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作诗(三十九)

 新用户3134eDv6 2023-03-26 发布于陕西

      高尔基说,长篇小说就像是大炮;有人说,短篇小说就像匕首。那么,诗呢,该用什么来作比喻才合适?在我自己的心里,我觉得诗就像奶糖,那种一小会儿的甜,真的是太好了。我喜欢吃糖,打小就喜欢。可能是当时饥饿年代物资匮乏的原因吧,我们连白面蒸馍都吃不上的情况下,更不要说什么外来的稀缺物水果糖了。说起来真的是要叫人笑话了,我把自己吃过的那些糖纸纸儿,都细心地收集着,存放在一个盒子里,叠成整齐的一沓一沓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拿出来显摆。——也不独独是我显摆,那个时候的伙伴儿们都显摆。显摆糖纸纸儿,是我们童年时代的一股流行风。

      ——我对诗的感觉,真的就是水果糖一样的。

      真说起写诗,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不过就是闷着头瞎写爸了。不注意格律诗的那些讲究,比如平仄了什么的,那些个都太严苛。虽然大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但是真听不进去。那个时候我没想到现在自己会跟诗扯上关系,但是即便就是知道能扯上关系,我也不可能把这玩意儿搞通搞懂。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深奥的问题,很多专家研究一辈子,也未能尽其精髓,我们这些资源稀缺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不能因为诗的讲究太多,就不写了!因为,我们有些时候的感受,还只有用诗这种形式来表达才妥当。散文不行,小说不行,只有诗,你还真拿它没辙。尤其在新近这些年出现了“颁奖词”之后,诗的实用性更加强化了。写颁奖词,那就是诗词和元曲以及现代白话文的精巧组合。做不到这一点,颁奖词就达不到好的要求。

      我的写诗,原则上不叫写诗,准确来说应该是“凑诗”。真的,不过是很多时候我凑的比较顺畅,而且还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意思。我能这么比较大量的凑诗,——这一次已经到了《自作诗》(三十九),每次最少五首。很多人都问是怎么凑出来的,我的答案都不变:要想写诗,得多读诗。诗,读的多了,就有了诗的感觉。凭着这种感觉,模仿古诗来写,起码不会太差的。我现在坚持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每天推出一首诗,“今日诗词”,就是这个意思,让自己找诗的感觉。

      其实,说到为什么自己会跟诗纠缠上,并且关系能一直保持得这么紧密,最初的动力是为自己写散文小说炼语言。这一方面,我深有体会。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语言文字的精炼精深,而诗这种短小的体裁形式,正是它的固化。你想想,要用二十个字,二十八个字;四十个字,四十八个字,表达出一篇文章一样丰富但却可能更美妙的东西来,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人说,写诗是雕虫小技。对于这样的人,你最好一笑了之,避而远之。这就像有人非要说造原子弹就跟鸡下蛋一样简单,你还跟他说什么呢?因为不懂,所以不怕,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不要怪他们,不与其论争就行了呗。

      我从来没有拿自己的这些所谓的诗示人。它们躺在我的公众号里,被有些朋友看到了,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对于这些看法,我都接受。因为,说好的,是一种鼓励,说不好的,是一种督促。反正,都对我有好处,他们让我有一种努力写好的意愿。

      如果说我现在的写作还有一点小成绩的话,那就是语言功夫稍微差不多了。这要归功于我读诗和写诗,它们让我在自己使用字词的时候,不但要注意精炼,还要注意音韵。好的语言功夫,就显在这两个方面。所谓的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就是在这里。

      日常生活中,我特别讨厌废话多的人。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东拉西扯半天。他们好像觉得,耽搁别人的时间是个无所谓的事情。我想,他们大概实在是生活无趣,肯定也没读过诗,不知道语言的最起码讲究是“精炼”。所以,写诗也给了我这么一个习惯,尽量减少废话。

      要真的让自己说说写诗有哪些讲究的话,我觉得自己还处在初级阶段:先努力让自己的诗有一种画面感,或者说再加一点动态感。虽然距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差老大距离,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

      阳春三月,诗兴与草木一样蓬勃萌芽。看到美,就用诗写出来,也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享受。    

               三月十八日老家所见

      桃花点点梨花繁,流水淙淙绕畦弯。

      三两鸡鸣深树里,鸦声飞过石桥边。

                       早行所见

      布谷声声透窗纱,晓风柔柔拂面颊。

      城中向来知春晚,街边梧桐初绽芽。

                     癸卯春分日

     春分日夜各半长,村庄农家耕锄忙。

     读罢书来春困重,凭窗且看郁金香。

                  过宝鸡公园南路

      一夜春雨喜初晴,夹岸河柳才泛青。

      园中歌舞翩翩起,小儿傍路画风筝。

                           菜子花

      桃花艳艳满山冈,做对蝴蝶追逐忙。

      最爱田间菜子花,一片明亮一片黄。

   西安惠安小学紫荆花遍开,凑诗以记之

      培桃育李抚幼芽,寒来暑往度芳华。

      好是东风巧施手,满园尽放紫荆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