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3期诗评:曲径通幽处,探骊可得珠

 白云之边 2023-03-25 发布于山东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编者按】

诗人西征曾经说过,诗是讲求含蓄内韵的,忌讳直抒胸臆,“它既要表现,又要把表现的东西做一些隐蔽性技术处理,营造神秘的诗氛围”。 因此,读诗常有曲径通幽、探骊得珠的趣味,常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慨。而诗评人的工作,就是把隐蔽的揭示出来,把神秘的阐释出来,把难以言表的分辨出来。今天,就让我们读读刘军华、房晓玲、来永红等几位老师的诗评,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诗歌的。(王志武)


一、选材典型,细节动人

谈谈诗人傅光堂《青稞地里的母亲》创作技巧

刘军华(广东)

青稞地里的母亲

作者:傅光堂

母亲从青稞间不时地抬起身

她那时还年轻,高于青稞

但她并不能轻易发现我们

那时我们比青稞矮许多

她只能根据我们的应答获得安心

然后继续一亩三分地的劳作

固苗、除草、施肥……

母亲一生没什么想法

只是把人勤地不懒装满秋天的口袋

让漫长的冬天比别人暖和些

那会我们还帮不上忙

就在植株间追蝴蝶、捉迷藏、看蚂蚁搬家

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做

而这正是母亲所担心的

正如后来我们走出青稞地

而老去的母亲还在那

痴痴地等

(原载《星星》诗歌原创2022年第1期)

【赏析】读了傅光堂老师的这首《青稞地里的母亲》,心里很是感动。这首优秀的诗歌的创作技巧,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主题集中。这首诗是写母亲的,是赞颂母爱的。不管是一边劳作一边不时呼唤孩子,从孩子的应答中获得安心;还是辛勤劳作,种出更多的粮食,让孩子吃饱穿暖;还是孩子们走出青稞地,老去的母亲在家痴痴地等待孩子们的回归,都体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内容紧紧扣住中心。
选材典型。自古以来就有表现歌颂母爱的诗歌,如何来表现深沉的母爱呢?这就需要找到一个点,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到最能表现母爱最感动自己的事例。作者就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很小的时候,母亲身为农民,一边要去地里干农活,种植青稞,让一家人获得赖以生活的口粮,一边还要带着年幼的孩子。怎么办呢?只能把孩子带到地里,一边耕作,一边看管孩子。可是青稞苗比孩子们高,遮掩住孩子们的身体,母亲为此担心,怎么办呢?母亲只好在劳作时不时呼唤一下孩子,从孩子们的应答中知道孩子安全,从而获得安心,继续劳作。由此可见,这是一位多么细心的母亲,母亲时时刻刻牵挂着儿女。
细节动人。光是事例典型还是不够的,还得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才能真正打动读者。“母亲从青稞间不时地抬起身”,这是动作的描写。“她那时还年轻,高于青稞/但她并不能轻易发现我们/那时我们比青稞矮许多/她只能根据我们的应答获得安心”,这是心理的描写。“然后继续一亩三分地的劳作/固苗、除草、施肥……”,这是动作的描写。“母亲一生没什么想法/只是把人勤地不懒装满秋天的口袋/让漫长的冬天比别人暖和些”,这是心理的描写,点明母亲辛勤劳作的原因,也表现其朴素的思想。“那会我们还帮不上忙/就在植株间追蝴蝶、捉迷藏、看蚂蚁搬家”,这是动作的描写。“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做/而这正是母亲所担心的”,这是心理的描写。与前面呼唤孩子相呼应,点明呼唤的原因。“正如后来我们走出青稞地/而老去的母亲还在那/痴痴地等”,这又是动作的描写。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细节的刻画,使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一颗母亲的心,不知不觉被母亲深沉的爱所打动。
倒叙引人。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倒叙写法,先写母亲一边劳作,一边不时抬起身呼唤儿女,后面再慢慢地揭示原因。这种写法的好处,便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最后让人心领神会,获得阅读的愉悦。另外首尾呼应,使前后内容结合紧密。
拓展延伸。比如插花,先要将主要部分放在花篮的主体位置,旁边再以小花、绿叶等等加以点缀衬托,这样才会显得更美。又比如作画,先要将主要描画对象精描细绘,使之生动逼真;然后还要用粗笔画一些别的景物作陪衬作背景,使画面内容生动丰富,有空间纵深感。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本诗对母亲一边劳作一边呼唤孩子的情节作了精细的刻画,同时还交代母亲辛勤劳作的原因,以及孩子们长大后外出学习工作生活,母亲还在青稞地里痴痴地等待孩子们回归,挂念着孩子,这是拓展延伸,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歌的艺术空间,升华了诗的主题。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正如”,表明这样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让语言充满张力。重点部分详写,次要部分略写,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语言质朴。从头到尾,诗作语言质朴,明白晓畅,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修辞,只用朴实的语句老老实实地叙述描写。这与诗中描写的人(勤劳的母亲和活泼的孩子)、事(一边劳作一边呼唤孩子)、景(青稞地)、物(土地、青稞、农具、肥料等)是极其吻合的,做到了语言与内容的统一。
关于这首诗创作技巧我就说这些吧,期待别的读者有更新的发现。

