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武昌明代楚王府新识 朱元璋六子楚王朱桢的王府

 人文武汉 2023-03-26 发布于湖北

对楚王府的模糊认识

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六子朱桢(1364-1424)被封为楚王,洪武十二年,武昌城中之城楚王府建成。但今楚王府已踪迹全无,人们对其所知甚是模糊,而有些书著所述也甚至是错误的。

如在同治年间的《江夏县志》中述:明楚藩故宫,在高观山下,前临大朝街,左阅马厂,右长街。宫广二里,袤倍之,瓦石为城,明季兵燹,所存旧制仅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后宰诸门……

其实,据明时规制,正阳、东华、西华、后宰(应为厚载)诸门只有京城皇宫才能有此名,而作为藩(亲)王的楚王府,城门命名也是另有定制的(见后文) 。

而称楚王府“广二里,袤倍之”也是夸张之语。若真是这样,那将比北京的故宫还大,甚至连武昌的南城墙(今保望街)也会被包含在楚王府内了。

为此笔者作了些探讨,查看了《明太祖实录》、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明史》等史志中相关部分,并参考自明至今的有关地图,再加上对实地和对一处施工工地的跟综观察,201242日,笔者发帖《武昌明代楚王府猜想》说明自己的观点。但因原文举证过繁,今且压缩从简作述。

楚王府两道外墙及各门真实名称

其实,明时各地藩王府的规模做法是有严格的统一规定的。如在《明太祖实录》中,洪武十二年十一月有记: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

再据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司志,藩封》述:楚王府,在司东南一里,洪武三年建府,周围甃以砖城,城下为池,外为红墙。为门四,南曰端礼,东曰体仁,西曰遵仪,北曰广智

在今人的口述、书著中,都只是笼统地称作为“楚王府”。但从上文可知,楚王府除王宫的城墙外,还有一道护城河(池)和一道边界红墙(估为普通围墙,粉作红色)。因此,我们所说的“楚王府”,实际上应该分为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城墙内的藩王宫城;一个是指整个红墙以内(包含宫城)的全部范围。

为了便于区分理解,拙文中将城墙内的藩王宫城称为“楚王宫”;将围墙范围内(含楚王宫)统称为“楚王府”(引用的他文除外)。

综上也可知,楚王宫的城门分别为端礼、广智、体仁、遵义四门。含有礼、智、仁、义四字。而宫城外的红墙也有四门,除正门为牌坊式的灵星门外,其余三门名称分别与王宫门名称对应。

由此也可见,各书所述楚王府诸如有正阳门、东华门、西华门、后宰门、镇楚门等说法皆误,(今它地藩王府也有类似叫法)实应为民间在清以来的误传。

楚王宫城墙及城门的具体位置

在《湖广图经志书.司志总图》中,布政司(今司门口处)东南,即蛇山中部南侧,明确标有一“楚王府”处,并可隐约见到南大门标为“端礼门”。可惜古图不成比例,很难断定楚王府在今日的具体位置。时至今日,其位置说法也多有不一。

但笔者发现:在一幅清末1909年用近代技术测绘的《湖北省城最新街道图》中,与明地图中楚王府的对应位置处,有一个“口”字形街道图,在“口”字中下部正中,还有一条垂直向南的街道。整个图形似一苍蝇拍状。而上述的五条街道至今基本还在。再经过参考几幅不同年代地图中街道的逐步演变,笔者认为,此“口”字形,当为楚王宫城墙被拆后所形成的四段街道,即原楚王宫城旧址处。

王宫四边城墙、城门具体位置应是:

南城墙,今读书院街(清读书堂街),正中为原端礼门。门前垂直南行路即今复兴路(清大朝街),为南去灵星门的大道。

北城墙,今后宰门街(清时称板壁街,魏家巷),正中为原广智门处(今黄鹤南路引桥下)。

东城墙,今体育街(清西大街),其与彭刘杨路(清广仁堂街)交汇处为原体仁门。

西城墙,今后长街(清同名),与彭刘杨路交汇处为原遵义门。

当然,上述说法还有许多旁证,主要如下:

(一)在一些清末民国地图上可见,由上述四街道构成的王宫城角处,都有一些弯道形成(见1909年地图)。此当为清代时红墙无存,但宫城(或残墙)尚存时,人们为绕行宫城城角而形成的弯道。有些至今仍可见。

(二)在现场还可见到,读书院街北侧比南侧高一米多,还可见在读书院街与后长街交汇后,向解放路方向去的一段为一下坡的弯道;而在后长街北与新街(原称火巷)交汇后,也有个下坡的弯道。这不但说转弯处即宫城城角处,而且说明,宫城内陆面原高于城外。

(三)在一些老地图中,东南角、西南角分别标有“皇城阁”“三佛阁”的地名。武汉方言“阁”“角”同音,说明此处原即为楚王宫城的城角。

(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据《明太祖实录》中述,洪武十一年七月,朱元璋“曰可”批准了各地藩王宫城范围的大小:乙酉,工部奏:诸王国宫城纵广未有定制,请以晋府为准,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制。曰可。

明代180丈为一里,五尺一步,一尺约31.1厘米。故藩王宫城规定周长约2160米,东西约467米,南北约613米。而在卫星图上量取,今后长街至体育街距离果然约为467米。完全符合明制

不过,在卫星图上量得,今后宰门街至书堂院即宫城的南北长度,却比规定的613米短约40米。笔者认为,这是缘于宫城南有一片水域之故(见1909年地图),这在后期的对工地跟踪观察中也得到以证实。但想必是即不越制,因此尺寸短些也无妨。

