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老王——错乱时代里的一抹温情(第二三课时)

 行人呓语 2023-03-26 发布于重庆

第二三课时 
熟读精思老王“苦中善”,细读品味杨绛的“愧怍”

【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引入话题

教师导入语: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杨绛眼中的“老王”,老王眼中的“杨绛”,请大家思考:他们是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呢?找一找,在全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我”对老王的情感?

学生反馈:“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目标:谁是那个幸运的人?谁又是那个不幸者?为什么杨绛对老王有“愧怍”之情?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细读法,重点探讨杨绛的“愧怍”。

【教学环节二】方法导引,细读“愧怍”

一、知识链接:细读法

何谓“细读”,即逐词逐句地读,甚至标点。要求读出词句背后的潜台词及作者的情感。

1. 如何逐词逐句读?使用替换法。即思考换一个词,换一种表达行不行?

2. 如何读出潜台词?使用提问法。即学会在无疑处置疑,多问“为什么”“怎么样”。

二、示例文本“细读法”

示例: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替换法:“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能否换成“钱先生坐车看病,不要钱”?

提问法:

(1)老王为什么坚决不肯拿钱?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2)我为什么一定要给他钱?

(3)“我笑着说”中的“笑”有怎样的意味?

知识链接:1. 文化大革命;2. 干校;3. 文革中杨绛一家的处境。(略)

师生结论:仗义多是屠狗辈。

教师过渡语:“愧怍”指心理的惭愧,它是指一个人应该做、可以做、能够做,但是却没有去做而产生的一种自责的心理状态。在这篇课文里,杨绛可以对老王做哪些事情,但她却没有做,以致让她产生了愧怍的心理呢?

三、细读“外貌”,体会愧怍

学生活动:细读老王外貌,体会如何写外貌,分析外貌描写作用。

师生共读:

1. 老王身体的异常:

(1)描写外貌,重点突出杨绛的内心感受,使用大量描绘死亡的词语,比如“直僵僵、死灰、棺材、僵尸、骷髅、枯黄、干皮、白骨”这些词语,暗示老王身体的异乎寻常。

(2)描写身材,运用比较法,“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位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连续使用了三个“不”字,“不显得那么高”,“不那么瘦”,“不那么直僵僵的”,表现老王身体的异乎寻常。 

2. 杨绛反应与表现:老王强撑病体前来告别,相赠杨绛香油和鸡蛋。对于他此番前来的相赠,杨绛有“吃惊”,有相问,但她却没有多问,“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3. 师生结论:面对老王倾情的相送,临终的告别;杨绛没有多问,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吃惊,是害怕得糊涂了?总之,杨绛为自己清醒的体察却无所作为而愧怍。

细读片段:

教师:老王前往杨绛家送香油和鸡蛋,杨绛“听到打门”,请问,这里为什么用“打”字,而不用“敲”字呢?

学生:“敲”字,指头有弯曲;声音是清脆的;“打”字,突出老王的手指已经不能弯曲,他整个身体都是直僵僵的,更何况是手指呢?他的手可能软绵无力,前去叫门,只能是将手无力地放在门上,使出全身的力气,所以这里杨绛听到“打门”。

教师:这里表现出杨绛听到声音的“异常”,那么她第一眼看到的老王有无异常呢?

学生:有。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教师:如何理解“镶嵌”一词?

学生:“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突出了老王身体的僵直与死气。

四、细读“语言”,体会愧怍

学生活动:细读老王与杨绛见面的对话,分析对话里的潜台词。

师生共读:

1. 比较两处“笑”,分析“强笑”背后的心理:第一处“笑”,是杨绛对老王的安慰与体贴,希望老王收下车费,表现杨绛处变不惊的淡然与从容。这一处“强笑”,杨绛内心有巨大的疑惑,老王的身体异常,生病与虚弱,当比“我们”更需要营养的补充,坚持送鸡蛋与香油,是否别有所图?表面送,实则强卖?老王需要钱?面对老王身体的异常,举止的异常,杨绛的心理疑窦丛生。有盛情难却的尴尬,但老王的意思很明白,是送。但生活条件明显好过老王的杨绛,如何好意思收下处境这样悲苦之人的馈赠。

2. 细读杨绛的语言,分析背后的潜台词:“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一个“都”字,写出老王的倾囊相授;一个“都”字,写出杨绛的强烈疑惑。强调“新鲜”与“大”,突出老王的盛情与慷慨,表现杨绛的受之有愧。两个“我知道”,实则愧怍自己当时的“不知道”,不知道老王病之重,不知道老王情之重。愧怍自己“自以为是的大方。一句“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是高高在上的施予,是看似悲悯的俯视。

3. 细读老王的语言,分析背后的潜台词: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老王想要什么?老王想要尊重:“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老王想要理解:“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而“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老王在杨绛一家人的身上,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情与关爱。他想要有一次充分的回馈与感谢。

4. 师生结论:面对老王明确的申明“我不是要钱”,但杨绛却执意用钱去打发老王,是为看轻这一段贫贱相交的情谊,此为杨绛的“愧怍”。

细读片段:

教师:老王到杨绛家送香油和鸡蛋。是“送”还是“卖”?哪里看出是“送”的?

