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盒饭往事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3-03-27 发布于上海
指责流量明星的一个重要罪证就是带好几个助理,自己开房车,不吃剧组提供的餐食,而要求每天高额伙食费。
流量明星有没有演技当然是纯技术问题。但吃饭这件事,老夫要吐个槽:剧组饭,不好吃。
盒饭是剧组饭的常态。通常由制片部门向剧组驻地附近的餐厅定制,按照事先谈好每个人多少钱的标准,按时送来几荤几素的盒饭。
再有就是剧组制片部门雇佣一个后勤保障团队,包括一日四餐,防暑降温饮料茶水,下雨刮风热姜汤。
这期间如果负责人不贪不黑,执行人也按部就班兢兢业业,那么一切尚可在皆大欢喜中。但是,事情在实践中往往会走向未知。

冷饭冷汤已是常态,除了主创人员有个临时小桌子,我们摄影组好在还有器材箱可供小坐,其他工作人员基本上就是席地而坐。要不然就站着,把装菜的饭盒放在窗台上、打开的车后备箱上、桥墩子上、花坛沿上,另一手托着装米饭的盒子,迅速扒拉完一餐。

至于盒饭内容,有好有坏,完全看剧组预算和制片部门的良心。
在市区拍戏的时候,总要找机会带着助理们去附近的面馆改善一下,换换口味。当然这需要自掏腰包。
有空调,有座位,没人催,再加上热饭热汤,已是一餐好饭。
剧组的盒饭里埋藏着奋斗者的心酸与漂泊。
从前张爱玲说“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而现在看则是“因为有了那些盒饭,再凄凉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好了” 。
如今魔都百物皆贵,这是市区一份盒饭:一粒焦黑肉丸,土豆炒豆角,炒白菜,索价十七元。常说“混个盒饭”,所言不虚。只得慢慢挨过,直到人生大剧杀青,“领盒饭”去矣。

遥想当年刚参加革命工作的时候,有一阵子常去亚运村,那时的北四环尚属近郊,城乡结合部,荒凉的很,工作餐就在附近地摊儿上解决。
一辆三轮车,后面驮着简易煤气灶,泡沫保温箱里装满了米饭和馒头,几个脸盆里装着切好的土豆西红柿木耳黄瓜大葱,另有一筐鸡蛋,现点现炒,我总是要木须肉,左手捏着一个馒头,托着泡沫饭盒,菜上面放一个馒头,右手拿着筷子,一口菜一口馒头,吃得很香。
北四环的冬天很冷,风很大。少年子弟江湖老,一份热气蒸腾的盒饭,温暖了年轻人的身心,雕刻了时光。

有盒饭吃,代表有工开!有工作,就有饭吃!
赞赏 与 转发 都是真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