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文化与赏石文化的一些关联性

 贰哥奇石 2023-03-24 发布于河南

道教七宝中其中“石”是七宝之一。道教七宝是指在道家信仰中被认为最有价值的七种物品,它们分别是:道经,指的是《道德经》等道教经典。炉,指的是炼丹用的炉具。,指的是道士所使用的符剑。石,指的是道教石钟乳洞等的灵石和石器。药,指的是道家炼丹术制作的药材和药丸。符,指的是符咒和符箓。坛,指的是神坛和供品。如果按照另一种说法,道教七宝中的五宝都与石头有关。 另一种说法七宝为水银,黄金,美玉,水晶,朱砂,球璨,珊瑚。其中“美玉,水晶,朱砂,球璨,珊瑚”都与石头有关。道教炼制丹药,就是用以上七宝做材料。“精是水银,血是黄金,黑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球璨,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

不仅道教的丹药是用灵石炼就,就是道教的法器也离不开奇石、玉石、灵石。道教法器通常包括符箓、法器、灵符、符杖等多种类型,其中一些法器是由奇石或玉石雕刻而成的。比如,道教中的蟠桃、仙丹等神仙食品就是由奇石或玉石雕刻而成的。此外,还有一些道士会使用奇石制作符咒,用于增强他们的神力和行为。道教法器和奇石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石是被认为具有灵性和神秘能量的自然物品,而道教则是崇尚自然与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哲学体系。道教法器和奇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表现了人们对于神秘、自然力量的追求和崇拜。

道教的“道德经”不仅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杰出的哲学经典。在这部经典中一些思想文化也阐释了天地万物之间的关联和各种文化之的联系。《道德经》中有许多关于自然、人性和道德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解释奇石相关的知识。以下是几个例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章)。这句话意味着宇宙中一切万物都源于同一个根本,也代表着奇石中所展现的形态和纹理都有其共同的基础。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六章)。奇石具有自身的内在美,自然而然地吸引人们观赏。奇石本身是刚强的,但是我们在欣赏奇石时经常提到圆润、温润等词汇。在奇石、美石上体现了刚强与柔弱的统一。这也暗示了珍贵奇石的价值不仅仅于外表的坚硬强韧,更在于其内在的温润柔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二章)。奇石之美与众不同,并非只是因为它的形态和纹理,更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大自然的美。只有通过真实感受,才能真正领会奇石之美。天然之美也并不是谁都能理解和领会的,天然之美是独特的,奇石之美更是堪称奇特。

这些哲学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奇石所代表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自然中的万物。

道教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喜欢赏石的人物,比如张道陵和贾似道。

张道陵是道家的创始人之一,他喜欢收集奇石,民间也有关于他喜爱奇石的的传说。

张道陵是唐朝时期著名的道士,他在道教修行中非常注重石头的作用,被誉为“石药王”。据传说,他曾在华山山脉中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长有八个角,形如梅花,色泽鲜艳。他认为这块石头具有极大的法力,可以护佑人民,因此将它带回自己的洞府,每天都会向它虔诚祈祷。

不久之后,张道陵又在陕西省定边县的昆仑山中发现了另一块奇石,这块石头则形如龟背。他认为这块石头同样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邪避灾,于是也将它带回洞府,供奉起来。

这两块奇石后来被传为道家的宝物,被称为“梅花石”和“龟背石”,传说它们可以为人避邪驱灾,保佑平安。今天,这两块石头已经成为了道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在全国各地的道观中均有供奉。

另一个历史上著名的道士贾似道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医学家,他喜欢收集奇石,并在其所著的《实用方论》中有关于奇石的记述和用途。

总的来说,道教文化与奇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赏石人在作品创作上以及赏石理论上深刻理解道教文化和奇石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