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绝对客观主义者谈亲子关系:理性又纯粹

 cn1188181 2023-03-27 发布于北京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这句话可谓是父母教育里的经典之句,很多人可能没看过《目送》这本书,但这个句子实在是流传广泛,以致于父母孩子都觉得龙应台站在自己这一边。

父母认为“我供你吃供你穿,让你健康长大,你就应像龙应台的儿子一样按我眼光走向远方。”

孩子认为“我渴望长大,就是想像龙应台的儿子一样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没人在后面吆我。”

抛开传统的“父慈子孝”的看法,让我们来看看一位绝对的客观主义者——纳撒尼尔·布兰登 (Nathaniel Branden)——关于父母子女的看法。

这种纯粹理性的角度有一种颠覆人性,但不得不承认,人类感性多有过错。对于感性,也不可全盘否定,因为也有浪漫。

图片

在纳撒尼尔·布兰登看来,父母孩子之间各自的义务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基于建立在人类必须对他们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道德原则上,理解父母的义务。

一个孩子是他父母的责任,原因a:因为是他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原因b:作为一个小孩,不能独自存活。(事实上有的父母也许没想要孩子的,在这种情况下,想不想要是无关紧要的;毕竟孩子是父母行为的后果——一个可能可预见性的后果。)

父母的责任本质是:将这个孩子装备起来使他能作为一个成年人独立生存。这意味着,父母需要提供给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补给:给他吃,给他穿和保护他;在一个稳定、理解、理性的家庭环境中抚养他,用智慧装备他,训练他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教育他赚取他的生活(例如:在一个原始社会中教他打猎;在一个高级的文明社会中,送他上大学)。

当这个孩子达到法定成年年龄或当他所接受的教育适于一个工作的时候,父母的义务结束。此后,父母也许仍旧想帮助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不再是他们的责任。

一个合理的期望是父母能够提供最基本、最低限度、最必需的食品、衣服、住房和教育,这应该是合理的父母作出要孩子的决定的前提。但是,如果由于父亲的重病或是一些其他的不可预见的经济灾难,他们不能提供给孩子像他们期望的那样,父母并没有犯道德上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义务很简单,就是尽他们所能做到最好。

如果父母为了提供给他们孩子必需品而放弃他们自己的购物,他们的行为不是牺牲,并且他们在道德上没有权利认为这是牺牲。其中父母犯下的一个最残酷的不公正现象是责备孩子是一个财政负担或是要求时间和疼爱的索取者,好像这个孩子的合法需求是对他们的一种强加——父母抱怨为孩子而牺牲,认为孩子应该觉得抱歉或内疚。他们似乎认为这个孩子在这件事上有任何的选择似的。

家长的生活水准适当地决定了孩子的生活水准,适当的与他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成比例。当超出必需品以上的水准,当孩子长大些,就是的责任去理解(如果或当是这种情况下)很多他所得到的——超出一般水准的,是他父母的仁慈和疼爱的一种表达——并且应该用承认这种(仁慈和疼爱)作为一种回报想法的形式和良好意愿。

如果他的父母是真正的专心致力于他,如果他们公平的对待他并且认真负责的指导他,孩子这方面适当的反应是感激、爱戴、尊敬。

孩子将来的责任是,理解他的父母,他不可以对他们做出无限制的要求,好像父母唯一的目的是为他而活,伺候他的;他不可以期望父母放弃所有其它的兴趣和价值只为了满足于他可能随机想到的任何愿望。

孩子从他的父母接受最基本的食物、衣服等等必需品时,这个孩子无需承担在将来的某日偿还这些支持的义务。这种支持是他应有的权利。如果,很多年后,当他是一个成年人时,他的父母遇到财政困难,不计成本地去帮助他们不是他的责任。这类义务并非是没得选择的义务(There can be no unchosen obligations of this kind.)。如果,父母曾经一直对他很好,并且他也一直和父母保持着亲切的关系,他可能会愿意在能做到的合理的以及没有自我牺牲的范围内帮助父母。

凭借父母子女独特的生物关系,一般说来,父母和孩子都有对对方感觉仁慈友爱的倾向。父母期望从他们的创造中感觉到爱。一个孩子期望从他的保护者们那里感觉到爱。但是这个生物上的纽带绝不能被“替换”

也就是说,这个纽带不能被作为一个道德银行的支票来代替个人的价值——“因为我们是你的父母”。

一个孩子不能要求任何非理性行为的赦免——“因为我是你们的孩子”。

情感不是无缘无故的。爱,尊敬,钦佩必须是挣来的(earned)。

  图片

从孩子的幸福和心理发展的的角度来看,他找到他可以爱、尊敬和敬重的人是有巨大价值的。父母的首要义务之一就是提供给孩子这个机会。孩子的首要的义务之一——也是所有人的——当它存在的时候,辨认出这样的机会。

在客观的理性面前,布兰登阐述了父母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忽略了人最宝贵最高级的感情,如若没有感性,人跟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

可当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已经让彼此变得疲乏,剑拔弩张,甚至开始反目,我们或许应该跳脱出情感的层面,单单从理性层面出发,回归最原始和最单纯的讨论。

让我们胡适先生的一首小诗作为结尾,看大思想家胡适先生作为父亲如何看待亲子关系的,以及一首以儿童视角的小诗,感受小孩子们天然的爱。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