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街·烟台故事 | 经理泡澡带茶叶,伙计自学英语,这家茶庄不火谁火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老烟台的鸿记栈茶庄,是济南瑞蚨祥总号于1898年委派孟继东和焦冠州来烟台开办的。它与烟台瑞蚨祥绸缎店是姊妹店,都是山东章丘旧军村孟雒川家族的买卖。

鸿记栈和瑞蚨祥从根儿上说是一个东家。开茶庄是瑞蚨祥在发展时期新开的生意。后来,哪里有瑞蚨祥哪里就有茶庄。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茶庄发展到20多家,遍布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周村等地。烟台鸿记栈茶庄是其中开办较早的一家。

改名“泉祥”顾客不买账

1898年鸿记栈茶庄初创时,据说在奇山所城里十字大街租赁张家一片房子开业的。专营批发,不做零售,从福建、浙江等地大批购进茶叶,再批发给胶东各县乡镇零售店。

由于经营得力,盈利可观,筹足资金后,又在烟台北大街瑞蚨祥店对面路南购得地皮,自盖楼房,开始大门市零售加批发经营。

在新地址开张营业时,东家想把“鸿记栈”这个名字改过来。因旧军孟家的买卖都有个“祥”字,开在大多数城市的茶庄都叫“泉祥”,唯有烟台的茶庄叫“鸿记栈”。这是因为初办时是个专营批发而无门市的“栈”,所以就没用“泉祥”的字号。有了新的楼房门市后,就想改为烟台“泉祥茶庄”,与全国各地的“祥”字号茶庄统一起来。

可是新的字号,胶东各地的商人和百姓不买账,他们只知道“鸿记栈”,而搞不清“泉祥”是谁的买卖。改名对茶庄生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干脆对外叫“烟台鸿记栈茶庄”,但总号内部往来文书账目多称“烟台泉祥”。

新盖的鸿记栈茶庄,是二层楼房,坐落在北大街路南。门市面北,从地皮起一楼至二楼房檐下,用铁栏杆如窗棂一样的全部罩住。一楼为五大间的门市房,中间一个双开大铁门出入并通向后院。一楼的东边有楼梯,西边为账房。二楼设经理办公室和接待室。后院建有通风极好的茶叶仓库和店员生活区。

大门的正上方写的是“鸿记栈”三个大字,门东边写有“金蕾玉涛”,门西边写着“春生顾渚”。这些题字和对联都是大书法家、清朝同治年间状元、后任工部尚书的陆润庠所提写的。

在二楼的东西两边的外墙上,各设有一个大长方形的铁框镶有玻璃罩的灯。灯上写着“泉祥鸿记自制各种名茶”的广告牌。每到晚间灯亮时,老远便可望见,十分引人注目。

就是一两茶也不忘多捏上一点

鸿记栈茶庄的经营品种颇齐全,有茉莉、玉兰、玉禄、珠兰、黄山、龙井、大方、普洱砖和饼五子普洱、福寿普洱、碧罗春、花碧罗、素碧罗等二十多种茶。

为了确保质量,济南总号在福州、苏州建有自己的茶厂。

福州泉祥茶厂有管理人员15人,雇佣制茶技术工人120多名。苏州泉祥茶厂有员工40多人,专门窨制香茶。杭州、安徽、上海都设有专门购茶、运茶机构。从采茶、制茶、包装运输到销售,一环扣一环,哪里出现质量问题,立刻能查到。

比如,用茉莉花窨茶,利用茶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茉莉花和新采的茶闷在一起吸取茉莉花的香味,制成窨花茶。这种茶要三窨到五窨,有时间规定,茶窨好后才能划分等级,定价出厂,少一道工序都不行。茶叶最怕串味,要木桶或木箱严格密封。

1930年前大都是船运烟台,后也用汽车装运。茶运到商铺后,经由专门的检查验收,才能入库。鸿记栈茶庄各类茶叶进店后,根据需要进行再配置。有专门负责配茶的人员,在仓库内贴出配制茶单,伙计们按单配制。这样,一种茶可以配制出质量不等的多种茶叶来。每配好一种,都要沏上一杯,让品茶师和经理品尝后,定价上柜台出售。

胶东人尤其是老烟台特别喜爱茉莉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冲一壶茶,倒到碗里香气满屋,喝一口花茶香味爽口,沁人心扉。一般的人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或家中来客,都要到鸿记栈称上半斤八两的花茶。

但鸿记栈的大客户还是各地商铺、茶园、戏园、青楼和饭店酒楼。买卖最好的时间是每年“三大节”,即五月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前一周,顾客盈门。

鸿记栈茶庄从经理到伙计都奉行“顾客至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是东家孟雒川的定规。只要顾客进了门,不管农村来的还是城里来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一般老百姓,不管是大客户还是小孩儿买茶,茶庄上下都要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介绍茶叶品种时,务要详细,不厌其烦。对老客户,喜欢什么茶、每次买多少,伙计了如指掌。无论对谁,从不短斤缺两,就是买一两茶,也不忘多捏上一点,给秤时加个高头。

