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恐龙存在还早的鹦鹉螺们,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至今......

 林笛LD 2023-03-25 发布于法国

关于鹦鹉螺,最早我在《奇珍异宝》单元就八过欧洲历史上用鹦鹉螺制作的各种珍贵器皿,要补课的戳这里:鹦鹉螺杯的奢华传奇The Nautilus shells Cup

今天才意识到并没有从生物学的方面来认识过鹦鹉螺们,所以!

给自己补课,也欢迎大家加入学习!

鹦鹉螺亚纲(学名:Nautiloidea)

又称鹦鹉螺类,是一类有贝壳的头足纲软体动物,皆为海生,包含8个超目及900多个属,其中大部分成员已经灭绝,现生种仅剩下鹦鹉螺科一脉的鹦鹉螺属异鹦鹉螺属

鹦鹉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年代比恐龙还要长久,早在寒武纪便已出现,之后更演化成菊石、蛸亚纲等其他头足纲类群,因此存活至今日的鹦鹉螺属及异鹦鹉螺属被人们称作“活化石”

鹦鹉螺类在古生代的海洋曾经是十分强势(看它的眼睛就能看出的霸气)的无脊椎动物,于奥陶纪成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鹦鹉螺类也是杆石、箭石、菊石、蛸亚纲(鱿鱼和章鱼)等众多头足类的共同祖先,即使鹦鹉螺亚纲的大多数物种已经灭绝,但它们至今仍有少数后代留存于现代的海洋之中。

鹦鹉螺科(学名:Nautilidae)

特征是拥有的大量触手、寿命很长、使用真孔成像眼,是现存唯一具有完整贝壳的头足类,也是著名的海洋软体动物之一。

目前鹦鹉螺的种群数量较为稀少,虽然不至于灭绝,但其生活环境需要特殊的水压,难以人工繁殖,所以整个鹦鹉螺科(包括鹦鹉螺属和异鹦鹉螺属的所有物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鹦鹉螺生活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广阔热带海域,在深海中尤为常见,北可至日本南方、南可至大堡礁、西可至安达曼海、东可至斐济等地区。

鹦鹉螺的壳因为美丽的外观经常成为沿海国家贩售的装饰品和纪念物,很多海洋原住民部落也以此为图腾,目前世界鹦鹉螺的主要产地是“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此国还以鹦鹉螺做为其国徽。

鹦鹉螺科的物种们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数亿年的漫长演变,其直系祖先是奥陶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而现代定义上的鹦鹉螺是在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尽管如此,鹦鹉螺能靠着平均80年之久的长寿,以及少而精的繁殖策略挺过了地球上所有的大灭绝事件——现在它们的外形、习性、生态等依然和远古祖先相差无几,其存活时间甚至比大多数已灭绝的古生物(例如恐龙)还要长久得多,故被称为“活化石”,因此鹦鹉螺在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中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鹦鹉螺外形色彩绚丽,体型华美,观赏性极强。它的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中生代鹦鹉螺Cenoceras的重建

鹦鹉螺外壳切面呈现优美的等角螺线,而等角螺线本身又与黄金分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鹦鹉螺在亮丽的外表之外又增加了许多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鹦鹉螺外形与普通头足纲动物类似,有显著的头部和触须。但鹦鹉螺的触须明显偏多,最多可达90根。鹦鹉螺的触须没有吸盘,因此抓握能力比不上章鱼、墨鱼和鱿鱼这些远亲,但相互之间并无功能上的本质区别。鹦鹉螺的齿舌很大,并有9颗牙齿,两对鳃。

现在来说说头足纲里到底有些什么动物——共有三个亚纲

鹦鹉螺亚纲 (大家的老祖宗)

菊石亚纲(已经灭绝,长得像是花式鹦鹉螺的一些生物)

蛸亚纲 (所有的章鱼,乌贼,鱿鱼等都在这里哦)

所以,来认识下鹦鹉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现存最古老的鹦鹉螺化石竟然是中国出土的!

中国奥陶纪鹦鹉螺化石

鹦鹉螺最早发现于中国东北的寒武纪晚期的凤山白云岩中,在那里它们似乎种类繁多(当时,那里是一个富含海洋生物的温暖浅海)。

这些早期类型中的大多数都灭绝了,但有一个科:Ellesmeroceratidae (下图这很卡通的图,也不是我做的,就很离谱。),存活到奥陶纪早期——它最终产生了所有后来的头足类动物。

所以,早期的鹦鹉螺是这个德行的你信吗?


