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真武汤”医案三例:目赤,盗汗,小儿高热

 岐黄之舟 2023-03-26 发布于江苏

一,目赤(慢性结膜炎):王与贤医案(浙江中医杂志1980;4,181)

米某某,男,14岁,1976年6月就诊。发病半年多,每日清晨开始,两目红赤,食物模糊,中午后,眼睛红赤全退,食物亦清,逐日如此,不稍变化。经眼科检查为慢性结膜炎,用药无效,延请中医,用过多种法则,亦未有验。诊脉略沉,舌淡苔白,无他症状可据。自诉以前每服一种药时,均出现胃纳不佳,心下胀满,头目眩晕。查阅以前服过之药,诸如泻白,龙胆泻肝,荆防,桑菊,冬地,元参之类。因思上午为阳气用事之时,病发于此时,非阳盛,即阳虚,根据现在脉象及过去用药,投以真武汤加细辛,以辛温回阳。2剂后,忽然痊愈。至今4年,随访未发。

发这个医案,主要是有特色以及思辨过程值得借鉴,而且目赤之症,大家习惯以清热为法。

二,盗汗:周亚林医案(四川中医,1991:12:27)

张某某,男,43岁,1987年12月15日诊。盗汗六年,每二三天一次,虽多法治疗而不效。近半年来盗汗加重,每至下半夜即汗出湿衣,渗及被褥,醒后汗止,全身发凉,白天困倦无力,动则心悸,颜面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选用真武汤以扶阳抑阴。

处方:制附片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生姜4片

服药四剂,盗汗竟止,精神转佳,几以原方出入10剂调理。随访两年未复发。

《景岳全书》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阳气在卧寐之时固护于里,现阳虚不固则盗汗,醒后汗止则是因为阳气尚可用事,行固表之功。

三,小儿高热:曹茂林医案(四川中医1991:12:18)

秦某,女1岁8月。一周前感冒,高热微咳,曾服阿司匹林,小儿克感敏冲剂,汗出热退,继而复热。又服中药辛凉解表剂1剂,初则似可,夜半热势骤起,高达40.5℃。家长惶恐,邀余诊治。患儿气色不华,气息均匀,神倦纳呆,四肢不温,发热日轻夜重,舌淡体胖,苔中心至根部黑润。素喜汗出,余无异常。余踌躇再三,勉为疏方:

制附子3克,白芍3克,茯苓6克,白术6克,生姜2片

当晚服一煎后,体温徘徊在38℃左右,次日中午服完,体温正常且稳定。

“素喜汗出”“高热而四肢不温,面色不华,舌淡体胖,苔黑润”为辩证之眼目。

虽无水气泛滥之证,但有水气不化之表现,故用之立效。

此三则医案,几乎都是真武汤原方使用。

目赤之症,大家容易使用清热药,容易先入为主。

盗汗证,就算辨证为阳虚,也容易加龙骨牡蛎麻黄根之类的药物。

小儿高热这一例,更是非胆大心细,功力精深之辈而不敢用。

换位思考,窃以为自己在遇到这三个病例之时,估计是不会考虑到使用真武汤的,也容易犯这些错误,所以选了这三个医案,供大家赏析,借鉴。

病机所在,法随证立,方随法出,则症异而方同。

虽病症万千,惑人耳目,然胆大心细,抓住病机才是根本。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烧白的中医】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