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克星,源自名著的止咳特效穴,止咳立竿见影

 donglianghua 2023-03-25 发布于山东

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一种表现,历代医家有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所以统称为咳嗽。

文章图片1

名著论咳嗽

《素问·咳论》对咳嗽一症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为后世在治疗咳嗽的辨证依据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知道中医俗语中有“名医不治咳”之说,咳嗽一症四季日常可见,看似平常小疾,但是最是难治,因其病因病机触及五脏六腑,非独以治肺而论。

文章图片2

历代医家考究《素问》遗篇,多在方药上出其创见,而针灸一时湮没,然针灸在疏通十二经气血,调理人体气机,调整脏腑虚实方面有着“立竿”之效。

切脉针灸治咳嗽

切脉针灸治疗咳嗽,首先必须诊断清楚是何经何脏受到邪气侵袭而导致咳嗽之症。根据经典著作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肺与大肠咳取穴:太渊;大便差,加曲池、商阳。

2、心与小肠咳取穴:神门。

3、肝与胆咳取穴:太冲;咳呕胆汁,加阳陵泉。

4、脾与胃咳取穴:太白;咳引胃痛,加足三里。宜

5、肾与膀胱咳取穴:太溪;咳而尿出,加灸中极。

据《素问·咳论》五脏之咳治其俞,六腑之咳治其合,咳血加尺泽委中。《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知矣。外感之咳,无非外淫入袭经络,入于肺经则咳而寒热。

文章图片3

笔者予针太渊以疏理肺经经气曲池以疏风散热,商阳以泄热通经。外邪不治则人络脏腑,五脏相关,入于心则为心咳,入于肝则为肝咳,入于脾则为脾咳,入于肾则为肾咳。

治疗上笔者更进一步指出首遵“五脏之咳治其俞,六腑之咳治其合”之原则,心咳予取神门,配合心俞、神堂;小肠咳取小肠俞、下巨虚;脾咳取太白、脾俞、意舍;胃咳取足三里、胃俞;肝咳取肝俞、魄户;胆咳予取胆俞、阳纲、阳陵泉;肾咳取肾俞、志室、太溪;膀胱咳取膀胱俞、白环俞、委中。

取穴举例:

特效穴:止咳穴(肺经上,太渊上2~4寸之间);重点选择的穴位:尺泽、鱼际、天突、肺俞、灸心俞、云门、中府、少商。

五脏六腑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与肺有关,肺经病咳嗽取肺经的穴位。 

总则:治脏治其俞;六腑取合穴;肺热取少商、尺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