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连汤

 有缘者可网诊 2023-03-25 发布于江苏

胃肠病方,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

具有止腹痛、止呕吐、止泻、助睡眠等功效。

黄连汤证以腹中痛、欲呕吐为表现特征。

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瘦弱人群多见。
经典配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伤寒论》)
经典方证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1、腹中痛
脐腹部的疼痛,特别是少腹部的冷痛,阵发性的绞痛,压痛较轻,喜热敷。根据经方应用惯例,凡是用桂的方证,大多与少腹有关,特别是少腹痛。如肾气丸证“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少腹弦急,阴头寒”,桃核承气汤证的 “少腹急结”等。元代王好古《珍珠囊》记载:“下部腹痛,非桂不能除。”从后世文献调查可见,肉桂主突发的腹痛,而且比较剧烈。
如卒心痛桂心汤:桂心八两。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疗心痛方:桂心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干姜依上法服之亦佳。疗卒腹痛葛氏方:桂末三匕酒服,人参上好干姜亦佳。[以上均见《集验方》卷一,北周姚僧垣(499—583)撰]唐代甄权《药性论》也记载肉桂“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
本方证的“腹中痛”可以适当延伸,除脐腹部的疼痛外,还常伴有小便无力、尿失禁、尿频,以及阳痿、早泄、遗精、痛经、月经稀发或闭经等。临床经验,黄连汤能治疗少腹部的疼痛、尿失禁无力以及性功能障碍及生殖系统疾病。
2、欲呕吐
“欲呕吐”,非一般的呕吐,而是上腹部一种极度不适感,如闷如胀、食不得下、呕而不出、欲吐不得、烦躁欲死,所谓的“胃中有邪气”。可以说是邪结中焦,寒热互结,脾胃升降失常,上下格拒的一种病态。
对于这种病态,中医多用苦泄辛通法,这是一种以黄连为主的配伍法。如配肉桂辛通止痛除烦,治心腹冷痛、烦躁欲死;配干姜辛开止利止唾,治下利、吐血、唾液多;配半夏辛燥止呕化痰,治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等。所谓“辛以开之,苦以降之”“苦降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临证指南医案》)。
3、胸中有热
或胸腹部的持续烧灼感,或胸闷烦悸感,包括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本方中黄连、肉桂同用为交泰丸。
“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王孟英《四科简要方》)“能使心肾交于顷刻。”(《韩氏医通》)心肾不交为中医学术语,指失眠焦虑与阳痿、早泄、遗精等并见的证候群,提示黄连汤可用于睡眠障碍类疾病,特别是伴有心律不齐、性功能不良的睡眠障碍。古代医案中描述黄连汤患者的精神状态时说,“自述因乎悒郁强饮”(《临证指南医案》)、“好饮酒……亦由心思过度、郁闷不舒而又难以告人者,是以越想越郁”(《竹亭医案》)。此外,柯韵伯认为胸中有热是提示患者体质素热。他说:“伤寒表不发热而胸中有热,是其人未伤寒时素有蓄热也。”(《伤寒来苏集》)这个观点值得重视。
4、胃中有邪气
此指消化道不正常的反射或动作,如胃肠道的逆蠕动(胃中撑胀攻冲)、胃内振水音或肠鸣声等,与“欲呕吐”同义。
日本《津村汉方使用手册》提示用黄连汤治疗消化不良体质者的宿醉症状,19世纪腹诊著作《腹证奇览》中黄连汤的腹证图是一个拿着酒杯的男人。乙醇对脑和胃有强烈的毒性,而醛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更强。醉酒之后有较长时间的头痛、头晕、失眠、震颤、胃部不适和恶心,与经典黄连汤证相符,提示黄连汤可以用于治疗醉酒以及酒精相关疾病,如酒精过敏、酒精依赖等。后世有解释此为“胃中有寒”(吴谦),也有道理。临床多见其人多喜热食,每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消化道不适。
原文中“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颇似病机术语,为其后的腹痛及欲呕吐作注解。胸中居上,胃中居下,是上热下寒的另一种表述。胸中有热,热以消谷,故其人能食。胃中有邪气,邪气内扰而腹痛,上冲而欲呕吐,下窜而腹泻。欲呕吐是伴随腹中痛发作的客证,腹中不痛时则不欲呕吐。胸中有热,有可能是烧心感;欲呕吐是胃中液体向食管内反流,导致食管黏膜被腐蚀而胸中有热。从更大视角来看,本方可以看作精简版的乌梅丸,但寒热虚实的程度不及乌梅丸
在以上四个关键词中,“腹中痛”“欲呕吐”最为客观明确,也提示了黄连汤用于痛呕类疾病。但仅仅一条经典原文,在理解黄连汤方证上尚有困难,必须结合后世文献加以完善。
黄连汤证是一种以上热下寒中阻为病机特性的综合征,临床多以消化道障碍(上下格拒)及烦热失眠、少腹冷痛等症状共见。传统解释有“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成无己)、“其人未伤寒时素有蓄热也”(柯韵伯)、“胃受邪而失其和,则升降之机息,而上下之道塞”(尤怡)等。
