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4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中,拟将冷淡、漠视等行为纳入家庭暴力范畴。 这将人们常说的“冷暴力”纳入了司法裁决层面。事实上,在安徽的草案之前,2020年,吉林的反家暴条例中,已率先对“冷淡、漠视”行为作出立法规制。 你在婚姻中,遭遇过冷暴力或者说冷漠、漠视吗? 一位律师通过处理的309件离婚案得出结论: 30到35岁,是离婚的高峰期,其中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是男方的两倍,但主要离婚原因并不是家暴、出轨等大事,而是“漠视”这件小事。 对很多人来说,在关系中,比暴力更令人害怕的是漠视,有的人宁可忍受暴力,也不愿意面对漠视。 从冷漠而来的孤独是一种没有人理解的寒意和落寞,并不是身边没有人在左右。 ![]() 之前,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天气冷,妻子想着一家人可以开开心心一起吃顿火锅,花了三四个小时熬汤备菜准备了一桌火锅,可丈夫下班回家后看了一眼,一句话都没说,自己煮了一碗面条吃了,妻子准备的火锅,碰都没碰一下。 妻子说,没想到丈夫会表现得这么冷漠,他性格内向,遇到什么他认为不开心的事,就会这样。他们没有吵架,自己很难受,以后可能不会再做火锅了。 没人知道丈夫在走进家门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但妻子的心,一定跟火锅一样冷掉了。 这条微博下面有3.5万条评论,写满了形形色色的类似经历和感受。 一条一条地翻下去,忍不住感慨,竟然有那么多婚姻中的伴侣用这样的方式生活着。 就像上面的妻子说的那句“我们没有吵架”,那些“沉默地冷漠着”的婚姻,或许才是另一种绝望。 曾经,在公号上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你的婚姻里,有没有感受到过漠视? 很多位朋友描述了他们在婚姻中被漠视的时刻: ——“孩子病了,他就嫌吵搬到了客房,深夜,我独自抱着大哭的孩子,默默流泪,他在隔壁呼呼大睡。” ——“除了吃饭、睡觉、孩子,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没有肢体接触,心好像是隔开的,一点交流的欲望都没有,完全像两个合租的租客。” ——“我在婚姻活得像个单身。我丈夫一年四季就回来一两次,一年四季不给我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我想离婚,他不愿意,父母也不准离,为了他们面子。” ——“他在你身边,但一直玩手机。” ——“他对我视而不见,我活得像个女战士,活得像个单身汉。感觉自己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与老公两地分居,自己在家带娃,没朋友,没亲人。” 每一句留言都是婚姻中的一个流泪的故事,一字一句都敲打在心上,隐隐作痛。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婚姻中的冷漠是一场双输的战争,输掉的就是温暖的婚姻。 我们可能需要探究:一段婚姻中,选择“温暖与爱”明明对双方都有利,为什么会有人非要冷战呢? 学员常哥的故事,给了我们启发。 讲述者:常哥;婚龄:6年 我和妻子刚刚正在冷战。 前几天,她开车追尾,一查保险还出了问题,我从家里跑到交警队处理到半夜,回来路上说了她几句,她就哭了,跟我吵了一架。 她做事毛躁,隔三差五就追尾剐蹭,说了无数次,就是改不了,我也挺累,真的。 我和妻子是自由恋爱,我比她大几岁,一直以来生活中都是我照顾她比较多。 我是比较理性的人,做事讲究原则,工作也好,家庭也好,我希望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 她做事就比较随意,想到哪儿干到哪儿,属于那种比较感性的人。 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我们会有摩擦,每次指出她不对的地方,她都会不高兴,嫌我总是挑毛病。 生了孩子后,矛盾就多了。 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童年过得挺难的,现在自己有了条件,希望给孩子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可她觉得孩子散养就行,不能太累,特长班上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像对很多事都不在乎。 因为这些事,我们没少争论,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下次还吵。 我特别不喜欢的一点是,每次我跟她认认真真讲道理,她要么哭,要么闹。 我承认我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爱讲道理,可夫妻在一起还要装和谐不也挺没意思的吗,稀里糊涂地你好我好,下次还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吵架。 我讲道理,是为了让她明白该干什么不干什么。自己干不好,还不让别人说,这不是强词夺理吗? 她说我总是挑她的毛病,是嫌弃她,是找茬,其实我是为了她好,为了这个家好。 这样的事多了,我觉得特别累,话也越来越少。 我不是不愿意跟她说话,是因为就算我说了,从她那也得不到任何帮助,说不上还得罪她,还得听她的唠叨和哭闹。 有的时候,我们一天都说不上十句话,更可怕的是,我觉得我已经开始讨厌她的喋喋不休了。 这个故事真实戳中了很多婚姻的真相。 我们也不能用谁对谁错来判断婚姻中的大多数冲突。 从妻子角度来说:刚追尾,正在惊慌失措,当时的需求就是安慰、拥抱和一句“没关系”,但是得来了一堆批评指责…… 从丈夫角度来说:我已经很累了,需要妻子的理解和相互扶持,但是妻子就像个没长大的小孩,随意懒散到处闯祸,还得他去兜底…… 同时,这段故事也戳中了冷漠婚姻的两个痛点,需求不匹配和沟通不到位。 1、需求不匹配 在关系中,每个人最真切的需求其实都是被看见,被理解和被欣赏。婚姻中也不例外。 就像常哥的故事中,夫妻两人完全没有做到对对方的欣赏、理解和看见。 常哥不欣赏妻子的“感性”和“随意”,所以一直想用道理改变她,而要想一个人改变,道理肯定不行,只有爱。 而妻子没有看到和理解常哥的辛苦,心安理得做一个被照顾者,一旦要不到就哭闹。 婚姻中,许多痛苦的起源,都不是我们想有意伤害彼此,而是彼此的误解和表达需求的错位。 真正的理解是,我们能够静下来,倾听彼此的心声,还事情以真相,真正地看到、理解和欣赏对方。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好的沟通,也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 2、沟通不到位 沟通一定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 常哥的故事里直指婚姻里常见的沟通困境,是一个人喋喋不休,一个人充耳不闻。 很多人觉得,我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想发的脾气发了,我痛快了,就是沟通,至于你听不听、怎么想,跟我没关系。 这样的沟通是婚姻中最大的消耗,消耗的是彼此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什么样的沟通是有意义的?是对方听得进去,并且愿意给你回应的,哪怕是生气、发脾气,也好过无动于衷。 所以,不要总是考虑自己在怎么想,要去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让沟通更顺畅。 有意义的沟通,一句顶一万句。总是讲道理的不是爱人,是家教。 有时候,沟通的方式比沟通的内容更重要。好的沟通,是婚姻最好的催化剂。 ![]() 家是讲情的地方,婚姻不是谈判场,夫妻是伙伴不是对手,不是证明谁对谁就赢了,赢了口角,可能失了亲密。 婚姻是一地鸡毛里的琐碎幸福,是一路磨合中的信任和默契。 那些鸡毛蒜皮的所谓对错,争执的结果只是让感情疏离,矛盾激化,这样的争执毫无意义。 对错不重要,看清双方的真实需求,并寻求一个共同点最重要。 婚姻不是一个账本,非要算得清清楚楚;婚姻是一本书,需要慢慢地、用心地读。 |
|
来自: 茉莉7eo6t3y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