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背诵:11.报任安书

 昵称503199 2023-03-23 发布于湖北

语文小灶 2022-11-20 00:34 发表于广东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李陵之祸: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和李陵去攻打匈奴,在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因此大发雷霆。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不当”,但他不满朝廷众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于是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挡匈奴之功,没想到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是在为李陵辩护,因此司马迁被判入狱,惨遭宫刑。

“百家讲坛”王立群:整个《报任安书》就写了一个字,耻辱的“辱”。这一个“辱”字贯穿全文,作者着重写了三点。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为什么受到宫刑。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这场奇耻大辱之后,内心痛苦。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为什么受了这么个奇耻大辱,自己能够忍下来,坚持活下来,为什么?

一、课文原文标注

1.写一写:原文标亮色部分为易错字,注意加强书写。可以在易错本子上一笔一划对着书写5遍,强化记忆。

①记住生僻难写字;②区分同义异形字;③区分同音异义字;④区分形近异义字;⑤留心语句顺序;⑥留意具体语境;⑦留意句中通假字;⑧注意不遗漏虚词。

图片

图片

图片

2.记一记:批注为翻译或者相关内容阐释,边理解边背诵,疏通理顺文句内容,注意文言重点字词理解和掌握。

(1)附重点字词积累,画曲线的为特殊句式,请注意加以判断。(答案参照书本注释)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焉。文王《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     ),故述(     )往事、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     )不可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

于无能之网罗天下放旧闻,(     )行事终始其成败兴坏之,上计轩辕,下至于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天人之古今之一家之言。草创遭此祸,其不成,是以就极(     )刑而无愠色(     )。仆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前辱之虽万被戮,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参考答案】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磨灭),不可(尽)记,(只有)倜傥(豪迈不受拘束)非常(不同寻常)之人(被称道)焉。(句首发语词)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被放逐),乃(创作)《离骚》;左丘失明,(才)有《国语》;孙子膑脚(被膑脚),《兵法》修列(著述);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被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内心抑郁不舒畅),不得通(实现)其(主张),(所以)(追述)往事、(期望)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究)不可(被任用),退(退隐)(表承接)论书策(著书立说),(来)(抒发)其愤,(想)(使……流传)空文(用来)自(通“现”,表现)。

古代拥有财富、地位尊贵而姓名已被磨灭的人,数也数不尽,只有卓异超群、洒脱不拘的特殊人物才能被后世称道(名扬后世)。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在困窘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才写出了《国语》;孙子被砍去膝盖骨,就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谪到蜀地,才在世上流传《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多篇,也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郁愤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内心抑郁不舒畅,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才记述以往的史事,期望将来有理解他们的人。就像左丘明眼睛失明,孙子被砍掉膝盖骨,终归不被当权者重用,(于是他们就)回家著书立说,用来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想使自己的著作留传后世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志趣。

段意:效法古人忍辱负重,退而论书。

(私下)不(谦逊),(近来)自(依托)于无能之(文辞),网罗(搜集)天下放(散落)旧闻,(大略)(考证)其行事(事迹),(综合)其终始(前后始末),(考察)其成败兴坏之(历史记录),上计轩辕,下至于(现在),(创作)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探究)天人之(关系),(通晓)古今(的)(变化),(成就)一家之言。草创(起草稿)未(完成),(适逢)遭此祸,(痛惜)其不成,是以(因此)(承受)(严酷的)刑而无(生气)(脸色)。仆(确实)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补偿)前辱之(通“债”),(即使)(多次)被戮,(难道)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我私下里不自量力,近年来,寄托于自己粗劣的文笔,搜集天下散乱失传的史籍文献,大体考证前人的所作所为,统观事情的始末,考察他们成功失败振兴衰亡的规律。上起黄帝轩辕,下至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凭借此来探究天地自然与人类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一家的学说。此书刚刚起草,尚未完成,适逢遭遇这场灾祸,我十分痛惜书还没写成,因此接受最残酷的宫刑也没有露出怨怒的脸色。我现在真的已经写完了这本书,我打算把它珍藏到名山之中,传给志同道合之人,以至广泛流传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这样我就补偿了以前下狱受刑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然而我这番苦心,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难以对一般人说啊。

段意: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的著书的宗旨和意愿。

(2)文章架构

《报任安书》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列举为后世所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的事迹。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

第五段:书信结尾,再次倾诉自己的愤懑的心情。

图片

图片

(本思维导图为他人创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易错字挖空训练

古者富贵而名(     )灭,不可胜记,唯(     )(     )非常之人称(     )。(     )文王(     )而演《周易》;仲尼(     )而作《春秋》;屈原放(     ),(     )赋《离骚》;左丘失明,(     )有《国语》;孙子(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     ),世传《吕览》;韩非(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圣贤发(     )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     )结,不得(     )其道,故(     )往事、思来者。乃如左(     )无目,孙子(     )足,(     )不可用,退而论书(     ),以(     )其愤,思(     )空文以自(     )。

仆(     )不(     ),近自托于无能之(     ),网罗天下放(     )旧闻,(     )考其行事,(     )其终始,(     )其成败兴坏之(     ),上计(     )(     ),下至于(     ),为十表,本(     )十二,书八(     ),世家三十,列(     )七十,(     )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草创未就,会(     )此祸,(     )其不成,是以就(     )刑而无(     )色。(     )诚以著此书,(     )之名山,传之其人,通(     )大都,则仆(     )前辱之(     ),虽万被(     ),岂有悔哉!然此可为(     )者道,难为(     )人言也! 

三、情景式默写训练

【真题再现】新加入全国卷,尚未考查。

【考题演练】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屈原的例子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人生失意,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透露自己忍辱负重坚持完成《史记》是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书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自己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6.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提到自己编撰的这本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报任安书(节选)》中,概括《史记》记载的年代起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提到自己编撰的这本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报任书(节选)》中,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报任安书(节选)》中,指出古往今来富贵之人湮灭在人世间的人不计其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真题再现】无

【考题演练】

1.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2.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3.《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5.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6.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7.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8.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9.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四、文化常识

1.足下:对人的敬称。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2.缧绁:泛指束缚侵犯的刑具。缧,大绳。绁,小绳。

3.臧获:泛指奴隶。男奴为臧,女奴为获。

4.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位在丞相上,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汉宣帝时期把太史公降为太史令,太史令的职权也大大削弱,仅仅行文书而已。

补充古时敬称

1.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

2.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3.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5.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6.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对帝王的敬称。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殿下: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

7.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8.麾下:对将军的敬称。

9.节下:对使节称

10.卿或爱卿:君对臣的敬称

11.阁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12.《周易》:即《易经》,传统经典著作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13.《春秋》:“五经”之一,儒家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的历史。

14.《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5.《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鲁悼公前后约 500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