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振声《易经入门·结论:易经的思想》1

 心理咨询诊所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结论——易经的思想

《易经》本来是占筮的书,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以占断启示天理亦即人道的变化法则,究明这一法则,就可以把握人生立身处世的要谛,遵循这一法则,就能够知变,不变则变,趋吉避凶。所以,《易经》本身就含有极为深奥的哲理,后世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兼义理的书,而其精微的道理,则在“十翼”中。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论

《易经》中所说的阴与阳,并不单纯的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两大要素,主要的,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属性。这一阴阳的思想,当是源自男女不同的性别。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

《易经》以代表阳,以代表阴,以这两个奇数与偶数的简单符号,象征并说明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刚柔动静的性质与作用。阳刚健,阴柔顺,阳是动,阴是静;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变化现象,无不视当时的时间与空间因素,具备阴与阳,亦即刚柔动静的性质与作用。

天、日、仁、上、前、明、往、昼、尊、贵、福等一切积极性的事物,属于阳、刚、动;地、月、母、女、义、下、后、暗、来、夜、卑、贱、祸等一切消极性的事物,属于阴、柔、静。阳刚阴柔的性质与作用,相对相反,但并非不变,而是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或者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阳刚中潜伏着阴柔,阴柔中包藏着阳刚,相辅相成,表里两面。例如:男对女是阳刚,但父对子时则成为阴柔;女对男是阴柔,但母对子时就成为阳刚;又如前对后是阳刚,前对更前则成为阴柔。不前不后的中,在对不中的前后时,成为阳刚,而前后都成为阴柔。人在行动时阳刚,在静处时阴柔。

“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一寒一暑”“一阖一辟”;亦即,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现象,无不依当时的时机与所处的地位,或者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这一阳刚与阴柔的变化作用,永远反复不已,无穷无尽,而这一阴柔,亦即刚柔动静变化作用不息的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要谛;就是天理,也就是人道。

“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对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方而两之。”《易经》所要阐明的,就是宇宙万物依循这一阳刚阴柔无穷变化作用的法则,推移演变的实相,涵盖天、地、人三方面的真理;亦即,天道、地道以及人道的变化作用法则,是一致的;所以称作“天人合一”的“天人之学”。

如前所述,《易》的命名,含有变易、简易、不易的意义,宇宙森罗万象,视时间与空间因素,阴阳、柔刚、静动,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单,矛盾而统一,对立而和谐;《易经》的阴阳论,即在阐明这一事实真相;所以说,这一阴阳论,是《易经》的中心思想。

而且,《易经》思想中的这一阴一阳,相对相反,但并非对立,抗争相克;而是相互的,或阳或阴,错综变化不已,于变化中生成发展,在无穷反复中,保持和谐与统一。我国传统思想,不主张斗争,重视调和,正是渊源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