只是单面砌砖的王宫城墙

洪武四年正月,中书省制定了一个各地藩王府宫城墙、宫室高度,及装修标准等的具体规定,朱元璋“从之”。《明太祖实录》中原文如下:

凡王城,高二丈九尺五寸,下阔六丈,上阔二丈,女墙高五尺五寸,城河阔十五丈,深三丈;……立社稷、山川坛于王城内之西南,宗庙于王城内之东南,其彩画蟠螭改为龙。从之。

应该说,有关城墙的介绍显然已经是很清楚的了。不过您千万不可一眼扫过!因为如果您愿“校真”,按上述尺寸依比例绘制一幅城墙断面图,就会惊奇的发现:这样的城墙只能是一面砌砖了。

不难理解,城墙为了御敌,向外的一方越陡峭越好。今假定城墙外立面与地面垂直,依前述上底为2丈,下底为6丈,高为2.95丈的比例绘制一个直角梯形,就会发现,梯形的另一边(相当于城墙的内墙面)会与底边形成一个夹角,经计算(或量取),此夹角约为36.4度。若果真如此,这时在内墙钭坡上砌砖就没有必要了,那就成了“铺砖”。

其实,这种一面砌砖的做法古时也很多,优点就是用砖少,造价低,城墙内侧分层内收夯实后,形成一步一步的“台阶”,也有利于战时人员上下,方便随时随地登城御敌。

楚王宫的城墙是否也如此呢?我认为至少在明代初年即当如此。至于后来的宫城(包括全国各地藩王府)是否有所更改,如宫城大小,城墙是否两面砌砖等也可能有变,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如《明史》中还述有:“弘治八年更定王府之制,颇有增损”。

护城河与红(围)

从前文可见,《明太祖实录》中述宫城外还有一道围墙,《湖广图经志书》述有“城下为池,外为墙”。

先说说宫城外的池(护城河)。

古代筑城墙,必当取土。挖沟筑城即省工,且又在城外形成一条护城河。楚王宫外有无护城河?因地基未予开挖,只有存疑。但是,从读书院街东端南侧一施工工地处看到,即民国地图标有洗马池处,此处地下确实有大片污泥。因此,笔者认为书院街即原楚王宫南城墙址,也就是因为至此水中不易筑墙之故。王宫南北长比规制少了约40米。而此大片水域,则也自然成为了护城河(池)的一部分了。

再说说楚王府的围墙(红墙)。

据查,明时对藩王府的围墙大门名称有规定,但对其范围并未限制。西安的明秦王宫外也有一道“萧墙”,“周九里”。因此估计,楚王府的“红墙”,当为被粉为红色的普通围墙。

又据《明太祖实录》:“立社稷、山川坛于王城内之西南,宗庙于王城内之东南”。再据《湖广图经志书》:“庙在宫城外巽方二百武许”。(巽方为东南方)而明时楚王府之宗庙,即后来的烈士祠处(址在紫阳湖公园大门对面,今仅存烈士祠大门)。然后参照1909年地图中的街道、湖泊位置等因素,估计此红墙可能北至蛇山脚下;南至张之洞街北侧;东至阅马场红楼西至原烈士祠东侧一线;西至近解放路。大至为一个长方形。按前文已述,红墙也有四门,分别与宫城四门对应,除南门名灵星门外,余与对应宫门名相同。

而其中灵星门应为一座牌坊式大门。从1909年图中可知,在垂直于书堂街正中南去,有一条大街名大朝街,即今复兴路。不难理解:其垂足点即端礼门处,复兴路即为出宫城的大道,而复兴路与张之洞路交汇点即灵星门处。

综上所述,笔者在卫星图上估绘出明楚王府在今武昌城区的位置。自信其中所估楚王宫城墙的位置误差不会超过10米;但其外围的红墙(围墙)位置,就只能当作示意图了。

楚王府的相关遗存

由于楚王府毁于明末,且又地处城中腹地,几百年来其处建筑物多变,地基也历有挠动,因比地上地下旧迹皆己难寻。

现仅有梳妆台、八卦井、双眼井,九龙井(此井在一房内)几处遗迹,但也可能是清代遗存。不过,在黄鹤楼公园白龙池拦杆处,嵌有四个六七十余公分长的石雕龙头,即应为楚王宫台基四角的螭首原物,自是十分珍贵

后记

20127月后,据对楚王宫东南角外建筑工地基坑出土的跟踪观查发现:

一,靠基坑北侧一线(紧临读书院街),由于城区地基多次挠动,未能发现整块的城墙脚红砂石,但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红砂石。这也是此处即为楚王宫南城墙旧址的一旁证。

二,现场有大片淤泥,比清末地图所示洗马池要大。因此宫城南墙只有至此而止。

三,7月12日,笔者在该工地还发现了一条由楚王宫通向洗马池的砖拱下水道。该水道位于楚王府东南角约50米处,由北向南伸入工地内4米多,(前段已挖除一部分)水道高、宽各约两米,其拱顶距地表约1.5米,侧、平交替共砌有六层城砖。(后经深知古砖年代的网友“三阳开泰”现场观查,认为是明代城砖)根据其位置,深度,抗压能力(王宫城墙的重压)等因素综合判断,笔者认为此水道当为楚王府的排水道无疑。此后再去时,基坑内全已清除。但相信压在今读书院街下,即原城墙下的一段一定应还在。

另外,据几幅清末地图所示,在与此对应的王宫西南角内,清末时有一水塘名营房塘。根据我国建筑对称的做法,和考虑王宫排水需求,这里会不会也有相同的一个对称的下水道通向城外的西湖呢?这恐只有待以后开挖方可得知了。

1909年的武昌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民国时期 武昌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