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评家天外天解读6首作品

 中诗报 2023-03-26 发布于河南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23.孤独的人

文/陈景东(河北)

我怕孤独

却又是孤独的人

我惧怕每一个黑夜

我害怕独处

我总是给自己唱歌

努力着走出重重迷雾

我渴望在原野了奔跑

我喜欢在阳光下起舞

我躲避着悬崖,绕开河流

我在小小的酒馆里

独自借酒浇愁

我是孤独的人

总是走在曲折离奇的歧路

我找不到自己的家

迎合着别人的欢声笑语

把自己锁在了白天的黑屋

【天外天简评】人生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剧,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某种相似的悲哀。“我怕孤独/却又是孤独的人”。小诗起笔可谓开门见山,即是点题也是自抛心迹。由此可见,诗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言自明。记得在《百年孤独》一书中读到过这样一段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的出生、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相爱或者我们的成功与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因此说,现实人生中,尽管人潮汹涌,尘世喧嚣,在我们的周围孤独依然如影随形。由此看来“我惧怕每一个黑夜/我害怕独处/我总是给自己唱歌/努力着走出重重迷雾”这样类似的恐惧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也就是说,孤独是因为无人能懂;惧怕是源于无人相伴。确切地说,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寂寞也就成为了一种信仰。为了排遣孤独,诗人喝着并不喜欢的酒、迎合着毫不相干的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表面看上去似乎随和而热闹,可在现实的境遇下,总会在某个瞬间依然让人感到从心底涌上来的寂寞和感伤。事实上,人间戏,都是自导自演,世上人,皆是自哀自怜!说真话,大千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一切皆有定数,当一个人无从选择的时候,唯有选择妥协,但妥协未必是屈服,而是孤芳自赏的坚持。一首寂寞空灵的小诗,全诗叙事明晰,以一种被动的思维为主线贯穿全篇,风格沉郁,语调清苦,肆意挥洒,其一腔幽怨之情被表达的一览无余。非常欣赏!

32.思念在风中生长

文/姚强(四川)

草长莺飞花儿娇

二月春风似剪刀

漫步湖堤观风景

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味道

五彩的纸鸢随风升高

轻盈扑入白云蓝天怀抱

孩童们牵着长长的丝线

在草地上边跑边把惊喜呼叫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欲把新年的喜讯报告

可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只好衔着春泥在陌生新楼下筑巢

花儿在枝头微笑

柳丝儿随风飞飘

几只鹤鸟掠过田野飞向湖岸

望着远方我思绪如潮

清明即将来临

又要赴南疆扫墓报道

着望戍边长眠的战友

无尽的思念随风飘

【天外天简评】给我的感觉、精美如画应该是这首小诗最明显的特征。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湖光山色、迷人的春光而动人,更以画外诗人的自我形象而令人赞叹不已。小诗的结尾“清明即将来临/又要赴南疆扫墓报道”,这一场景,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对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们无尽的思念,勾起诗人无限的感慨。这样的感慨以饱蘸激情的笔触,以战友情深的激越音调,着墨于曾经的“战壕之情”以及亲如手足般血肉相连的情义。这也正是此诗隐藏在画外的令人肃然起敬的诗人形象。如果说“落叶纷飞”是深秋的代表、那么“草长莺飞”就应该是早春的标志。小诗的开篇,诗人便采用了放大的特写镜头——春风、娇艳的花儿、燕子和五彩的纸鸢等等,将早春的盛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作者观察之细腻、笔法之轻灵。接下来“花儿在枝头微笑”“柳丝随风飘”这一红一绿的鲜艳特征;还有“漫步湖堤、空中的纸鸢”,又是一上一下的鲜明对比,多么的鲜亮、可爱而又令人惊喜的意象,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让人雀跃的同时,也让人眼前一亮。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致,诗人沐浴着早春的骄阳,迎着和煦的春风,嗅着百花的清香,漫步在湖堤、徜徉在青山绿水间。于是,阳光也变得温润了、风儿也变得轻柔了,事实上,早春本来就该是如此的令人沉醉。一首以早春的盛景来烘托意象的小诗,大自然千娇百媚的美丽风光跃然纸上,不仅让人赞叹,也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陶然。非常欣赏!

