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案来了|团队创新没成果?不妨试试这三个做法

 转型刚刚好 2023-03-27 发布于北京

转型刚刚好设为“星标

文章更新即时到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无论是业务目标达成,还是企业长期增长,创新都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关于创新,很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大师们给出了他们的理解。比如,乔布斯认为“创新就是要将别人已经想出来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东西”,他强调了创新不一定是完全的想法,而是将现有的技术、观念和产品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的熊彼特,将创新理解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提出企业的五种创新模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包括制度与文化创新)。这样看来,乔布斯关于创新的理解和实践,与熊彼特一脉相承。

管理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则更加强调破坏性创新(相比较改善式创新而言)。他认为,创新应该以解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上的改进。并由此提出了非消费者(non-consumers)、次消费者(underserved consumers)和未被服务的消费者(unserved consumers)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识别和洞察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企业创新很有价值。

然而,创新并不总是美好的,很多创新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比如,谷歌智能眼镜Google Glass,几乎与苹果手表Watch同步推出,但因种种原因,没有了下文;上世纪90年代末,摩托罗拉启动的铱星计划,计划部署66颗卫星覆盖全球,提供覆盖范围广泛、连通性强的卫星通信服务,后来也失败了;阿里巴巴当年推出社交应用“来往”,与微信正面竞争,马云还曾提出“宁肯死在来往的路上,也不活在微信的群里”。现如今,微信早已是月活超过13亿的“第一国民APP”,而来往早已不知所踪。

团队创新失败的三个原因
—————————————

创新缺少团队参与

当然,不能据此就否定了创新的价值。即便是上述这些创新失败案例,后来也成为这些企业下一次创新的源头活水与避坑指南。创新往往是九死一生,无论是产品细节层面的微创新,还是商业模式与技术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最终都会成为企业组织能力提升的一部分。然而,有些企业的创新总是遭遇失败,除了创新方向不对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之外,还有三个关键原因:

一是创新没有导向客户价值,变成了老板和高管团队一厢情愿的折腾。有的企业还乐此不彼,非要证明老板的英明神武,哪怕早已被证明此路不通,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创新早已变了味道;

二是很多企业的创新,仅仅停留在决心、概念和口号上。每过一段时间,换一轮标语,提一个新概念,最好还能与当下流行的新名词有关联。至于创新怎么落地,如何与业务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则无人关心。这是典型的“为了创新而创新”;

三是创新没有团队参与。全是老板和高管们“精英主义”的做法,以为在改变世界,实则是闭门造车。同时,创新只有大方向,没有具体的目标、路线图、关键措施。团队成员并不清楚自己在创新活动中的角色,想参与也是一头雾水,最终变为创新的看客,成败都与自己无关。

这其中,没有团队参与的创新,最容易被老板和管理者所忽视。在很多管理者看来,创新需要一定的高度、格局和视野,员工往往不能胜任,这其实是管理者“精英主义”在作祟——恰恰相反,那些处于业务一线的员工,恰恰最清楚客户的需求、流程的痛点以及行业的变化趋势;还有的管理者意识到要让员工参与到创新活动,但缺少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不清楚该如何让员工参与创新,没有具体的指导和互动,这样的创新,完全依赖员工的自觉性和悟性,结果可想而知。

团队创新成功的三个做法
—————————————

人人想为,人人可为

该如何做好团队创新?无论是谷歌、特斯拉、亚马逊,还是华为、阿里和腾讯,在他们的团队创新实践中,有三个做法非常值得企业所借鉴:

第一,让团队参与创新的全程

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的问题聚焦、机会洞察,到后续的创新落地执行,都需要员工的广泛参与。

尤其是在创新方向和问题聚焦层面,来自一线员工的声音,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有的企业,采用定期的员工反馈方式,并通过员工创新常态化提案,帮助企业找到创新方向;还有的企业,针对特定的创新问题,采用内部招标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员工成为创新的主体。当然,这需要企业打造团队创新的机制与文化,让那些团队创新标杆,成为真正的企业创新风向标。

