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人说鸟事】挑战海南柳莺(全文1500字)

 新用户2223N9xr 2023-03-25 发布于辽宁

【鸟人说鸟事】

挑战海南柳莺

户外活动

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到了家,泡个澡,倒头就睡,醒来已经第二天早上7点。
好长时间没有这么疯玩了!这样玩的记忆好像得往前数六七八年了。

一,经过:

好友约,5人,再去尖峰岭。
三人欲拍海南柳莺,一人目标塔鹊,一人想蹲守小燕尾。结果,熬不过海南柳莺的诱惑,是那种拍也拍不好,拍了好多次都没有拍得称心的那种难拍的诱惑。我们意见统一一致,再次挑战海南柳莺。

起得挺早,友飞了一会儿飞机,航拍尖峰岭。时间拖延,竟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是上山途中,海南柳莺百鸟争鸣,一路迎接,走到哪里都有海南柳莺清脆悠扬委婉的“歌声”。
这是我今年三次尖峰岭挑战海南岛的海南柳莺,伙计中,最多次数的已经四次五次了。
海南柳莺是海南岛的特有鸟种,和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齐名(我们以为)。这三种鸟从来都是来海南岛拍鸟人的目标鸟,虽来海南岛机会不少,拍到这些鸟的几率不多。更何况海南孔雀雉野外见到的没有几人,海南山鹧鸪被菜了,海南柳莺才是我们这些同样是“菜鸟”的菜——拍到了,拍不好,极具挑战性。
有过三两次拍摄的体验,选择最佳拍摄地。那是一个胳膊肘子弯,是弯大、急弯、陡弯。地形还有一个特点,是风口,风大,没风的时候风也大。可是躲过风口,坡下,胳膊肘弯的肘处一点风都没有:任凭四周风浪起,这里稳坐钓鱼台。那里一处小岛,是被路给拐出来的,岛后面是一个亭子。背对亭子方向,左面一个停车场,对面一座大山,右面一个长陡坡。山高啊,想看山顶,非得需要把头仰到帽子都掉了。
这次,没有忙着动相机,是坐在那里看(如果坐在那里不拍鸟,只看鸟是观鸟的话,就可以说先观鸟)。坐着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山上那边的鸟,也可以看到岛这边的鸟。鸟小,看是看不着的,看着也是一个影儿。看不清就听:海南柳莺是真的能叫,真的会叫,真的叫得好听:山这边叫,岛这边应,岛这边叫,山那边应。叫声不同,雌雄对叫,一呼一应。
这一定是海南柳莺谈情说爱的“唱山歌”的隆重仪式。
叫声暂短停歇,会见到,或岛这边飞向山那边,或山这边飞到岛那边,之后,两只一起追逐,一起嬉戏,会从岛上闹到山上,或从山上闹到岛上。
一轮“闹”罢,再轮登场。在这一个地点,同时鸣叫的至少有5对。
一阵子观鸟式的操作,看到这些场面,叫人对海南柳莺的兴趣更浓。于是在拍摄的时候也就颇有心得:等候,等候,再等候。等到小鸟忘情地“勾引”着对方,渐渐地走到离对方最近距离的树的边缘,也是我们拍鸟人看到它最为清楚的时刻,就那么一丁点的'’时刻”。就是在那一丁点的时刻里,把握机会,清楚地做个记录,只是记录而已。
夕阳走得远了,邻近离场的时候,又有熟识的鸟友来到拍摄现场,他们同样信誓旦旦,挑战海南柳莺。

二,鸟况

鸟在接近山上公路顶端和顶端再下坡的位置大约3至5公里路段,应该有至少二十只左右鸟成对成对地叫 ,只是听到他们的叫声



三,挑战

拍摄难度:鸟拇指大小,在树丛中串,且落点都是较粗的枝干,很少有好的拍摄机会。瞧见难,对焦难,拍到的机会难,拍好就是挑战。

个人体能:都是道边遛着拍,上上下下往往复复需要体力。特别是(轻便头方便,但效果不佳)几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子都扛着大炮。

四,体会

好找鸟多。海南柳莺最好拍摄的季节是现在,这是爱的季节,小鸟求爱的明显标记就是鸣叫。寻声而去就能找到。好找,看到是拍鸟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鸟多,在我们走过的路段里回应着叫声的地方几乎是遍布,我们听到鸟叫声的应该在二十几只之多。
不好拍,但值得拍。拍摄难度太大,会叫人望而却步,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叫拍鸟人去挑战海南柳莺
不可以拍好,但可以拍到。鸟多的时候还是早晨太阳没有照到那里之前,按动快门也是那时候最多。拍到了,都是记录——不可以拍好,只可以拍到。

距“好拍的鸟一定拍好”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海南柳莺的挑战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