就真的好吗?也许很多儿女双全的家庭,需要到20年、30年之后才体会到家庭结构带来的现实问题。 其实,人老了才发现,儿女双全的父母才是最难的,大多要面临2个难题。 一、难以一碗水端平,子女心生嫌隙 儿女双全的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个玩伴相互陪伴成长,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乐趣,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幸福。 但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难免一碗水端不平,这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 受中国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对待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在小时候的教育上就有所体现了,而在长大后家庭财产分配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因为儿子长大后能够为家族延续发展,而女儿是要嫁出去的,父母无形中就会更倾向于注重儿子的培养,为儿子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机会,比如房子、车子必须为儿子准备好,甚至娶媳妇的一系列开销,也会提前为儿子谋划准备。 对于女儿,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当然会兼顾,如果资源不够充分的家庭,女儿顶多陪一点嫁妆就可以了。 许多家庭这种“不平等”的财产分配方式,在父母老了之后,面临养老的问题时,问题就会显现。 可能有些儿子会主动提出轮流养老,让女儿承担相同的义务,甚至还会有缺乏孝心的儿子完全不管父母,全然甩给自己的姐妹,他们觉得即使姐妹们没有分到房产和财产,但毕竟父母辛苦将她们养大,理所应当照顾父母。 这难免会让女儿们感到不满和寒心,一方面孩子之间会心生嫌隙,另一方面也会让女儿埋怨起父母当初的“偏心”。 因此,父母对待儿女的不同态度,很有可能会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带来困扰。 二、又当婆婆又当妈,两头都要照顾 儿女双全的父母,在儿子成家之后,又会遇到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平衡对儿媳和女儿的关心和支持,又当婆婆又当妈的老人,无疑是最辛苦的。 这种身兼数职的角色不仅会让父母身心疲惫,也会引起家庭矛盾,如婆媳关系、母女关系等问题,都考验着老人的耐心和智慧。 一方面,如果儿子已婚,女儿还未出嫁的情况下,对于家中的新成员儿媳妇,婆婆势必要多加关心和照顾,希望她能够和儿子恩爱相处,照顾好家庭,把小日子过好。 同时,婆婆也会依旧关心自己的女儿,给予女儿足够的爱。但是也会担心过分照顾自己的女儿会引起儿媳的不满,导致家庭矛盾。 另一方面,如果女儿也出嫁了,父母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难题。他们不再和女儿的朝夕相处,会感到孤独和失落,因此就可能会对儿媳抱有更多期望,以弥补女儿出嫁带来的情感空缺,但又会面临儿媳毕竟不是亲生闺女的心理落差。 尤其在对待父母的态度方面,他们会意识到,儿媳并不是自己的女儿,她们有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不能期望儿媳对自己承担太多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父母也必须考虑如何保持与出嫁女儿的亲密关系,关心女儿的婚后生活。这样做,也是为了给自己日后的养老留好后路,毕竟现在社会,父母生病后,贴身照顾的大多是女儿而不是儿媳。 总之,儿女双全的老人,老了之后又当婆婆又当妈,在维护家庭和睦的同时,需要平衡对待儿媳和女儿,以确保家庭关系的稳定和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留好退路。 结语: 儿女双全,确实组成了“好”字,也是我们许多家庭最想要的。但在老了之后,儿女双全的父母难免会面临以上两个难题。 因此,明智的父母会提前做好准备,注重对子女的引导和教育,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让老年的自己陷入两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