33.孤独的人

文/思缘(四川)

淡淡的烟草味

在心底溢满气息

一圈圈烟雾

远离了白昼的喧哗

浓浓的烈酒味

在胃中缓缓升腾

一口口酒香

冷落了泛滥的寒意

孤独的心里

流淌着相思的泪

【天外天简评】有时候,烟草是个解忧之物,烟雾缭绕之中,可以让人暂且忘却一时的烦恼;有时候,酒是个好东西,可以麻痹人的神经,给人以莫名的兴奋和平时不具备的勇气,当酒精融入血液,回暖的不仅仅是肌体,还有我们的记忆。小诗以极短的篇幅,既写出了现实与孤独的境象,又写尽了由孤独而繁衍的种种生活状态,看似无头无尾,却写出了跌岩起伏的心理效果,没有过多的旁白,也没有一句直抒衷情的语言,却烘托出繁花似锦的世界,处处流淌着的孤独的味道。即便是对酒当歌、依然走不出孤独寂寞的城池。如此的写意,读来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味觉感受,使读者恍若置身其间,颇有应接不暇之感。可见诗人笔法之圆熟老辣,神韵自然。按我的理解,小诗写的不仅是一种孤独,或许还隐含着一种情绪,说是幽怨,似乎又不太分明;说是感怀、似乎又过于空洞,那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要我说,读者怀着怎样的心境阅读此诗,就会从中读到怎样的内容,读到怎样的效果,也许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高明之处。结尾两句“孤独的心里/流淌着相思泪”。小诗至此骤然收笔,留下无尽的想象,无穷的惆怅,让我们这些置身事外之人,空叹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却无法掬起你的一颗清泪,洗去你的忧伤。一首苦涩中蕴含着甜蜜;孤独中滋生渴望的小诗,独特的构思给人以独一无二的阅读感受。非常欣赏!

34.思念在风中生长

文/邓飞(四川)

风摇月影

我孤独地站在窗前

久违的红枣树

在家乡伸长脖子等待

一别就几十年的红枣树

打枣的人早已步履蹒跚

树下的那对影子早已各奔东西

树上的枣花依旧年年

起风的时候

我就站在窗前听风带来的故事

和故事里的香甜

【天外天简评】诗歌贵在真实,贵在用诗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一首诗有了真情,如同有了灵魂,即使词藻不够华美,依然可以让人心动。给我的感觉,这首小诗的体式很像一首小词,具有很明显的音乐特性。区别只是,这其间的曲调充满了凄清、怀念和婉转迂回的成分。耐心的品读,尽管诗中的叙述笔墨经济,点到为止,却意蕴悠长。十一行小字,却场景分明、意象明晰,当年的枣树下那些难忘的经历,风中的思念,让诗人不同程度地忆起了那些走远的时光,和那段时光中无法归来的旧人。只是,月影依旧,枣树依旧,心境已然,而人却不见踪影。走不出的记忆、物是人非,怎不叫人心生惆怅?与此同时,记忆中那些过往的故事也如同影像一般历历在目,恰似“树上的枣花依旧年年”。这种恍然间思维上的错位,不仅让诗人浮想联翩,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感官上的共鸣。无法诉说的心事,和着“故事里的香甜”都伴随着耳边的风,如同飘逸的月影,在诗人的眼前低迷徘徊。同时窗前那个落寞、孤单的身影也瞬间在画面中被放大、被定格。很显然,这种由思念而繁衍的孤单是心理上的,也是令人醒目的。一首借景怀旧的小诗,婉转凄清的笔调,让文字也蒙上了一层郁色。事实上,生活原本就是这样,一半回忆,一半继续。如果真有来生,真希望所有的人不会有那么多的愧疚,那么多的悔不当初,好好活着,珍惜自己,珍惜他人,做一个明媚的自己。非常欣赏!