【诗评人简介】刘军华,笔名白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星光文学社诗评主编,作品见《农村青年》《扬子晚报》《客家文学》《奔流》《神州文学》《三角洲》《鸭绿江》《经典美文》等报刊,出版诗集《白色的河》。

二、麦田的守望者

浅析张景琴老师的诗作《麦田》

房晓玲(内蒙古)

麦田

作者:张景琴

既是诸神的,也是幽灵的

你宽容了白昼的贫瘠

才生长出暗夜的富庶

一轮阿尔的太阳

或是一轮奥维尔的太阳

质地、纹理、温度与山海关的同样

治愈未达

光芒和阴影的叹息也麦芒般尖锐

忧郁从来不是一个词

是一把旋转着割向头颅的刀

颜色的舞蹈跌翻苦艾酒

疼了。遗世独立的枪声被铁轨击穿

来自尘埃与麦田的人

对这个世界

最深的谢意是低垂

(“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3月14日冠军作品)

【赏析】《麦田》能在“十二背后”杯中国诗歌擂台赛全国众多诗作中脱颖而出,足见其作者张景琴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诗歌功力!古语云:“诗无达诂。”现就其诗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首先诗歌在结构设计上花了一番心思,非常符合“凤头猪肚豹尾”的写法。开篇“既是诸神的,也是幽灵的”,先声夺人,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而一般的诗作不会出现“神”“幽灵”的神秘字眼。因为白昼贫瘠,才会有黑夜富庶?这两句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什么会只有黑夜才富庶呢?往下读中间部分,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印象派代表梵高的画作一直不被世人理解和认同,他也被家人和恋人抛弃,被村里人误解,被同行嘲笑、排挤,一生都在痛苦、失意、失友、失爱的境遇中挣扎,苦艾酒麻痹了神经,却麻痹不了失意的灵魂,于是37岁的梵高在孤独的麦田里开枪自杀。
同样,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海子,也在山海关卧轨自杀。麦田、大地、天空、大海,一直是海子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悲剧惊人的相似,梵高的画作在他死后才被人们理解,后印象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海子的诗歌和思想,也是在他去世后才被人们认识。住在阿尔的梵高和远在中国的海子都曾沐浴同一轮太阳,但是他们心灵的创伤都不曾治愈,他们只有用自杀、麦穗“低垂”的方式与扭曲的现实世界和解!所以“白昼的贫瘠”喻指现实世界中人们的误解与嘲笑,“黑夜的富庶”喻指他们在与现实世界的斗争中取得的丰硕的创作成果。
结尾三句如“豹尾”。在麦田里守望收获的梵高、海子,抑或微小如灰尘的芸芸众生,与世界和解的方式就是用低垂的头颅亦或生命,完成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诗歌结尾如黄钟大吕,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第二,这首诗用了“陌生化”手法,把我们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敲碎,瓦解,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将其重构,组合成一种新的意象,在读者大脑中刻画成一幅神奇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一读再读,如看一枚碧玉,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想拿出来把玩一番!
第三,作者善用联想和想象,把梵高和海子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的人,用他们共同爱好的意象“麦地”和选择与现实抗争的共同方式自杀,联系在一起,又用“手枪,麦地,苦艾酒,太阳” 等意象,进一步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就是作者深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写作能力,没有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勤于打磨的日日之努力,就不会有这么厚重深邃,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作品了。
愿我们的诗人,守望在诗歌的麦田,收获一片金黄的麦浪!

【诗评人简介】房晓玲,笔名云梦,内蒙古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爱好文学,作品散见各大平台媒体。诗观:烟火里谋生,诗歌里谋魂。

三、人世沧桑,道阻且长

品诗人王相华的诗歌《林荫小道》

来永红(山东)

