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源:包图网授权 《黄帝内经》提出“天人相应”的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春季相对比较特别,因闰二月初春雨水较少,空气比较干燥。 最近的久旱逢甘雨,正是给孩子调补的关键节点,若家长稍不注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害。 家长可能会问,“干旱”了这么久,来场及时雨,怎么会给孩子带来危害?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并给出相应的做法帮家长顾护孩子。 1 久旱逢雨,宜变更调补方向 举个例子,久旱的土地突遇降雨,雨水不仅无法沁润进土地,反而会很快流失掉,从而引发泥石流等旱涝灾害。 前段时间针对天气干燥的情况,我推荐了很多润燥的食疗方,在这场“及时雨”后,气温骤降、湿度骤升,这时若依旧一味地给孩子滋阴润燥,一旦滋补过度,孩子的身体就有可能像“涝灾”一样出现湿邪过盛的情况,导致出现腹泻、鼻炎加剧、感冒等症状。 所以,近期家长要更加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视情况做好调补方向的变更。 2 祛湿应循序渐进 家长可以在用“10秒判消化”查看孩子是否有积食症状的同时,看看是否有湿气症状,若出现舌苔发白、口气大、大便不成形等湿气症状,我们就要给孩子做好祛湿的工作了。 我的建议是:不要一下子就用力度很大的食药材或食疗方,可以循序渐进,给孩子慢慢调补。 中医认为,人体在健康的时候会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由于孩子的体质是“稚阴稚阳”,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弱,如果给孩子使用力度很大的食疗方,反而会破坏孩子体内的阴阳平衡,损伤孩子的阳气。 在孩子的体质与环境的变换这两个条件下,这段时间想给孩子祛湿,我推荐早餐喝粥。我在之前的推文中讲过,早餐喝粥比较温和且容易消化,可以在粥中加上茯苓、扁豆做一道茯苓扁豆粥(食疗方见文末,下同),能有健脾祛湿之功效,适合孩子有湿气症状时使用。 若孩子的湿气症状较严重,出现了舌质胖有齿痕、精神状态差、腹部肿胀等症状,我们就要使用力度稍微大一点的祛湿食疗方了,可用小儿健脾祛湿粥。 此外,家长还可以选择我的茯仙清,组方中的佛手疏肝理气,砂仁温脾化湿,茯苓利水渗湿,乌梅敛中养胃,丁香温中助阳,2岁以上孩子每天喝1~2次,每次1条,连续喝2~3天,可以有效除内湿,缓解症状。 3 日常要健脾以祛湿 以上是针对需要祛湿的孩子给出的建议,若孩子的消化正常,身体没有不适的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健脾养胃。 当孩子的脾胃健运,湿浊才不内生,日常可以用我之前推文推荐的三味健脾粥,还可以选择我的新四神汤,2岁以上孩子每周安排2-3天、每天2次、每次1条。 同时还要提醒孩子少吃性味寒凉的水果与蔬菜,如西瓜、香蕉、杨桃、猕猴桃、火龙果、冬瓜、菠菜等。 最后,我想强调一句,中医的精髓是顺势,意思是人体的保养顺应自然气候的变更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但不管怎么变,家长都应该从:衣、食、住、行、情志和医疗六个方面入手,其中的“食”最应注重。 若家长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学习我的《许尤佳小儿春季保健食谱》及《孩子好体质是养出来的》,给孩子安排上最应时的食疗方。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茯苓扁豆粥 材料:茯苓15g,炒白扁豆15g,粳米或大米3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水软烂即可。1周1~2次。 功效:祛湿健脾。 宜忌:适用于2岁以上孩子对证服用。蚕豆病可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小儿健脾祛湿粥 材料:芡实8g,去芯白莲子8g,陈皮2g,白果8g,大米30g。 做法:芡实提前用清水浸泡3小时;所有材料入锅,加适量水,炖煮1小时至软烂成粥。 功效:祛湿健脾,养心安神。 宜忌:适用于2岁以上孩子对证服用,少量多次分服;不与牛奶同食。蚕豆病可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