适用人群
以营养不良、消化道症状以及失眠为表现特征。面黄肌瘦,大汗以后或大病后,或久病大病者,其人消瘦,有抑郁或焦虑倾向,泌尿生殖系统主诉多见,脉象、舌苔有特异性。
1、黄瘦睛有神
肤色黄暗无光泽,但唇暗红;面色憔悴,但目睛有神,烦躁神情;消瘦及久病者居多。导致黄瘦的原因,或先天不足,营养不良;或后天失调,疾病久延,失治误治。
2、腹部扁平
腹部多扁平,上腹部肌肉缺乏弹性;脐下腹肌板硬,重压有中空感,但也有松软无力者。腹部多有隐痛,喜按喜热。
3、舌黯苔白厚
舌质黯红或黯淡,或胖嫩;舌苔白,或厚腻,或水滑,根部尤为明显。王旭高说:“湿家下之,丹田有热,胸中有寒,舌上如胎亦主之。”(《退思集类方歌注》)浅田宗伯说:“此症舌苔之状,愈往里苔愈厚,微黄润滑。纵无腹痛、干呕而诸法无效之杂病,此方必效,有腹痛者更宜。”(《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4、脉虚缓
脉来细软柔弱,或浮或沉,均按之无力。脉来弛缓松懈,或沉迟,心率缓慢,一般每分钟60~70次,但也有心率偏快者。大多血压偏低。
5、主诉复杂矛盾
上有热,如心烦失眠、胸闷心悸、盗汗自汗、口舌糜烂;中有阻,如恶心呕吐、胃胀腹痛、饥不能食;下有寒,如脐腹部的窒痛、冷痛,尿频尿无力,阳痿、早泄、月经稀发或闭经等。
黄连汤适用人群是一种热性体质,而久病阳气已虚;也是一种虚性体质,原本脾胃虚弱,复饮食不节而内有蓄热,从而形成一种以消化道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状态。中医学的解释是“虚人热病、上下格拒”所谓虚体,是其人面黄肌瘦,大汗以后或大病后,或营养不良者。所谓热病,多见热痞、烦悸、消渴、失眠、口腔溃疡等。
适用病症
本方适用于以腹痛、呕吐、失眠为主诉的疾病,多见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口腔黏膜病等。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反流性胃病
本方适用于各种胃病见腹痛、呕吐反流、面黄消瘦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失迟缓症等应用机会较多,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原方即可。便秘者,加少量大黄。呕吐腹胀严重者,可少量频服。原方提出“昼三夜二”服法,这种服法可以避免呕吐。此外,胃食管反流病通常夜间严重,夜间服用也比较合适。
2、糖尿病性胃病
胃动力异常和胃排空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常见的,表现为胃活动节律紊乱、胃窦扩张、胃窦动力低下、胃窦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及胃轻瘫。本方适用于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焦虑失眠、口干口苦而消瘦乏力、阳痿的糖尿病患者,有止痛止呕、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稳定血糖值、回升体重等功效。腹泻者,加葛根50g。血糖居高不下者,黄连可以重用至10~30g。
3、肠炎腹泻
本方适用于瘦长的青年人。面色黄,食欲好,想吃胖,但易泻,大多伴有失眠,补益药往往无效。
4、失眠症
本方适用于消瘦,或伴消化道症状,或伴性功能不良者。有患者诉小腹部拘急疼痛,小便不畅等。
5、房颤
本方适用于伴有胃食管反流的房颤。其人多瘦弱,下腹部无力或拘急,舌红苔厚等。
6、口腔黏膜病
本方适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牙龈炎、灼口综合征、口角炎等患者,多伴有焦虑、失眠及胃肠症状。
7、酒精相关疾病
酒客、易醉酒者多见本方证。醉酒、酒精依赖、饮酒后的吐泻或皮肤病等患者,可以考虑本方。
8、性功能不良
本方能增加性功能,可治阳痿早泄。适用于心肾不交,焦虑失眠者。有患者主诉小腹部拘急疼痛,小便不畅爽等。心率快者,加重黄连量。
方证鉴别
1、黄连阿胶汤
两方均能治疗失眠。本方证面黄肌瘦,唇黯,舌苔白厚,男人多见;彼方证肤白,唇红,舌绛,女性多见。本方证脉弱或缓,彼方证脉滑数。彼方证多消化道症状,本方证饮食无妨。
2、半夏泻心汤
两方均能止呕。本方证腹中痛,彼方证心下痞。本方证面黄、唇舌黯,彼方证面红、唇红、营养状况良好。本方有桂无芩,其人唇舌黯淡;彼方有芩无桂,其人唇舌多红。本方证白厚苔多,彼方证黄腻苔多。

3、葛根芩连汤
两方均能用于糖尿病。本方证面黄多痛呕,彼方证面红多腹泻。本方脉弱无力,彼方脉滑或数。
4、甘草泻心汤
两方均能用于腹泻、口腔溃疡。但本方证上消化道症状明显;彼方证腹泻多,溃疡明显。本方证唇黯,脉弱;彼方证唇红,脉滑。
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两方均能治疗失眠、早泄等。但彼方证精神症状突出,如烦躁、惊恐不安等;本方证消化道症状突出,如胃胀、反流等。

参考用量
黄连5~15g,肉桂10~15g,党参15g或人参10g,半夏15g,甘草5~15g,干姜15g,大枣20g。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5次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