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4日 是第28个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关于结核病, 你了解多少? 结核病又被称为“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引发肺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二位。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今年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结核病可以发生在除头发和指甲外的任何器官,其中80%以上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肺结核病人如果诊疗不及时,肺部病变会反复恶化和播散,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出现咳嗽、咳痰两周及以上或痰中带血,还伴有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状况,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肺结核病人若不规范治疗,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并戴好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编辑 / 黄骞文 资料 / 沪小康 中国疾控动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