44.相约一场春暖花开

文/程红(湖北)

如歌的灵动,不甜不腻

那些属于春天的节奏

安然开在阳光下

那样地温暖

轰轰烈烈走向一卷明媚

才知道,浪漫的海枯石烂

有执子之手的约定

爱与被爱,其实都是一种幸福

恩赐,一夕眷恋

便是我们的春暖花开

但愿时光静好

春的美好,在我体内滋生

筯骨蠢蠢欲动

以一个舒展的姿势

穿风而来

【天外天简评】有人说,这世间,相约的美好,从来都不会长久。它生来,只能活在人们的追忆中、惋惜中、悔恨中。品读小诗,虽然诗中的叙事是以议论的形式展开,却读不到一句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以优美的意象,轻灵的笔法,传达出一种崇高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耐心的品读,诗中写意虽有眷恋之意、却无伤怀之悲;虽有念远之思、却无怀人之痛。可谓用词凝练,精于刻画,传达出较为丰富的整体意蕴。从手法上看,整首诗的情调是清新妩丽的,充满了婉媚动人的眷眷深情。由此不难看出,小诗的构思非常的细腻,运笔异常轻灵。可以说,一切的景物衬托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思,就像此诗的开篇:“如歌的灵动、不甜不腻/那些属于春天的节奏/安然开在阳光下/那样的温暖/轰轰烈烈走向一卷明媚”。如此清新靓丽的画面,真可谓,诗具画景、画见诗情,读后让人感到心情舒爽、愉悦。一般来说,凡是以议论为题材的作品,大都是以自我的境遇作为引申,而此诗却一改旧习。诗中的叙述不但词藻华丽,用语考究,而且自然熨帖,开创了另一番独特的境界。最后,小诗是以一种祝福的口吻作为结语,以一份深深的祝福之情为作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其间韵笔委婉缠绵,余味不绝,同时也显示出作者文思敏捷以及笔墨的老道。非常欣赏!

63.春雨                                          

文/利剑(辽宁)                        

悄悄撒下绿色雨滴

柔柔的

快乐复苏大地                               

小草

愉快的钻出地皮

嫩嫩的

身上沾满了晶莹般的雨滴               

柳枝

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泛绿

情不自禁的下垂

随着春风快乐的飘逸                                     

桃花

吻着春雨

雨滴轻轻滑进花香

花瓣怒放得神彩奕奕                      

小溪

接住春雨

顺山而下

向江河通报春暖花开的气息  

【天外天简评】在诗人的笔下,有些诗如画、有些画如诗。诗意塑造的画面,令人不愿走出,真想长醉不醒,停留在最美的画面里,栖息在至美的诗意中。应该说,这是一幅动静相宜、有声有色雨后早春的美丽画卷。诗人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笔调,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令人愉悦、令人欢欣、令人陶醉的雨后葱茏的旖旎风光。清新宁静的画面里,雨滴是绿色的、小草是嫩嫩的、柳丝、桃花、还有欢快的小溪伴着润泽的泥土气息弥漫了整个大地。早春的世界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真乃是,桃红柳绿、草青水秀,柳丝荡漾,栩栩如生,一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诗歌中,单纯写景的诗,难度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诗人必须要运笔灵活,景象鲜明,造成一种生动形象的意境,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感觉。利剑老师的这首小诗在这些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尤其是在景物的衬托和形象的拟人手法上运用的比较到位,显得生动传神,诗情画意兼备,不仅为读者带来了可感可触的审美体验,而且意境优美,构思精细,写尽了雨后万物的盎然生机。非常欣赏!

本期审稿编辑/带刺的玫瑰

个人简介:天外天。吉林省新诗学会会员,长春电影制片厂特约评论员,长春新诗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大众电影》《影视周报》《电视.电影文学》《吉林日报》《长春晚报》中国诗歌网、王蒙文学、中诗社、中诗报、神州诗歌报、江南诗画、五岳文学等多家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