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烟台 | 樱桃红了!这里的樱桃为何能反季成熟,提前上市?

 新用户339933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大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美誉。如今,烟台大棚樱桃种植经过科技赋能,上市季节可以人工控制——大棚樱桃别样红,消费者即便在春节也能吃上本地大樱桃!

昨日,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记者走进“大樱桃之乡”栖霞市庙后镇楼底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惊奇地发现大棚里像是藏了个“四季”。

只见东边的樱桃大棚内,花团锦簇,朵朵略带粉色的花儿在枝头笑意盈盈,明媚动人,一派生机。与花做媒,穿梭在树间的果农林世军夫妇正拿着喷枪,细心地授粉,“小蜜蜂授粉不如人工效果好”。

而在西厢的樱桃大棚内,却仿佛是另一个季节,40多棵大樱桃树上,红红的樱桃硕大润泽,挂满枝头,茂盛的绿叶也掩不住那一簇簇亮眼的鲜红,已是一派丰收景象!

林世军介绍:“去年10月用上'高科技’设备,这个大棚的樱桃提前上市,目前价格一斤280元左右。若春节前上市,价格还会高出100元左右。”

樱桃好吃树难栽,林世军的大樱桃如何能反季成熟?

采访中了解到,林世军拥有20多年的大棚樱桃种植经验,是一位注重科学种植的新式果农,他的大樱桃不用化肥,口感佳、品相好,老客户供不应求。面对市场竞争,面对进口车厘子高价抢占市场,他联合十多户果农,发起成立了楼底村大樱桃专业合作社,探索大樱桃种植新技术。他们到外地考察后发现,要想大樱桃反季上市,需要采用现代制冷降温技术,促使樱桃树提前休眠,调整开花结果期。安装整套设备每亩需要20万元,且运行成本高昂,有一定风险。

去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林世军通过朋友认识了烟台华彩新能源的负责人于建强。于建强的父亲于文起是栖霞最早的果树技术干部,曾获原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者”荣誉证书,家庭文化的熏陶使于建强对于乡村和果业感情很深。于建强得知果农的诉求后,利用自己企业的资源,迅速与青岛一家大型企业的“星火计划”制冷设备团队取得联系,同时联合东北地区的大棚种植技术专家,短短几个月便为林世军设计安装了大棚樱桃休眠控制系统,设备成本及使用成本比外地的大幅降低。

看着满树红彤彤的大樱桃,林世军的笑意写在脸上,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大棚樱桃产量在2000斤左右,休眠技术使大樱桃提前一个多月上市,每斤能高出大约200元,收益非常可观。”

据了解,目前仅栖霞市庙后镇有大棚樱桃数千亩,涉及果农数千户。可以这样说,于建强团队开发的樱桃休眠系统设备,实现了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完成了一次大棚樱桃反季休眠的成功尝试,具有复制、推广的巨大潜力。

大棚樱桃兴,果农腰包鼓。

林世军认为,大棚樱桃种植20多年来,全国各地种植户增多,只有用上新品种、新技术才能领先市场。反季大樱桃吸引了周围村庄的不少乡亲们去参观学习,林世军倾囊相授,他说:“大家抱团才能形成气候,有了高科技助力,乡亲们都看好大棚樱桃的发展前景,原来外出务工的人也回来搞种植了!”

你可能还想看:


烟台街·民俗采风 | 我家过年,这件重要的事必不可少

烟台街·往事如昨 | 怪事!一锅饺子吃完了,全家人谁也没吃到那枚铜钱

烟台街·往事如昨 | 讲到战友理琪牺牲,这烟台“老贴”当着我面哭出声

烟台街·街面忆往 | 老烟台公利市场西门对面的海东街,曾是名副其实的“鱼行街”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