早中奥陶纪,鹦鹉螺类经历了一次演化辐射。此时出现了大约八个新目,涵盖了多种多样的贝壳类型和结构,以及生态生活方式。

在整个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鹦鹉螺类动物的适应范围和形态多样性一直处于高峰期,同时存在各种直壳、曲壳和盘壳形态。

一张图解释了早期的各种形状鹦鹉螺.......

鹦鹉螺化石种类繁多,有2,500多种记录在案。它们在古生代早期繁盛,当时它们是主要的掠食性动物(一句话,海洋霸主)。在它们进化的早期,鹦鹉螺发展出异常多样的壳形状,包括盘绕形态和巨大的直壳形式(正交锥)——不过后来,只有极少数稀有的盘绕物种存活至今。

现代鹦鹉螺有着深深盘绕的内开线壳,这意味着较大和较新的螺纹重叠并遮盖了较旧的螺纹。

一些物种的壳——特别是在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有刺和肋骨装饰,但大多数是光滑的壳。

Cooperoceras是二叠纪晚期的泰诺角龙科鹦鹉螺,它的壳上有中空的反曲脊柱

Goldringia 是美国泥盆纪中期的一种 Rutoceratid 鹦鹉螺

现代鹦鹉螺壳的颜色非常突出,虽然这种颜色很少见,但已知在化石鹦鹉螺中保存了壳色。它们通常只在背侧显示颜色图案,表明活体动物是水平游动的。

下面来看看鹦鹉螺属下还有啥好玩的鹦鹉螺吧!

帕劳鹦鹉螺(学名:Nautilus belauensis)

为《华盛顿公约》中Ⅰ类保育动物,分布于太平洋岛国帕劳。


可可尔鹦鹉螺(学名:Nautilus cookanum)

是一种已灭绝的鹦鹉螺科鹦鹉螺属物种,生存于始新世晚期,其化石发现于华盛顿的霍科河组。

狭脐鹦鹉螺(Nautilus stenomphalus),又名白斑鹦鹉螺、窄鹦鹉螺

狭长鹦鹉螺,也被称为白斑鹦鹉螺,是一种原产于大堡礁的鹦鹉螺。N. stenomphalus与N. pompilius非常相似,实际上可能代表一个亚种。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珊瑚礁中。

狭脐鹦鹉螺是食腐动物,它们利用两个化学感应——位于眼睛下方的杆状结构定位死肉并消耗海底的低营养物质。它们居住在深达 300 米的较暗水域中,不过在夜间会移向较浅的水域觅食。

虽然拥有原始的眼睛,但狭脐鹦鹉螺主要依靠化学感受来定位其栖息地中的食物。

萨摩亚鹦鹉螺 Nautilus samoaensis

是一种原产于美属萨摩亚海域的鹦鹉螺,它在 2023 年被描述为一个单独的物种。

珍珠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帝珍珠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pompilius)

苏禄海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 suluensis)

这种鹦鹉螺是最著名的鹦鹉螺品种,贝壳切开后,会露出一层有光泽的珍珠质,并显示出近乎完美的等角螺旋。外壳显示反阴影,底部浅色,顶部深色,这是为了帮助避开捕食者,因为从上方看时,它与大海的黑暗融为一体,而从下方看时,它又与来自上方的光线融为一体。

珍珠鹦鹉螺的分布范围包括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它被发现在澳大利亚、日本和密克罗尼西亚海岸附近的珊瑚礁和海底。

斐济鹦鹉螺 Nautilus vitiensis

瓦努阿图鹦鹉螺 Nautilus vanuatuensis

异鹦鹉螺属 

包含两种鹦鹉螺,它们的形态与鹦鹉螺的形态明显不同。

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收集到该属的活个体,人们对它们的生物学知之甚少,因为它们生活在深水中,而更容易理解的鹦鹉螺属则生活在靠近水面的地方

穿孔异鹦鹉螺 Allonautilus perforatus

巴厘岛鹦鹉螺,分布在巴厘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异鹦鹉螺 Allonautilus perforatus

也叫硬壳鹦鹉螺,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