一楼营业厅摆放着各种特制的茶叶木制箱柜,货架上摆放着铁筒和铁盒装的茶叶。红纸上标写着价格,一目了然。顾客来买散装茶时,店员用两层纸包装,捆得飞快,茶包又整齐又结实。

吃份子的经理与拿分红的伙计

鸿记栈的用人是很严格的,基本上是章丘县东家的亲戚或朋友保荐,经东家面试考核,签好学徒合同进店入职。1898年刚开张时人不多,后有员工十余人。

民国初年,鸿记栈的本金是两万大洋,每天营业额100至200块大洋。到1938年初时,员工已多达三十多人,年营业额已达到十几万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徒三年,每年给10块大洋,管吃管住,伙食不错,每顿有荤有素,馒头和片片管饱。所以学徒们说:“不管挣钱不挣钱,先吃他个肚儿圆。”

鸿记栈自开业到烟台解放前,经理有的是店内人提拔上来的,有的是总号从外地调来的。任经理后,东家是给股份的,这叫吃份子。当上经理的第一年起开一厘,照此每年开一次。如果业绩优秀,东家给经理再加一厘或五毫;业绩不好,不加也不动。烟台鸿记栈吃份子最高的,是1924年开始直至1931年任职经理的李鸣楷,每年三厘五毫。此时,老伙计年薪400大洋,一般员工280至380大洋不等。

到年底,店里经营得好,伙计们可以参与分红。

经理分红,是按各地各店利润总和的“资七劳三”统一分配。1925年底孟雒川在天津召开各地经理决算会议,一厘份子是1250大洋。1929年底决算,平均一厘份子合银935两。这一年,烟台鸿记栈经理李鸣楷吃份子是3270多两。

伙计们分红是按本店的利润多少分,需要经理办公会决定,一般是年薪工资的十分之一。对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给予重奖。

1933年夏天,鸿记栈来了七八个从军舰上下来的美国水兵,要买茶叶。懂英语的大伙计跑街去了,美国海军士兵人又多,用手比划,站柜台的伙计们把柜台上的茶全拿了出来,可都不对。双方都急得不知所措。经理高俊臣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可他来了也没办法。

这时,仓库有个小伙计,听到消息后出来了,对经理说:“我来试试?”他用英语与美国大兵交流,原来这些美国水兵要买的是那种铁盒上印着穿旗袍喝茶女士的茶叶,是打算买回国送给朋友的。这小伙计告诉经理说:仓库昨日刚进的货,我验货看到有这种广告牌子铁盒茶,还没启封呢,所以柜台上还没摆放。说着,立即跑到仓库拿了出来。这些美国水兵一下子买了五十盒,后来又把这种盒装的茶叶全部买走了。

经理高兴坏了,问小伙计:你啥时学的英语?他说是偷着自学的,谁知派上了用场。经理高俊臣便支持他找老师学习英语,后来做了鸿记栈的翻译。到年底,给这位小伙计专发了四十块大洋的奖金。那时,玉米面100斤九块五角大洋,够一般百姓四口之家近三个月的温饱。

买卖好不好,关键在经理。高俊臣当经理干了七八年,他有能力,善于结交社会各界人士。他最大的喜好是抽烟片,店里在二楼专设单间,如来了大客户喜抽烟片者,他先请到单间里抽上一口,由此谈成了许多的生意。

后来店里来了一位经理叫孟恩九,此人很呆板,不善交际,店里的生意也就平平。

到1946年前后,又换了位经理叫赵仲五。这人经营有方,知人善任,把生意做得很好。他自己外出联系业务,招揽要客,就连每次去澡堂洗澡,他都带着店里新进的茶叶,到澡堂后先泡上茶,请洗澡人品尝,介绍说这是鸿记栈新来的茶叶,货真价廉,请到鸿记栈购买。如此敬业的赵经理一直干到年老退休。

烟台鸿记栈茶庄解放后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因货源不足曾停业,改为百货批发部。1985年10月,重新开业改店名“泉祥鸿记茶庄”。1990年因北大街改造拓宽,鸿记栈全部拆除搬迁新址。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我与芝罘 | 婚宴没着落怎么办?大师兄:咱的“家海”什么都有

烟台街·烟台故事 | 朝阳街曾有个英文名叫Zimmerman Street,这名字与一位犹太豪商有关

烟台街·往事如昨 | 童年的秋天没玩过这个?可惜了!

烟台街·我与芝罘 | 北沙旺的槐花林,无尽的宝藏,说不完的故事

烟台晚报“烟台街“征稿启事

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更有抹不掉的家园记忆,烟台晚报“烟台街”版期待一切热爱本埠地方文化的人士惠赐佳作。投稿时请作者务必提供银行账号,稿件一旦发表,以便寄奉稿酬。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