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策划界的角儿之四【李老师——插位与升位】

 自我清理 2023-03-26 发布于重庆
毫无疑问,李老师属于高起点的那一类人。重点高中的学霸,复旦大学的辩手,92南巡之后南方著名品牌企业的青年骨干……
偏偏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人还极其勤奋,几十年笔耕不辍,时刻在捕捉社会经济的热点,不停地投稿亮相于各种媒体,几乎每年都有新书问世,工作几乎是他唯一的生活方式……我一次次地看到,在航班上,他在两个小时之内翻完一本书。下了飞机,书中的内容,就能成为他侃侃而谈的最新观点,内化力之强令人惊叹。
一个人既聪明又勤奋,然后又赶上了历史机遇,这就满足“成功”的基本要素。
但是,在我所描述的四位中国策划人里,李老师是口碑最不响亮的那一个----当然,中国的策划行业里,互相攻击鄙视是常态。李老师之所以在这四人中屈居下位,首先是因为他手上的案子上央视的最少;其次是因为他的性格局限性,无法包容凝聚人才长期合作,公司的规模始终不够大;第三是因为他本质上是个新闻人,跟热点的兴趣不可遏制,反而削弱了他的专注度,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特别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核心思想。
在这四个人中,李老师是我最熟悉的一个——2007-2008年前后,我是担任过一段他公司的策划总监,相处甚多。也在因为此,本文为尊者讳,不能直呼其名。客观地说,对他,以及对整个策划行业,我在这近两年时间里经历了崇拜向往---疑惑质疑---反感反对---释然理解的过程。
崇拜向往很好理解,对于一个希望踏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能和“中国品牌泰斗”、央视品牌专家这样的大师共事,一定心情激动、充满期待。
疑惑质疑这个过程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因为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发现他们大多数失望而归。
————————————————
这就要说到策划公司到底能做什么了。
所有找到策划公司的人,一定都是有求而来,按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来看病了----要么成长缓慢,遇到瓶颈;要么业绩下滑,受到严重挑战。李老师说,看病要找医生,要么找西医(所谓的4A国际广告公司),要么找中医(本土策划人)。
每一个“病人”都想找到药方,对症下药。毫无疑问,他们的问题是千差万别的。而策划人则充当着全科医生的角色----李老师是一个优秀的问诊大夫,他总是能在一两个小时里,直击客户的需求,点出他们的问题,打击他们现有的品牌形象,然后努力让他们相信三点:1,你们是有希望的,行业前景是巨大的,但是要改变;2,你找我是对的,中医更懂中国;3,你找我这个策划公司是对的,我们有办法对症下药,让你焕然一新。
一大半的“病人”会进入下一个环节:询价----开方抓药要多少钱?
这其实是“大夫们”最斗智斗勇的环节,如何恰到好处地报价,如何既矜持又放电,并不容易拿捏。
最后的成交率大约一到两成。
合同签完了,客户的首款付来了,接下来就进入策划流程了。
大体如下:
1,内部成立一个小团队,大案子由策划总监牵头,小案子就交给经理级别。
2,团队先网上搜集资料,把这个行业的情况作个汇总,所谓的行业分析。
3,市场调研。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咨询消费者的意见。
4,企业调研。也是设计问卷,向企业内部高层、中层提问,收集信息。
走完234这三步,算是第一阶段完成,这个PPT叫做市场与品牌分析。也就是找病因,分析环境。
接下来该开药方了。
建议换标志、换品牌名、换产品名。反正至少总得换其中一个。这叫做品牌升级。
创作一句广告语。哪怕企业原本就有,也一定要推倒重来。你不是来看病吗?不是发展受阻吗?怎么还不肯革新?要找魂、要差异化、要建立品牌核心价值,这是必须的!
