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冬至日——献给我的父亲母亲

 天山一剑图书馆 2023-03-25 发布于江西

【引】冬至祭祖,是大多中国人的情结。三年了,一是疫情回不去;二是伤逝总萦怀。时针转转,又一冬至,疫情却远没有结束,外松而内愈紧的防控措施,对坚守岗位严防死守的同志们而言,慎终追远,徒乱人意,只得笔吐愁绪,借文遥祭。

                                ——2022.12.22

【原文】

每年的冬至照例都要回乡祭祖,今年的冬至与《庚子年·清明》一样,因为疫情,未能成行。理由很堂皇,似乎可以坦然而不必自责,又似乎有些搪塞而心有不宁。

这几天,夜夜辗转不寐,寢不安席。今日寅时起床,此时的窗外静悄悄黑黢黢的,大地沉寂在人们的睡梦里,只有远处几团昏暗的光随寒风在晨雾中渐渐洇染开,穿过玻璃阴冷地照在我的身上,令我一阵颤慄。


我的父亲严厉、慈爱,他爱笑,是那种笑起来就会眼泛泪花的人。

小时的我很淘气。记得有一次,也不知道是几岁的时候,玩累了便趴躺在满是尘灰的大门槛上歇息。朦朦胧胧渐入梦乡时,耳边传来了父亲心疼的责怪声,接着有一双大手把我抱起;我躺在父亲温馨的臂弯里享受着父亲亲昵的责怪,受宠撒娇故意装睡。父亲则从不识破孩子的小把戏,轻轻地把我放到床上。现在想想还是很幸福的。

父亲爱笑,也喜欢讲故事,农家人讲的故事俚俗但也足够让孩子们感到快活。我们兄妹四人特别爱听父亲讲故事。

在白天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些适合放在家里做的农活就会安排在晚上做。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也会被叫着一起熬夜打打下手。我很畏惧,这是个苦差事。

那是一个不知道电为何物的年代。到了晚上,天又黑得早,父亲点上油灯,母亲也麻利的收拾好碗筷,一家人便围着那盏油灯忙活开来。

干不多会儿,我们便喊累。一会儿作昏昏欲睡状,一会儿张开小嘴夸张地打着哈欠。大人们瞟一眼便已洞悉我们的那点小鬼花花肠子,只是装作没看见而已。

这时,父亲便会给我们讲故事。说是故事,其实大多是些逗人的笑话,我们也就来了精神。内容大半忘却了,但有一种场景刻印最深,每每笑话偶尔有些晦涩,我们正懵懂切迫期待着下文时,常常会见父亲自个儿先笑起来,讲半句,忍不住又笑,时讲时笑,笑个不停,笑的前仰后合,笑的眼泛泪花。我很好奇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笑话,竟让父亲笑成那般模样,但父亲那放肆无拘的笑声的的确确能令我们快活起来。

一旁的母亲一边忍俊不禁的跟着笑,一边嗔怒道:别停着,快干活!

有父亲,便有笑声;有父亲在的时候,便有了其乐融融的快活!

父爱有力量,让我敬畏;父爱有包容,给我温馨!

1985年的下半年,严厉、慈爱,爱笑的父亲走了。走时还不到我现在的年纪,是那个有病无钱医时代里的悲苦人。


如果说父爱深沉如山,那么母亲给我的爱就是宽广如海。

母亲比父亲小六岁,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五十岁的母亲其实还很年轻。父亲走后,母亲的身体又一直不好,生活就更艰难了。

1987年,我考上了学校,成了那个城乡云泥之别时代的骄子。我跳出农门,母亲很开心,忙着设法为我筹措上学的费用。她节衣缩食,卖花卖粮,用铅笔在一本旧簿子上歪歪扭扭地记上每一天的收入。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叹着气喃喃自语:唉!不念书连个账都记不好。

家里的光景愈发地惨淡起来。掏空了家底的母亲并没有因为我有了工作而日子变得好过起来,我也没有如古戏唱的那样科举及第而咸鱼翻身。生活依旧惨淡,母亲却因为我有了铁饭碗带给的光灿和荣耀而整日里乐呵个不停。我成了母亲精神上的慰藉和依托。

后来,孩子们都陆续成家了。母亲同大哥住一起,大哥一家住东间套,母亲住西间套。西间套有两小间,母亲住里间,外间则预留着我回家住。

我很少回家,所以外间常常空着。母亲便想着来看我,但每一次见面,一顿饭便走。留她不住,我是清楚了的,所以也难得开一回口假意留她住一夜;虽然知道母亲很恋我。

我很爱我的母亲。当母亲身体每况愈下,我便想着常回家看看。说是常回家看看,也不过是一年才几回。

只要我回家,母亲的气色都会好很多,我几乎一刻不离地或呆在母亲身边,或陪在床前,听她说话。每次要走的时候,我都不忍直视母亲那双失望的眼神。母亲却不停地催促:回吧,回吧,别念着我。

每一次的毅然转身决然离开,我都会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直到2007年3月19日早晨接到大哥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去世了。

回想母亲,我痛悔不已。自父亲走后,母亲在病痛中孤独地生活了二十二年,走完了她七十三年的人生。

母亲是伟大的!

在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依然告诫我:好好工作,好好爱护你自己的家,把孙子培养成更有出息的人;在她囊中羞涩为饔飧而忧时也是决计不肯接受我的一点孝心施舍的,一古脑儿只希望我能生活的更好。

母亲像烛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母亲很伟大,即便油尽灯枯,牵念着的仍然是她的孩子们。

少年虽知稼穑难,岂知父母愁滋味。等我懂得什么叫父爱如山的时候,等我明白什么叫母爱如海的时候,真正体味到的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彻骨悔痛。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而他们的灵魂却在我的心中永恒!


——东方渐渐泛白,窗外几团疏落的光依旧在晨雾中昏暗着,依稀可以看见几个早起晨练的人。

我端坐桌前,铺笺执笔,遥思远怅,庄重敬慎的留下了以上几段文字,聊以寄托我的哀思!

                                           辛丑·冬至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