学生:第13自然段里,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王是给杨绛来送香油和鸡蛋的。

教师: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送东西给别人?

学生:朋友。

教师:也就是说,在老王的心里,是把杨绛当作了自己的朋友。于是,才有了送香油和鸡蛋。但杨绛当时认为老王是送香油和鸡蛋吗?她是如何问老王的?她用了哪个动词?

学生:第11自然段,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教师:我们能运用细读法中的替换法,品味一下这句话吗?“强笑”可以用“微笑”替换吗?文章还有一处写到杨绛的“笑”,请问这两处有何不同?

学生:不能替换。强笑是指勉强笑着。杨绛被老王突然的慷慨吓住了。“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教师:为什么杨绛会被老王的慷慨吓住?杨绛仅仅是被老王的慷慨吓住了吗?

学生:被老王的外貌吓住了。

教师:杨绛使用了大量充满死亡气息的词语来描绘老王,她被老王的外貌吓住了,这说明她当时清醒地意识到老王的身体异常没有?

学生:意识到了。

教师:哪句话体现出杨绛意识到了?

学生:第8段最末一句,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教师:前面有没有关于老王生病的描述。

学生:有。第7段后面。

教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齐读。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教师:在杨绛看来,老王生病了,老王肯定比他们更需要香油和鸡蛋补充营养,老王之所以来送香油和鸡蛋,可能是想将他的香油和鸡蛋换成钱去看病。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她说的话“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注意杨绛使用了“送”字没有?

学生:没有。

教师:第10段的最后一句话,“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从这一句话里,杨绛是清晰意识到老王此番前来,是送鸡蛋和香油,但她却用了“给”字,“送”与“给”有没有区别?

学生:有区别。

教师:老王意思是“送”,杨绛认为是“给”。“送”是不需要回馈的,“给”是暗含有条件的。杨绛坚持要给老王钱,出于知识分子的礼貌与尊重,她用词很讲究,说话很客气。她怎么可能接受一个家境凄苦,生活拮据的三轮车夫的馈赠,她肯定要给出对等的回报,甚至略高的回报。

【教学反思】此处教学环节,可否还原当时的情境,将其设计为舞台话剧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老王与杨绛两人的心理状态。

五、细读“行为”,体会愧怍

学生活动:细读老王与杨绛的行为语言,读出两人没有说出的话。

师生共读:

1. 细读“不是要钱”却“攥着钱”:老王赶忙止住我,郑重的申明,为何最终却接受了“我”的钱?他“站着等我”,“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在死亡的来临,钱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让活着的人心安理得。于是老王接受了杨绛的钱,是为了让杨绛安心。他安静地告别,安然地离开,他的情谊已经抵达,接受与否不再重要。他的情感很深沉,他的离开很“滞笨”。他不是“拿”钱,他一定是“攥”钱。他想攥住的不是“我的钱”,而是想攥住“我曾经给予的温情”。

2. 细读“直担心”却“站在楼梯口看”: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悲苦。杨绛心里有抱歉,心里直担心,但她始终只是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杨绛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老王是如何回家的?老王是如何来到杨绛家的?他有哪些来往的困难?在细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老王视力的模糊。“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前面的外貌描写,眼睛是为点晴之笔,暗示出老王行动的不便,看不清路,是摸索着前往。其二是杨绛楼上的住址。直僵僵的身体,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何等地困难与艰辛。视力这样模糊,行走这样困难,但他还是来了,来送香油和鸡蛋。我拿了钱打发,我站在楼梯口看,看他一级一级下楼去。惊心动魂的“看”!

3. 师生结论:面对老王的倾情相送,杨绛用钱打发;面对老王的临终告别,杨绛站在楼梯口目送,是为杨绛“愧怍”的地方。老王视杨绛为生命里重要的朋友,杨绛将自己当作老王拉三轮的一个主顾。不对等的地位,不对等的情感付出。

六、细读“钱”,体会愧怍。

【教学反思】此处教学环节,可否让学生补写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话。或者让学生想象老王离开杨绛,回到自己家的情形。虽然教给了学生细读法,词语替换与提问的两个策略,但在细读咀嚼上,活动形式以师生对话交流而开展,始终感觉课堂略有单调之感。层次推进不够明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