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懒惰是思考的懒惰,要学会7种深度思考方式

 成中行 2023-03-24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儒雅Family

经典电影《教父》有一句影响了很多人的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这里的“看透事物的本质”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而要形成这种“看透本质”的能力,则需要长期的思考力尤其是深度思考能力。

美团创始人王兴也曾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这句话直接道出了限制很多人发展的真正原因,即思考能力的弱化、深度思考能力的欠缺。

日常学习,往往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知其然”,第二境界为“知其所以然”,第三境界则为“知其必然”。处于第一境界的人,是普通人,仅仅知道结果;处于第二境界的人,是聪明人,不但知道结果,还知道发生的原因;处于第三境界的人,是高明人,不仅知道结果,知道如何发生,还知道如何预防(预测)。要想达到“第二境界、第三境界”,就需要深度思考能力。

文章图片2

一、什么是深度思考

(一)思考的概念。

《思考的艺术》一书中给思考的定义为:思考是任何有助于明确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者满足求知欲的心理活动;思考是对答案的探索,对意义的寻求;思考过程包括大量的心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有细致的观察、记忆、琢磨、想象、调查、解释、评价和判断。

我们日常写作文往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就属于典型的思考;我们做完实验之后撰写实验报告,也属于在实践之后的思考;我们下发试卷后进行核对答案,并进行二次作答,也属于思考。

(二)深度思考的概念

所谓深度思考,就是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或事物运行的逻辑。获取的事物本质或运营逻辑越准、越多或越快,深度思考能力越强。

有人认为,只要够专注,够努力,思考就一定够深度。但事实是,越接近事物本质或运行逻辑的则思考越有深度。有些人,每天苦思冥想,但始终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甚至出现方向性错误,不能接近事物本质,这种所谓的思考只能是零。有些人,眼光毒辣,总能一眼直击本质,哪怕再懒散,其深度思考能力也是顶尖水平。

深度思考一般有两个维度:全面性和深刻性。全面性是指对问题的思考要包含多个角度,包括正面反面,过去、现在、未来等各个维度。而深刻性是指对问题的剖析要深入本质,而不能浮于表面。

文章图片3

二、当前缺乏深度思考的原因

(一)思维定式的固化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将人类的思考模式拆分为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快思考是依赖直觉、无意识的思考系统,其特点是出自本能、反应快,但经常出错;慢思考则是需要我们主动控制、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其特点是出于理性、速度慢,但思考质量、决策质量都更高。这里的“快思考”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是面对问题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浅层的缺乏深度的。

(二)习惯于否定式思维

当一个人拥有一种观点之后,一旦听到与自己观点不符的说法,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接纳,而是反驳。这种思维在心理学上叫“习惯性防卫”,即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受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真相是什么或这个挑战是否合理,而是立即习惯性认为:他竟然敢和我的观点不一样,跟他干!从而立即开始反驳。

(三)习惯于情绪化思考

面对一个问题或困难,很多人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尤其是面对一些煽动性的语言或氛围,很容易深陷其中,被情绪支配,进而丧失思考能力,忘记了动脑,忘记了理性,忘记了科学与逻辑。

(四)大脑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有对专注力的危害。碎片化信息尤其是手机短视频,会引导学生注意力分散,让学生逐步丧失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一点的能力。

人类行为学专家克利福德.纳斯说:“数字化时代,人们不断在网络上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注意力长期分散的人,无法维持长久的工作记忆。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

事实上,一旦大脑习惯于随时分心,那即使在你想要专注时也很难做到。因为你的大脑已经被编排成低效的“处理器”了。

文章图片4

三、深度学习的方法

(一)讲究思考的逻辑性

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逻辑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要努力学会以下逻辑思维方式: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法,因果思维法,递推法,逆向思维法等。

(二)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我们看一下飞机的发明过程。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想飞的梦想,在飞机发明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要想飞起来必须得有翅膀,所以飞翔的本质是“有翅膀”。直到有一天,有的人发现了“翱翔”的本质,根本不是有翅膀,而是因为利用翅膀去借助气流的力量,飞行原理是:物体在快速前行的时候,即流体的流速越大,其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其压强越大。而飞机的机翼做成的形状,可以使通过它机翼下方的流速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了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即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就有了一个升力,于是人类发明了飞机。

这就是本质,当人类真正看穿飞行的本质的时候,才能真正地飞起来。

(三) 运用循环学习法实现螺旋式上升

所谓循环学习法,包括五个步骤:听讲——练习——经验——规律——体系,之后再听讲、练习、经验、规律,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会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深度学习过程。

(四)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如果把人的脑子比喻为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会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脑子里是空白的,学一点知识就是往脑子里装入一点智慧,这个阶段进步会非常快。

第二阶段,由于一直往脑子里装入东西,当东西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非常混乱,点点滴滴的知识随处摆放,导致相互影响,一旦想运用某种知识,反而无法找到与使用,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形成一个瓶颈,成绩不进反退。

第三阶段,对于脑中的杂乱知识,进行系统地整合梳理,每一个知识按照类型,摆放到该摆放的位置,一旦运用时就会随手拈来,这个阶段成绩会突飞猛进。

这里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属于典型的深度思考。

(五)通过思维碰撞激发灵感

一个人再冥思苦想,所思考的东西依然是有限的的,属于闭门造车。这种时候,就需要“头脑风暴”,需要“智慧共享”。比如,针对一个小的专题,多人提前深度思考,在每个人都深度思考基础上,进行思维碰撞,通过讨论乃至辩论,形成更加完善的成果。

(六)采用“5WHY”刻意追问

5WHY,即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这种方式就是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问题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当然,也不一定就是5个,可能是2个,也可能是10。

举一个例子。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于是立马跑到马场去选马配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却没有立马往马场跑,而是接着往下问。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客户:“因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客户:“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到达目的地。”

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马的真正用意是?”

客户:“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客户真正需求,于是,福特并没有往马场跑去,而是选择了制造汽车。这种追问就属于典型的深度思考,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七)刻意思考

我们常说“刻意训练”,就是通过不断地重复训练,不断得到反馈,进而不断取得进步。基于此,我们提出“刻意思考”,就是针对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多次重复思考,时时刻刻思考,在思考中逐步深入,在深入中继续思考,直到发现规律或找到本质。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