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带处理的事

 fjgsd 2023-03-26 发布于广东

20世纪50年代多轨录音机发明之前,没有多轨录音的概念,没有混音的概念,声音从话筒几乎被直接记录到磁带上。随着多轨录音和混音的出现,职业的母带处理师也相应出现。但严格来说,唱片进入到CD时代,母带音频工作站出现以后,母带处理师这一职业才被定型。母带处理是音乐专辑声音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把风格、音色、动态、响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不同音乐作品放在一起形成专辑时,需要调整它们在声音上的一些特性,调整曲目间隔,添加相关的元数据信息等等,使其在声音上更具整体感,并符合出版的技术需求。母带处理是连接专业音频制作与消费者的桥梁,母带处理师可以更加客观、更加理性地看待相对陌生的混音作品,在一个更加苛刻的环境下再次检查并调整混音的问题。除去一些规定动作,母带处理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可能比混音师还要多,特别是对整体声音的把控,从整体声音中找到问题所在。这个整体并不仅仅是一首歌的整体,而是一张专辑的整体。优秀的职业母带处理师有着更的耳朵,以及较为全面的艺术与技术素养,真正好的母带处理,是有可能提升混音档次的。当然,对于母带处理师而言,如果混音足够好,除了一些必要的工序以外,并不会对声音本身做太多手脚,但前提是,你有能力判断出这是一个好的混音。所以,“什么都不做”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与传统音乐不同,如今的非传统音乐领域,专辑的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单曲所取代,母带处理环节和混音环节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母带处理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单曲模式下,母带处理师仅需要把精力放在一首特定的音乐上即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母带处理,它缺少了一些母带处理的必要流程,但我们暂时还把其称为母带处理(现阶段,可能更多的是Maxing,而不是Mastering)。目前,很多混音师也承担起了母带处理的工作,但一首音乐的混音师最好不要同时是该音乐的母带处理师。不要曲解,并不是说混音师不能做母带处理的工作,而是最好不要自己为自己的混音做母带,由于混音师无法完全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混音作品。试想,硬要从自己的混音作品中找出毛病,这件事情本身就很难,最后会变成“为了做母带而做母带”。“批评并不难,难的是自我批评”。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混音师与母带工程师为同一人担任,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一种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无关对与错。技术普及一定是好的,但二者的角色转换确实有一定难度,它们主要的声音关注点并不太一样。如果混音师同时担任母带处理师,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客观理性,两个过程最好在不同的监听系统下,相隔一段足够的时间进行,也就是要保证耳朵是足够“新鲜”的。当然,监听系统必须是你所熟悉的。

在数字时代,许多音乐类型的声音可以做得很响且没有明显失真,响度最大化逐渐成为了母带处理的首要目标。底鼓、军鼓等瞬态乐器,其峰值持续时间极短,即使有一定削波,也听不太出来失真,贝斯与失真吉他,信号在经过箱头以后,就没什么动态了,可以轻轻松松的往上顶,这些都是对压缩器和限制器反应比较友好、比较“吃压缩”的乐器,也是流行音乐的主干声部。1所示,是一首摇滚乐专辑中,重拍的瞬间。顶在峰值上的是底鼓的敲击,削波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ms,由于时间太短,人耳反应不出来失真,有时甚至会错以为是鼓皮的咔哒声,而且又混杂在失真吉他、贝斯等声部之中,也很难分辨。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同品质的音乐,响度足够大的在第一耳时通常比响度小的要好听,许多音乐人的第一诉求就是“声音要响”,这也催生了业内熟知的“你响,我要比你还响响度战争”。“响度战争”早在黑胶时代就有,但由于当时的技术和载体所限,声音就只能做的那么大了。从CD诞生后的几年开始,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响度战争就愈演愈烈。2所示,是一支摇滚乐队1997年专辑(上图)和2012年专辑(下图)中,同一首歌曲的峰值波形,虽然编曲有些不同,但主要声部四大件没有根本变化。3是这首歌的平均值波形对比。经过k计权响度测算,1997年版本为-16LKFS2012年版本则是-7LKFS。不单单是在音乐制作领域,一些其他领域的声音制作也是如此。我们都还记得,曾几何时一部电视剧的片尾曲结束后,超大音量的广告语会让我们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手忙脚乱的寻找电视机遥控器。以语音为主并搭配背景音乐的广告声音,如果顶着0dBFS的峰值做,当然可以做得很响也不失真。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有些制作者认为:如果终端用户感觉声音小,可以自己调大音量。话虽如此,但现实是,听众在听音乐时,一般是不会频繁调整音量的,大响度对于听感来说,就显得有些重要了。20世纪90年代末,著名的顶级模数转换器Lavry  AD 122Clipping技术,造就了众多大响度的流行音乐专辑。Look-ahead功能的Limiter,也可以大大减少限制器的处理痕迹。现在,连追求声音自然感的古典音乐专辑,都比以前响了不少,响度战争又饶过谁呢?即便不使用动态控制器,经过Peak Normalization峰值归一化处理的小提琴独奏专辑,和相同处理的全编制交响乐专辑比起来,一定是小提琴独奏专辑要响得多,有些甚至可以和流行音乐放在一起听。暂且不说峰值归一化的做法是否正确,在采用传统的听音方式时,比如CD机放音,当你想切换两张专辑来听,必须要手动更换CD碟片,这就有了缓冲时间,对比不会那么明显,但当你使用时下流行的收听方式无缝切换曲目时,这种音量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了。你肯拉低小提琴独奏的声音么?你不肯。所以我如果想让交响乐和小提琴听起来一样响,在Fader控制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别无选择,只能祭出动态处理器。峰值归一化确实是响度战争的重要推手之一,如上所述,不同风格、不同织体声部的音乐,经过峰值归一,响度会差很多,非打击乐的、声部少的肯定在响度上要吃香得多。

