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读书无用论”(下)

 曹文凯 2023-03-26 发布于辽宁
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点——读书。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有道理吗?有;可行吗?不。
法国诗人勒内·夏尔说: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我们不能因为将来一定会死而不活;不能因为吃饭可能被噎着而不吃;不能“早知如此”,所以做不到“何必当初”——知行合一的一种解读就是:知与行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不能因为读书会开阔眼界,会给人带来“独立之思想”,而眼界和思想可能会让人“狼子野心”“欲壑难填”,就选择“生于斯,死于斯”,闭目塞听,一辈子不挪窝——大清国就这么完蛋的。

读书,意味着探索,探索,意味着可能,所以,读书创造可能。
说起来有些悲哀。当年的荷兰、葡萄牙因为这种探索精神获利颇丰,而没读那么多书的印第安土著则惨遭杀戮。这个例子并不很恰当,但是有用。就像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成为“人上人”,但绝对有用。你要说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我还觉得有点道理。因为大多数人眼中,知识就是用来实现“咸鱼大翻身”的,纯属霸总爽文看多了。但你要是说读书无用,我就觉得你得再读点书。不说别的,我读书了,才能在这儿白话这么老些。
有人说,超市收银员月薪4000包吃住,我学会计的月薪3500,还得租房。读书有什么用?听好了:4000是不读书的她的上限,而3500是读过书的你的起点。所以我说,读书创造可能。

读书,能让我们站在高处。
熊培云说:“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读书,恰恰能让你站到高处。我不想举例论证了。说一道数学题吧: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一般人都想不到答案是把102变成十的平方。因为思维定势。而读书会帮我们打破思维定式,挪动,不止左右,还有上下。
读书,意味着认清自己、感知世界、自由选择。
读书,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意味着从书中提取方法论并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所以,中传硕士做火锅店保洁怎么了?华中师大毕业5年存款不到5000又能怎样呢?难道要像孔乙己一样,去“窃”来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颜面吗?说读书无用的,是真的没读过书啊!
长衫当然是读书人的骄傲,但并非脱不下。读过书就知道,温在躯体,饱在腹中,傲在脊骨,绝不限于一件衣服。
当读书人敢于脱下长衫的时候,那件长衫就永远穿在了身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