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到底写儿女之情还是朝堂国事?“香草美人”演绎皇位更迭

 青溪话红楼 2023-03-27 发布于河北

《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甲戌本凡例中有一段话表白如下: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这番话实际在正话反说,如果真不敢干涉朝廷,就不用多这番话加以说明。作者嘴上说不敢用写儿女之情的文字来影射朝纲,恰恰表明他就是在暗讽时政。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贾瑞病入膏肓之际,跛足道人送来了这个救命法宝。《风月宝鉴》是以镜子的形式出现的,它专给“王孙公子”照看。古代的王孙公子都是王孙贵胄,这些人基本都大概率参与朝政。

换言之,《风月宝鉴》或《红楼梦》的针对的受众群体是朝廷要员,最精准的目标人物是皇帝。这部书实质是一部谏书,是对皇帝的进言。

小说以闺阁之情演绎朝廷事务,君王不能称之为君王,用什么样的形象来代替呢?

所幸的是,屈原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屈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创立了“香草美人”的意象。以“香草美人”比喻君王或贤良之士,以萧艾臭物比喻奸佞或变节小人。

《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

自从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后世贬官士人的满腹牢骚都有了寄托。他们或以花草自寓,表达自己的孤危处境和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抒发内心的苦闷愤懑。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贤明正直。他被李林甫诬陷罢相,贬谪荆州。此期间张九龄创作了《感遇》诗十二首,其中一首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中张九龄自比兰桂,以美人比喻唐玄宗。他说自己品质本来就似桂如兰、芳香清高,并不是想求得唐玄宗的重用。

除了香草美人的意象,古人常常用夫妻关系喻指君臣关系。

叶嘉莹女士常常在讲座中提到性别文化,她说中国的古人一向喜欢用女子自比。因为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男女的夫妻关系和君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古代妻子在丈夫面前没有自由,丈夫可以喜欢她、选择她,可以抛弃她、休掉她,她的一切都操纵在丈夫手中。

所以许多不得志的男人写诗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不被赏识、或者被贬谪,就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女子。失去了君主的信任即意味着个人政治生命的消失。

这种君臣关系与男权时代的夫妻关系确实十分相似。一个被丈夫抛弃了的女子,等于完全失去了以婚姻为纽带的整个人生梦想。所以,许多闺怨诗,实际是抒发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红楼梦》借用了许多诗词典故,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脂砚斋评论说:[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翻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第二十五回甲戌有双行夹批)

脂砚斋的批语表明,《红楼梦》虽然以小说为体裁,却大量借鉴使用了诗词的写作技巧。“曹雪芹”深谙古人比兴借喻之道,以美人喻君王,以花木的香臭比喻人物品行的善恶。

毛主席曾经指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它是如何体现政治性的呢?

其方式之一就是,借用夫妻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脂砚斋说,“此书表里皆有喻”,又强调要“反读此书”。《红楼梦》在创作手法上更为复杂,要正反两面研读。

夫妻关系喻君臣关系,文学常例中皆以丈夫比喻君主,以女子自比臣下。《红楼梦》中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以女子比喻君主帝王,其实这也是化用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意象,以美人的艺术形象比喻皇帝君主。

《红楼梦》中林黛玉经常以草木自比,同时她是一位孤高傲世的美人。《红楼梦》借用了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并且把这一意象具体化,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塑造出了对应的艺术美人形象。

林黛玉、薛宝钗等金陵十二钗中有多位影射清朝皇帝,性别的局限为人们破解真相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金陵”暗指清朝帝陵。“十二”为一个周天之数,表示一个轮回。皇权交替,就是一次次的轮回。皇帝死后葬入帝陵,即回归“金陵”。“金陵十二钗”暗含的意思是:清朝皇帝更迭。

如果皇位正常合法传继,有正史的记载就足够了。“曹雪芹”花费十年,以血泪写成一部“史偷记”,这表明皇位交接过程中出现了非常事件。某人的皇位不是合法继承,“史偷记”写下的就是此人窃夺皇位导致的一部皇族“家亡血史”。

结语

《红楼梦》以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曹雪芹”通过文学典故、历史事件等来表达作者含而不露的意思。金陵十二钗可以看成“香草美人”的意象,这些闺中女子演绎的是皇权争斗的故事。

思考

林黛玉、薛宝钗等分别影射清代哪位皇帝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