在响度战争的进程中,由于压缩器和限制器的无度使用,简单粗暴的单一手段难免会出现一些听觉垃圾,但在这个过程中,混音师与母带工程师确实探索出了很多新的声音处理手段,比如MS处理、平行处理、分频段处理、侧链应用等等,都可能在保持相对好音质的前提下,让声音相对的响。这里还要谈到一个小问题,就是在提升响度的过程中,小电平信号被提升的比例是较大的,一些设备的本底噪音也是如此,这就会让声音变脏,但在数字音频时代,脏可能不完全是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增加一些近似模拟感。

早期的响度计量使用RMS均方根,也就是平均值电平的概念,现在的响度基于等响曲线演化出的K计权,较为接近人耳对于声音响度的感知。响度概念的提出和响度标准的制定,并没有结束声音制作域的响度战争,实际上是通过响度归一化(Loudness Normalization)等人工手段,尽量缩小节目源之间的响度差距。当把这些节目放在一起来听时,听音者在不调整音量的状态下,基本不会有不适感。但在不同种类节目源的响度计量中,也表现出了一些差异性。比如说:一段响度为-23LKFS的语音,听上去还是要比一段-23LKFS的摇滚乐响,当然,这个差距比经过峰值归一的差距要小得多。

绝大部分的音乐母带处理,依然是能做多响就做多响,普通流行歌曲一般可以达到-9LKFSEDM可以做到-6LKFS甚至更大,它们被放到流媒体平台时,平台会根据其响度标准来做归一优化。但对于同一响度,不同的处理手法会得到不同的听感结果。以某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响度标准-16LKFS为例,我们都知道,一首流行歌如果想做到-16LKFS是相对容易的,在混音阶段不做整体动态控制的情况下就能基本达到这个响度,但如果直接把未经整体压缩限制处理的响度为-16LKFS的音乐成品,与整体做了压缩限制处理响度到达-9LKFS再被拉回到-16LKFS的音乐作品相比,还是后者更加好听,听起来声音更加饱满。当然,前提是达到-9LKFS响度的音乐,声音上还是健康的,弹性相对还是好的,如果占据中频段的失真吉他所形成的声墙都被压成了“薄片儿”,整体声音变,那肯定是不行的。在流行音乐响度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部分的判断音乐混音的质量,如果混音有问题,限制器加的多一点,声音就会全方位劣化,你根本没办法把响度提得很大。这个时候,就要去检查混音,有可能是由于频率分布不合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某些声部的动态控制欠佳所致。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使用压缩器与限制器来提升响度,整体音乐的前后纵深感会被压缩,声音密度感增强,声音会显得更加靠前、更紧、更有侵略性,音乐的主干声部会显得更实,声部间的音色关系有时会有一定改变,鼓组及打击乐声部的瞬态感也会发生变化,整体音乐的律动线条可能会增强,在听觉上会有一定的感染力,虽然它确实损失了动态,可有些音乐类型确实不需要什么动态。但提升需要有个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整个声音就会立即变得模糊,声音开始不自然的向后退,之前一些向好的趋势会被统统破坏。传统音乐中的很多乐器声部,谐波与泛音成分较为丰富,其声音对于压缩器和限制器的反应极为敏感,处理不好就会毁掉整个音乐。微观上说,交响乐中的弦乐声部,压缩只要一过度,声音就会变粗糙,民族音乐中的弹拨乐,稍加压缩,弹性可能就没有了。宏观上说,一段交响乐,也许你最多只能把整体响度做到-18LKFS左右,如果再大,品质就将有明显下降。所以在一定品质的前提下,音乐类型决定了其响度与动态范围。也可以说,有些音乐类型是需要压缩感的,而有些则不行。“什么样的音乐,就做什么样的响度。”但确实有些母带处理由于过分追求响度,使得原有的音乐起伏感没有了,这种做法是要避免的,因为它破坏了整体音乐性的表现,传统音乐尤其明显。说的极端一些,如果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从头至尾一个响度,那音乐在这十几分钟里又该如何生长呢?