林荫小道

作者:王相华

幽深树下,适合一个人反思

梳理琐碎的事物

安静时,我会触摸它们粗劣的纹理

每一道,像风雨后的沧桑

阳光经常光顾

只是深秋,枝条向上呼唤流逝的光阴

弯曲的部分,光斑落下来

落在头顶,身上

以及他斜挎肩膀十年的旧书包上

 ——这是记忆的所有家当

在纸上留守空白

望不到尽头,在视线里有时清晰也模糊

【赏析】诗人王相华创作的《林荫小道》,充分展现出了诗歌言简义丰言近旨远的特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成了较好的融合。诗歌通过描述诗人在幽深树下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风雨人生的感悟:虽然人世沧桑,但诗人依旧心怀暖阳,对生活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和感恩的心,坦然地去面对和接受人生中的风雨和阳光。
诗歌选取了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几个意象:树下、纹理、风雨、阳光、枝条、光斑、旧书包等,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营造了一个既有淡淡的惆怅又怀有殷殷的希望的幽深意境。前面说过,这首诗突出的特征是言近旨远言简义丰。另外,这首诗还有个突出特征,就是虚实相映。因此,解读这首诗歌要格外留意这三个核心意象,即林荫、风雨、阳光。这几个意象都是自然中的景物,但经过诗人艺术化的处理,这几个意象就与人生中的经历产生了密切的关联。林荫,可遮风挡雨,也是为诗人的人生路上给予保护的人;风雨,指诗人一生中所遭遇的坎坷与挫折;阳光,那是诗人在生活中得到的关爱。  
尤为可赞的是,由于诗歌中“风雨”和“沧桑”的巧妙组合,诗人把生活中的风雨升华到了对风雨人生的感悟。而诗人所经历的那些挫折与坎坷的人生,也只有“沧桑”才能充分展现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歌的最后,诗人用了“望不到尽头”为结尾,非常契合这首诗歌的主旨,正所谓:人生正道是沧桑。

【诗评人简介】七星灯,本名来永红,曾用名:红禾,江城雁等。70后,男,博士。现任教于湖北某大学。诗作发表于《湖北诗歌》《齐鲁文学》《长江诗歌》等报刊和文学网络平台。诗观:诗歌是绽放于心灵之上至真至善至美的花朵。

四、诗意幽深,写法高妙

王志武(山东)

覆雪

作者:杨孟军

取走我的脚印。世界就只剩了空

时间就只剩下白

“我从梦中哭醒,却找不到可以朝向火炉投掷的纸片”

我躺下的地方,雪花又如春花般茂盛

河流消逝的远方,积雪如铁一般有刺青的背影

你喜欢我是透明的存在

透明得每一丝光都卸下锋利

你喜欢我是温暖的降临

温暖得每一个春天都如同一次重生

雪覆盖的地方

湖水向远山交出了天空与云朵沉溺的深度

每一株静默如针的草茎

都如同一场突兀的挣扎或苏醒

(原载《散文诗世界》2022年第1期)

【赏析】初读杨孟军老师的《覆雪》,甚是喜爱。但该诗诗意幽深,写法高妙,一时间难道一二。于是反复品读,反复揣摩,才有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内容上,这首诗写出了世界在大雪覆盖下的辽远冷俏以及所包蕴的生机。全诗共十三行,可以分为三节。前五行为第一节,写雪后时空茫茫和幽冷旷远。这一节中,“刺青的背影”一语,可见诗人观察之深入,感受之细微,用语之精到。第六行至第九行为第二节,写雪的透明与温暖。“温暖得每一个春天都如同一次重生”一句中,诗人赋予寒雪以温暖,写法新颖。想一想,也确实在理:正是寒冷的冰雪,才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第十到十三行为第三节,写雪中的湖水和草茎。“湖水向远山交出了天空与云朵沉溺的深度”一句,写湖水倒映的天空和云朵,也正是这种倒映表现出了湖水的深度,含意丰富,意味隽永。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先,第一人称“我”的指向有变化。在“取走我的脚印”和“我躺下的地方,雪花又如春花般茂盛”两句中,“我”泛指世间万物,前一句的意思是,大雪覆盖了一切事物的痕迹;后一句的意思是,无论什么地方,雪都下得都很大。“我从梦中哭醒”中的“我”指代的是在寒冷面前无助无力而又无奈的人。 而在“你喜欢我是透明的存在”和“你喜欢我是温暖的降临”两句中的“我”主客易位,指代雪花,这两句诗意思是说雪花是透明的,也是温暖的。
这首诗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如“茂盛”一词,把形容春花的词顺带用于雪花上,用得新颖别致而又贴切无痕。再如,“锋利”一词,在诗中活用作名词,“透明得每一丝光都卸下锋利”一句,意思是说,透明的雪并不叫人感到寒冷。再如 “突兀”,一词两意,既有“不合时宜”的意思,又有“突然”的意思。“一场突兀的挣扎或苏醒”意思是说,雪中的草茎在凛冬时节不合时宜地挣扎或在春天将至时突然地苏醒。
诗的美丽之处常常在于它的模糊性。正是诗的模糊性增加了诗在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诗的厚度广度和美感,使之意蕴丰富,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诗评人简介】王志武,山东济南人。有诗发表于《诗渡》《青年诗人》《奔流》等。诗观:用诗观照世界。

本期主持:王志武

栏目成员: 王志武  王业琴 木鱼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