第二,要给团队创新提供赋能支持

只给创新方向,不给具体的指导,不给工具和方法的赋能,团队创新也无法成真。因此,通过赋能的方式,让团队成员具备参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是团队创新的关键。

那些优秀企业是如何做的?有的企业定期举办创新大讲堂,邀请团队创新标杆做分享,让个体经验变为群体智慧;有的企业通过过往团队创新案例的复盘,总结出创新方法论,并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快速复制,这就解决了创新无章法的问题;还有的企业最大化减少团队创新的难度,员工只需要有新的创意,就会有一个创新团队来响应,通过专业化的方式,降低员工参与团队创新的门槛。

第三,用问题来牵引,用兴趣来驱动

如何做团队创新?有些企业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通过设定创新KPI进行考核,从而驱动员工进行创新。先不说这种方式效果如何,回到团队创新的本质:KPI真的能驱动创新吗?那些只为了完成既定任务的创新措施,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想要的创新成果吗?

在团队创新这件事上,不要总想着KPI。更确切的说,用问题来牵引,用兴趣来驱动,要比KPI重要的多。在这方面,优秀企业的做法是:一是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让员工围绕企业战略方向和业务发展规划参与到团队创新,可以“抢单”,可以内部竞标;二是打破部门边界,组建不同专题的创新项目小组,不影响大家的日常工作,但却可以发挥跨团队协作的力量,让创新的火花时刻碰撞;三是做好团队创新的激励,打造团队创新的标杆,让创新成为“人人想为,人人可为”的事,这样的团队创新最有成效。

(全文完)

点击下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型快人一步,职场少走弯路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点赞/转发/评论/吐槽,怎么都行

转型刚刚好 热点文章
TOP1:真相来了:为什么会有层层加码(深度好文)
TOP2:方案来了|开年首月,企业如何打胜仗
TOP3:方案来了|如何避免企业变革成为一场“瞎折腾”
TOP4:真相来了|为什么我们会陷入“决策瘫痪”
TOP5:真相来了|行业下行期的新“活法”——企业四大增长战略
TOP6:真相来了|认账,为什么难
TOP7:方案来了|三招,解决跨部门协作难
TOP8:真相来了|为什么我们总想追求“既要又要”
TOP9:方案来了|ChatGPT来了,职场人该怎么办
TOP10:真相来了|为什么我们会被噪声干扰而忽视信号

转型新观察  热点视频
TOP1:马斯克开启第三篇章,秘密宏图正式发布
TOP2:丰田的转型之困:不是汽车,而是…
TOP3:新势力两级分化,造车才是正经事
TOP4:字节跳动要变革,流量依赖症怎么破
TOP5:一场会连着一封信,刘强东京东再变革
TOP6:ChatGPT助力微软AI时代超车
TOP7:新东方转型双语直播!俞敏洪的新战场
TOP8:车企价格战,将卷向何方
TOP9:为什么比亚迪能成为2022全球新能源“一哥”
TOP10:蔚来发布新车型,危机能否迎转机

管理麻辣烫  TOP 10 视频
TOP1:谁说管理必须高大上?
TOP2:做管理,就要导向打胜仗
TOP3:搞平衡,伤团队
TOP4:团队不怕冲突,怕沉默
TOP5:管理者要抓主要矛盾
TOP6:为什么时间管理是个假问题
TOP7:战略落地,到底难在哪里
TOP8:如何破解职场中年危机
TOP9:老好人,当不得
TOP10:别把管理搞成计划经济

管理避坑指南  TOP 10 视频
TOP1:授权这事不简单,先过自己那道坎
TOP2:新员工留不住,真的是因为薪资低?
TOP3:怨天怨地怨空气,为何总是外归因
TOP4:新年又定新目标,讨价还价为哪般
TOP5:绩效面谈有障碍,根源还在面谈外
TOP6:警惕管理近视症,资源导向打胜仗
TOP7:复盘不是走过场,表面文章没效果
TOP8:争功诿过伤团队,透支信任难复原
TOP9:潜力要变真绩效,人岗匹配是前提
TOP10:总有员工想躺平,不想进化是假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