有条件的母带处理师都会使用高质量的DA/AD转换器配合高质量的模拟硬件处理设备来完成多数的调整工作。传统音乐的母带处理动作要比流行音乐少得多,极有可能什么都不会动,连染色都不会。根据需要,一般的信号流会经过均衡器、压缩器、限制器等处理设备,在均衡与压缩,压缩与限制之间,可能还会再插入均衡或压缩。有些动态处理设备带有Soft clipping功能,使声音进入Limiter之前,先把顶在峰值上的一些peak处理掉,以得到更大的响度提升空间。与混音阶段相比,除了最后一道Limiter,其他处理设备的调整范围多是较小的,均衡器调整一般不会超过2-3dB,压缩器的压缩量很可能只有1-2dB,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把声音的响度一点点做上去。由于是对整体声音做处理,少量的均衡也好,压缩也好,对于整个音乐声部来说,都会有一定的黏合作用。尤其是硬件压缩器,在黏合度这方面,目前要优于插件。在调整过程中,要不停的切换聆听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声音,注意一定要在统一的响度下去听二者的差别,这会排除响度因素对于声音的美化作用。母带处理路由器一般都会有二者音量的单独调整,一些均衡和压限插件也会有在保证输出电平不变的情况下,做出声音调整的功能。在母带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MS处理、平行处理、多段动态处理等手段,要尽量避免对某一频段的过度处理。空间处理设备也有可能会用到,但可能性并不高,要根据需要来权衡。也有对于谐波失真的一些处理。有些母带处理师会需要混音师提供分组Stem,形成分轨母带模式,有助于母带处理的灵活性。

我们经常看到母带处理的Limiter输出电平被设定在-0.1dBFS,然后开始提高输入电平,这种做法现在来看是有些问题的。两个原因:首先,跟着响度概念随之而来的True Peak真峰值电平概念,使用Over Sampling过采样技术,在48kHz采样环境下的-0.1dBFS,当使用192kHz过采样来看,真峰值dBTP已经超过0了,也就是说声音其实已经失真了,只不过失真信号被传统的数字峰值表漏掉了。其次,在一些音频的压缩编码算法中,峰值电平还有被增大的趋势,一段WAV格式的音频,被转码为MP3,其峰值会大于WAV文件。这也造成了被压缩的音频文件失真,所以-0.1dBFS的峰值并不安全,一般来说,-1dBFS的峰值是相对安全的。最好保证其真峰值不超过0dBTP,但这对于0.1dB甚至是0.01dB都要争取的人们来说,太难了。现在以dBTP为峰值参考的Limiter已经越来越多了(如FabfilterNugenSonnox等相关插件),这会方便母带处理师对于真峰值的把握。

目前,母带处理后的最终音乐载体可以是流媒体平台、CDSACD、蓝光碟片、黑胶唱片等。对于音乐音响发烧友来说,蓝光碟、SACDCD、黑胶唱片,以及高采样数据等,还是不可或缺的,这里面还会包括一部分三维声和环绕声版本,还是会有唱片公司去生产这些实体唱片,这就需要生成多个版本的母带。为一些数字碟片专辑做多母带处理时,可能会涉及转比特的Dither抖动处理,以及PQ码、ISRC码、DDP母版文件等;为模拟黑胶专辑做母带时,要考虑峰值余量、整体响度、低频声像宽度等问题;较为流行的流媒体音频压缩格式主要有MP3AACOGGFLAC等,如上所述,在母带处理时,主要注意其峰值电平,以及Metadata的信息录入等。

同一个声音,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密度高、有棱角,就会有人觉得刺激、紧绷,有人觉得柔顺自然,就会有人觉索然无味。人们的听音习惯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声音的审美趋向也在不断转变,但不管怎么变,好的声音品质永远都是硬道理,这一点是不会更改的。就像我们对声音的挚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