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以吃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吗?

 医学abeycd 2023-03-23 发布于湖北

目前正处于流感高发季,或许今天孩子放学后还兴高采烈告诉你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明天却被告知班级一半同学因流感而请假,其中包括昨晚谈论的同学。

家长可能会担忧,我孩子还没打上流感疫苗、或者才刚接种不足2周,会不会也“中招”?有没有方法能紧急预防一下呢?听说奥司他韦能治疗流感,需要为孩子备一点吗?

预防流感,需要家里囤点奥司他韦吗?

奥司他韦是被证实能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在我国和美、英等国家还被批准作为流感的一种化学预防手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始终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首选,运用奥司他韦等化学预防手段并不能替代流感疫苗接种。

而且,在健康儿童中,流感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此,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即使有可能接触到确诊为流感病人的情况下,也不推荐常规用奥司他韦来进行预防

那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吃奥司他韦来预防呢?

其实也不是,不常规推荐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能吃。但在流感高发时,奥司他韦有没有必要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大剂量往往需要由医生根据孩子这些情况判断:

  • 发生严重流感的风险

  • 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 疫苗接种情况

  • 与流感病人的接触情况及持续时间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综合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及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可能性等,只有在权衡利弊后才能给出用药的个体化建议。

所以,奥司他韦有没有必要吃应该由专业医生判断后给出,通过各种渠道囤奥司他韦,甚至私自给孩子用药是万万不可的。

哪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吃奥司他韦来预防?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暴露后预防,以流感为例,流感的暴露后预防主要是针对有接触到确诊为流感或疑似流感的高危病人时采取的预防措施。

对于哪些人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来进行流感暴露后预防,美国儿科学会(AAP)、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及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建议的目标人群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是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接种后2周内),但却密切接触了处于传染期的流感病人,且有重症流感风险或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者。

对于哪些潜在目标人群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以下是AAP的建议:

  • 与确诊或疑似流感传染期内(从出现症状的前1天到发热结束后24小时)的病人密切接触过;

  • 具有发生重症流感或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如5岁以下孩子,特别是2岁以内,或者伴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孩子),而且在流感暴发流行时未接种疫苗或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周内;

  • 2岁以内有发生重症流感或并发症高危因素的孩子,如果未接种流感疫苗,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者医务人员可以进行药物预防;

  • 在封闭机构环境中居住有较高风险发生严重或伴并发症的流感的儿童时,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工作人员和孩子可通过药物预防来控制流感暴发;

  • 当实际的流感病毒株与季节性流感疫苗株不匹配、或疫苗效果不佳时(根据美国CDC和当地卫生部门的数据),高风险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和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化学预防。

因此,如果临床医生经过专业的判断,确实存在用药指征时,可以在与流感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48小时内口服奥司他韦。

但是,6个月以内孩子,感染流感病毒后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更高,在怀疑流感时应第一时间去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另外,3个月以内孩子应用奥司他韦目前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数据,所以不建议常规给孩子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

预防流感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毋庸置疑是预防流感最有利的武器,有必要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去预防。除此之外,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病人等这些预防措施也不可或缺。如果孩子出现流感或类似流感症状,则需要及时隔离,尽量在家休息,而不是继续去到学校或者幼儿园。

参考文献

1.UpToDate:儿童季节性流感-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预防和治疗

2.AAP: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Control of Influenza in Children, 2019–2020

3.PHE:PHE guidance on use of antiviral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seasonal influenza. Version 9.1, January 2019

4.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19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