换一个产品包装,要有新形象新颜值。
拍一支广告片。争取上央视。
诸如此类就是策划公司最核心的能提供的内容。它们会变成数百页的PPT,不厌其烦地推导,最后的成果就是一张纸,纸上写着一句话,画着一个LOGO
假如客户的预算足够,那么会再加三个PPT:
推广。包括如何传播、如何找形象代言人;以及店铺形象、终端物料之类。
营销。给出营销活动的建议。
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
如上所述,李老师的公司---实际包括几乎的策划公司,核心能提供的就是第二部分。
之所以让我慢慢疑惑然后质疑,是因为“换标改名广告语”这三板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是热闹一时,很难真正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客户都从一开始的激动期待,变成将信将疑,最后失望而归。
如果不能为客户带来质的变化,那所谓的策划只不过是一场涂脂抹粉。可以说,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让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直到多年之后,我才逐渐释然。在根本上,是我们对策划寄予过高的期望,是客户们对自身和乙方的资源能力的认知错位。当然,作为乙方的策划公司,有意引导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为什么策划公司的核心能力往往局限在换标、换装、广告语的三板斧?
首先说调研。实际上,对市场和行业的认识与理解,除非是行业高度集中化的策划公司,否则他们不太可能比长期从事于这个行业的企业更深、更广、更透。大量的应景式的、先入为主的、程式化的市调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或者最终得出个“驴有两只耳朵”的结论。
而营销,策划公司的方案多半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在市场一线的深入,没有与渠道商的亲密接触,没有对企业资源的透彻理解,几个年轻的文案坐在办公室里编写的营销方案,怎么会有多少可操作性?如果能恰巧借用到到的行业、企业一些经验,提供到一些启发,就算万幸了。
一句话,策划公司大多数职员都是年轻的文案和设计,他们不具备市场的实践能力,指望他们给出准确、有效的市场与营销方案本身便是错位。
但是,如果你不作错位的期望,怀着以下目的,那策划公司确实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品牌形象的改善和提升。包括品牌名、LOGO设计以及延展的VI(企业形象识别体系)设计。这需要高屋建瓴的品牌布局思维,需要对消费心理的洞察,当然还需要专业的设计能力。
品牌的定位。如何介绍自己?从一页纸到一句话的文案,这确实需要高度提炼的语言能力,对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解读能力。
广告与宣传。推出什么样的广告画面、广告片、电视片、画册、新闻报道等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品?这些当然也需要专业的表达和执行才能完成,或者说才能完成得好、做得有档次、做得能长久。
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分类、产品品类结构和产品包装的设计。
无论是“定位”、“找魂”、“超级符号”还是“冲突”、“插位”……你真正能从策划公司得到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它们是一个PPT文件,一份打印精美的文稿,一个硬盘里的文件夹……
如果客户明白策划公司真正能给他的就这些,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望。
如果你需要他们,并且有能力落实它们,那它们就将是无数人看到的广告,就是你的品牌正在扎根成长,就是消费者对你的认知……
假如你成功了,那么,它们就将成为品牌成就的密码,成为“改变命运的创意”,成为传说中“某某大师的点石成金”,成为各种媒体上争颂的杰出案例……
否则的话,那你得到的就是一个PPT文件,一份打印精美的文稿,一个硬盘里的文件夹……
问题就在这里----李老师们的核心能力是问诊的这一小时,也是他们做这门生意的黄金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当中,他们像一个渊博的教授,能让看病的人(如果带着寻访名医的心态效果更佳)心悦诚服,但最终他们能得到的药方,主要成份就是关于品牌形象的设计-----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包装这个药方。
但是这个药方为什么真正有用的不多,一是不对症----企业的病不在于形象,改来改去只是换个皮;二是用不起。三板斧的药方,需要巨大的药材才能见成效。广告的前提是预算,而绝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做大推广、大传播的能力,创意最终变成的是自己给自己演的一场无人喝彩的草台戏。这个话题,后面还会文章细说。
————————————————
前面这些文字,是对中国策划公司共性的一个客观陈述,只不过我对李老师了解多一些,于是就以他为样本。
说了共性,接下来说说李老师的差异化吧。在这个行业中,李老师的理论,方法论,或者说他的策划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他有很多书,几乎每年必出,我认识他的那两年,知道不少书是安排公司的年轻人攒出来的----李老师出个题纲,各人分领任务。
相对来说,李老师比较有特点或者有影响力的“理论”,真正可以归纳的大致是如下两条:
1,企业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企业最大的财富最终是品牌。
这个论断并不新鲜,李老师也很难证实这是他的原创。但在这个行业强调这个观点最多、最积极的,应该是李老师。当然,这和他品牌第一人的自我定位也是默契的。
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为品牌呢?
