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城的党家村

 感与想 2023-03-27 发布于陕西

昨天一大早,就去到了党家村,是我所喜欢的景点。韩城的古建筑留存很多,如果就经济和人口规模而言,关中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在同时代应该更多更精致,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存留下来,所以,韩城能够把明清民居古建保留住,这就更显得不容易。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部的西庄镇。元朝时期,因党氏祖先迁居、而后子嗣繁衍于此而得名。其实党家村除党姓外,还有贾姓。有690多年历史的党家村形成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村落中保存有一百多座清代民居合院、祠堂、堡寨等建筑,20多条古巷道。

                          远眺党家村(整体布局)

党家村的选址特别讲究,坐落于台塬与河流之间的平坦洼地,依塬傍水。南北两侧都是台塬地,北塬较高,冬季可以避免寒风,南塬较低,村前有黄河一级支流泌水河,地处村落南部,便于取水,同时湿润的河谷风也会吹进村落。

党家村民居院落通常占地四分,南北方向拉长,利于采光,东西窄,为的是留下余地给更多住户。村落里大都为一进四合院,厅房居上、厢房分置两侧,门房与厅房相对。党家村的四合院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方形布局,是一狭长窄院,也不同于关中四合院厢房单坡屋顶的造法,在这里,山墙的造型多呈“人”字坡形。

                                 党家村的窄院

门楼是一户民居的排面,所以建造者更为用心,也自然就精巧。村落里的门楼以青砖砌就,青瓦覆顶,与主体房屋所用材料一致,门楼前有木匾,刻字多有“谦谨”“耕读”,以表敬意,门楼后是照壁,用以遮挡外部视线,保护私密。

其实以党家村为模板,也可以看见韩城新建民居的历史沿革。新造房屋的门楼也是精心造设,精巧纤细高耸,大约有两层之高,一层设门,上有匾额,为瓷砖拼合。二层开一间斗室,只有一二见方,往往设窗,可以向外望去。不同于关中民居门楼开在正中,韩城的是设在偏处,紧靠左檐墙。

    车上拍的半新不旧的门楼,当地还有更加新的房屋门楼

至于为何门楼不居正中,而偏左,这个原因正好在党家村找到了根源。因为门楼正中,按传统,前门后面要造照壁,保护私隐,避免外部视线直穿过前院看到正室内部。一般民居虽没有这么大面积,但保护私隐确实共同需求,所以就将门楼设在了偏处,也节约了造照壁的花销。这已经成为了个韩城这边的传统,当地新造房屋有的虽然正中造门,但也会在正门旁边左檐墙处再造一象征性的门楼,而且造型非常精致。

精美的雕刻

走在党家村里,其建筑装饰极具地方特色,制作精美且样式丰富,大多表达了人们期盼福、禄、寿、喜的吉祥寓意。尤其是门楼上的木刻,柱础石上的石雕,以及牌坊上的砖雕,还有窗棂上的木雕,这些建筑配饰,无不巧思,可以想见当时巧匠的用心。

韩城距离运城很近,隔着黄河,秦晋交融。韩城古建有着晋味,山西的古建应当也有着陕味,两者究竟谁影响了谁,恐怕不好说清楚。

党家村与山西的王家、乔家大院从建造属性来言,其有根本性的区别。比其王家、乔家大院是一姓一户的营造,党家村的建筑自然比不得其精美和奢华。但党家村村落是每家每户、各自精心营造自家房屋,却也自觉与邻里建筑保持某种协调,从而数百户人家,集体性营建出来的村落民居,虽各户建筑样式趋同,但因屋室主人的偏好,每户内中建筑都还是极具差异性。

这种群居群落的明清民居建筑,走在里面更具也更能感受到生活气,也能更好了解历史中一般普通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我觉得也是收获不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