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欲把病母抛弃山野,庙中偶然一梦,让他幡然悔悟

 聊斋故事社 2023-03-27 发布于浙江

明朝时期,在永安县三家屯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蔡氏在儿子大龙只有五岁时就死了丈夫,从此蔡氏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的把大龙抚养成人。

文章图片1

在大龙十八岁这年,蔡氏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给儿子娶了一个媳妇,看到儿媳妇小娟善良又贤惠,蔡氏感觉她的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

一年之后,小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蔡氏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每天忙前忙后,既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又忙着带大孙子,根本没时间照顾自己的身体,加上年轻时太拼命,身体底子本来就差,一不小心蔡氏就病倒了。

这一病蔡氏就再没有站起来,直接瘫痪在床了。刚开始,大龙和小娟还算孝顺,两个人除了照顾孩子就是照顾老母亲,然后还要忙地里的活,一天忙下来,晚上躺到床上的时候,两个人都感觉浑身酸痛。

慢慢的小娟有了怨言,伺候蔡氏也不再那么尽心尽力,有时还会跟大龙吵两句,大龙本来一天也很累,心情难免烦躁,两个人就会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感情也没有原来那么好了。

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大龙也开始心烦意乱,看着久卧在床上的母亲,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天,大龙和小娟在里间嘀咕了半天,然后,大龙走到蔡氏床前说:“娘,今天天气很好,我背你去山上透口气吧。”

文章图片2

蔡氏已经在床上躺了快三年了,她知道自己给儿子媳妇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但儿子愿意背她去山上透气,她还是很高兴地点了点头。

大龙背着母亲爬上了小时候他经常去摘野果子的大山,他一边走,一边跟他娘讲一些小时候有趣的事,蔡氏趴在儿子的背上,静静地听他讲着,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儿子说过这么多话了。

爬到快山顶的时候,大龙已经是满头大汗,他找了一块大石头,把蔡氏放下来,然后对她说:“娘,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去看看离山顶还有多远?”

蔡氏猜到了一些儿子的心思,想着也是自己身子不争气,拖累了儿子和媳妇,这样遂了他们的心愿也挺好。就趁机点了点头说:“你去吧!不用担心娘!”

大龙扭头朝山顶走去,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远地看了一眼坐在石头上的母亲,心里有些难过,眼里也渗出了一些泪,但他还是狠心的从另一条路下山了。

他几乎是跑着下山的,跑到半路的时候他有点虚脱了,看见旁边有一座废弃的古庙,就想进去休息一会儿。

这座庙确实很长时间都没人来过了,到处布满了灰尘,不仅墙角,连佛像上也结满了蜘蛛网。大龙在门口的大树上折了一根树枝,把佛像上的蛛网和灰尘扫了扫,然后又虔心地拜了拜。

他想休息一会儿再下山,就靠着佛像底座坐下了,可能是因为他太累了,靠着靠着就睡着了,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人说:“恭喜恭喜呀!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

大龙顺着声音看到了一个产婆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正朝着一个男子说话。男子高兴地接过孩子,看了又看说:“我们有儿子了!”

男子抱着孩子进到里间,对着床上的妇人说:“夫人你辛苦了!你看,这是我们的儿子!”

床上的妇人看起来疲惫极了,但见到孩子的瞬间,脸上还是有了笑容,接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可天有不测风云,在孩子三岁的时候,男子突然病故了。

妇人很伤心,带着年幼的儿子跪在灵堂前,边哭边发誓说:“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地走吧,我一定会把儿子抚养长大的!”

从此,妇人便承担起了家庭内外所有的事。

文章图片3

很快,男孩长到了八岁,因为淘气,在树上掏鸟窝摔断了腿。是母亲背着他走了十几里山路去看郎中,因为腿受伤了,每天都是母亲把他背上背下,没有半句怨言。

十二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母亲去给别人桨洗衣服,换回来两个馒头,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喝点水,慢点吃,都是你的,娘已经吃过了!”实际上母亲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到十八岁的时候,妇人拿出毕生所有的积蓄,为他娶了一个媳妇。原本以为儿子长大成家立业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以移交给他,自己不必再那么辛苦,可以享受清福了。

谁知,这新娶的媳妇仗着略有几分姿色,不仅好吃懒做,还心胸狭隘。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生活,把所有的家务都推给了婆婆一个人。

妇人除了要挑水,洗衣,做饭,还要喂养家里的鸡鸭和猪羊,每天累得腰酸腿痛,四肢乏力,稍有不称儿媳妇的意,还要被她唠叨和苛责。

起初儿子看不过去,还会为母亲辩解几句,后来在媳妇的鼓动和威逼利诱下,也渐渐地对母亲产生了反感,变得和媳妇一个鼻孔出气。

妇人深知儿子怕媳妇,因而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接受,过着婆婆的身子,丫鬟命的卑微生活。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加上精神又备受煎熬,久而久之,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了。

两夫妻又舍不得花钱为她治病,就让她一直拖着。拖来拖去,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两人也懒得管她,每天只给她送一碗稀饭,让她自生自灭。

这天后半夜,她想着自己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抚养长大,却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不禁悲从心生,老泪纵横。与其这样痛苦而又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早点去九泉之下,和孩子他爹做伴,也好一了百了。

于是,妇人艰难地爬起身,披上一件破棉袄,拖着已经十分虚弱的身子,拄着拐杖,一步步慢慢地向大门蠕去。

文章图片4

此时,正值寒冬,门外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她全身颤抖着,义无反顾地蹒跚着往村口的池塘走去。回头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家,然后一头栽下冰冷刺骨的池塘中,结束了自己凄凉的一生。

此时,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霹雳声,把大龙从睡梦中惊醒,也许是梦中的情景还意犹未尽,他不自觉的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世上竟有这等不孝的儿子,简直大逆不道,禽兽不如!

他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又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一时间有点懵,自己怎么在这破庙里睡着了。 发

他疾步来到庙门外,天空格外阴沉,黑云压境,一场狂风暴雨即将降临。他环顾四周,又看了看眼前的这座大山,突然想起还在山腰坐着的母亲。

想到刚才梦中的情景,联系到之前和小娟商量的事情,他幡然悔悟,羞愧不已,狠狠的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他一路狂奔到母亲的跟前,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感慨而又内疚的说道:“娘,儿子不孝,我错了,望母亲大人原谅。”

说完,等不及母亲搭话,背起她就往山下而去,他想在狂风暴雨来临之前,把母亲安全地撤到山脚下。因为她身体虚弱,经不起半点大风大雨的侵袭。

说来也奇怪,上天似乎也有感知,此时,黑云正悄悄散去,天空也逐渐变得明朗了起来。

大龙也就不那么紧张了,脚步自然也就不匆忙了,背着母亲,而是一步步沉稳地慢慢地走到山下,轻松愉快地把母亲重新又背回了家里。

打这事之后,儿子儿媳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蔡氏悉心照顾,敬重有加。儿子负责田里的活,儿媳抢着干家里的事,从不让蔡氏插手。

文章图片5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蔡氏的病逐渐好了起来。来年儿媳又为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从此一家人过着愉快,而又令人羡慕的祥和生活。

写在最后: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但是每一个人都会老,老了的人都会生病,都需要子女的伺候。这都是因果循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大龙在伺候烦了之后,动了抛弃母亲的心思,但最终及时醒悟,诚心悔过,结局还是很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