李老师比较集中的观点是:
一要有个好名称。比如说可口可乐、宝马、奔驰。
二要占领品类之先。比如说别人叫洗发水,你就叫润发液;别人叫中老年服装,你叫盛年服饰。
三要有定位。再差的定位也比没有定位强;你不给自己好定位,别人就给你坏定位。
四要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这是品牌之魂,是打动消费者最重要的利器。
五是你所说的,得是消费者在意的,否则就是无效诉求。
如果说这些观点谈不上什么新鲜的话,那总有个概念挺新颖的吧:插位和升位。
2,插位论
品牌如何竞争?李老师最核心最有影响的概念是插位。
那两年,他总是在演讲的开头讲一个故事:航班快起飞了,匆匆忙忙赶到机场,一看,安检处排得长长的队伍。正焦急之间,突然看到新开了一个安检口,赶紧冲过去占位,一下子从队伍的最后一名成了第一名。
这叫做另起一行。用在品牌战中,就是争取创造一个新品类;创造不了新品类,就创造一个新概念。如前所述,比如别人叫洗发水,你就叫润发液;别人叫中老年服装,你叫盛年服饰。
插位的概念,当然源自高度饱和的市场,到处是过剩的商品,新品牌进入,如果没有特别的功能替代性,确实只能见缝插针才有立足之地。只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除了品类、概念的“创新”,实在不能形成某种形之有效的模式和手段,整个公司的头脑,终究还是回到比拼广告语创意这条最刚性的道路。

附:他们都一样

当年有位年轻的同事,捧着《插位》看了两个月,满脸疑惑地说,看来看去,插位和定位所说,也没有多少区别呀。说来说去,好像都在说同一个话题。
是的,假如我们把中国策划人的“著作”摆在一起,你会发现,除了名字的不同、案例的不同、概念的不同,本质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他们归根到底都在做一件事:找卖点、换形象。核心成果是一句广告语和一套新包装。
“给老虎插上翅膀”的朱玉童、“黄金切割理论”的路长全、推崇定位的邓德隆、谢伟山、“营销五步法”的赵强、“助蒙牛升空”的孙先红,都是我当面听过他们演讲、拜读过他们文章、或者有近距离接触对话的“策划大师”,说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所做的,终究殊途同归,所不同的,无非是表述方式的侧重与差异,无非是各自影响客户的能力和技巧,剥去外衣,皆同质。
无论理论还是作品,我们的“策划大师”没有能够超出或者跳出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广告人,他们所作的,本质上是对过往广告方法与理论的再解读、再表述。
这可能不能责怪中国本土“大师”们的乏力,很可能是:就像人类的哲学思想在二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就基本确立一样,再难有本质的超越。人类能做的,只是在日后漫长的时光里,分类、细化或者跟着时代的变迁赋予新的表述。
我们的策划和广告,很可能也要接受这样的基本现实:没有必要去寻找新的理论创新,关键是随着时代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不断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手法创新。它的目标是明确的——销售;它的途径是必然的——品牌塑造与价值表述;它的成败关键点是永恒的——对消费者与市场的洞察与理解;它的手段和方法却是无限的:从电视到网络,从电脑到手机,从80后到00后消费者的理解,从电子产品到数字产品的覆盖……新的广告表现、新的创作手法、新的传播载体无穷无尽。
在这崭新的世界,跟上它,理解它,广告它,是策划人现实的任务和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